第六代名人茶馆:1996年春季电影的主角_电影论文

第六代名人茶馆:1996年春季电影的主角_电影论文

名人茶座 “第六代”:九六电影之春的主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茶座论文,之春论文,第六代论文,主角论文,名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青年导演的新作接踵而来。传说中的第六代,开始以他们的作品形成事实。我有机会先后看到的影片,有胡雪杨的《牵牛花》、章明的《巫山云雨》、王朔执导、冯小刚主演的《我是你爸爸》,李欣的《谈情说爱》,路学长完成的样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加上正在完成阶段的王小帅的《炎热的城市》和李骏的《上海往事》;一个成阵势的新电影系列已见端倪。这使我们有充分理由说,’96的银幕之春,是青年导演们唱主角。第五代主将们说了多年的一句话:“希望有后来者跟我们竞争!”正在成为事实。

强调个人体验,描述个人经历,注重内心化的挖掘,是我们第一个印象。既不同于大型历史片或社会问题片的全局性观照,又不同于第五代电影的历史反思性视点,青年导演的作品自然而然地以个人经验和内心生活为切入点建立自己的艺术优势和风格。像《牵牛花》、《我是你爸爸》等都是明显地叙述一种成长经历,着意于作者自我经验的命运展示或个体描写,主人公形象的共性特征,共性概括明显减弱,却致力于个性独特化的内心体验的开掘。《牵牛花》试图借助于一个个患梦游症的少年,在“文革”时期寄住到农村之中的特殊经历,去揭示人性中恶的膨胀,在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中的恐怖暴行。在风格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超现实的色彩。《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更是以一个内向而孤独的少年的成长史,举出了70年代前期直至今天的时代变迁,表现了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又充满矛盾的纠葛。

语态冷静、客观,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这是我所获得的第二个印象。章明的《巫山云雨》,在机位、镜语、调度、用光、音响等方面,最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追求。正如导演自述的,他追求不加修饰的单调、惨白的光效、“因为那最像生活中的常态。”四川山城潮湿而拥挤的小街,简陋而落后的旅舍和主人公无奈而陷入琐碎事务的烦闷,身不由主的社会风俗的掣肘……都以一种最平常、冷静的,非戏剧化的状况清晰地表现出来,让人深味一种平静背后挥之不去的苦涩。不知为什么,这种意味和无奈常常使我想起70—80年代前苏联影片《辩护词》、《秋天的马拉松》、《个人问题访问记》和《愿望的年代》。社会形态、国别和作者状况千差万别,但作品之间的不谋而合却令人惊奇、引人深思。

第三个印象是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上的后现代文化影响。好几部影片采取三段式分割化的拼装结构。对近期国外新潮导演的借鉴可谓十分明显。在影像风格上,有的作者着意于广告化,MTV 化的清新强烈的效果,制造迷离扑朔的悦目效果和快速节奏,达到一种包装商业化而内涵严肃化的适度平衡。李欣的处女作《谈情说爱》可谓是最突出的一例。得力于女摄影师潘峰的出色创作。这部充满青春活力的影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代人的视觉敏感和影像感受,终于出现了和前一批导演在《菊豆》、《霸王别姬》中凝成的经典性电影风格,彻底拉开了距离的新面貌。

作为一个评论者,来讨论第六代作品,我是很不自信的。常常怕言之不当,不能给作品以准确的剖析或评价。但我又充满兴趣并密切地注视着青年导演的探索,力图把握每个作者的贡献与不足,寻踪群体性发展的进程。在十部大片又一年规模化引进的今天,一切关注民族电影前景的人们都寄希望于中国电影新生产力的形成,而新生产力的核心正是年轻一代导演的高质量、群体化的培养。在这一点上,我们寄希望于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成长和成熟是具有充分理由和长远的考虑的。

标签:;  ;  ;  

第六代名人茶馆:1996年春季电影的主角_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