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论文_刘鹏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论文_刘鹏

兰州市公路局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明确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界定了后评价的内容,给出后评价流程,建立了后评价理论框架体系;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指标选取和评价标准确定,根据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前后对比原理,针对公路网规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后评价方法模型的研究;最后将论文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后评价。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

引言

随着中国公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同层次公路网规划的相继开展,公路建设的实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新一轮公路网规划。在进行新一轮公路网规划前,对原有公路网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体系如何搭建,选用怎样的评价方法等问题急需解决。论文主要针对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公路网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其后评价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相对于一般项目的后评价,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一般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通车2~3年后对所建项目进行评价,对比实际运营情况与建设前期预测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论,从完成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实践中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用于指导新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但重在应用于项目决策阶段。而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则是指在公路网规划实施5~10年后对其阶段性规划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主要是对规划成果的评价,将公路网规划的发展预测、规模测算以及规划方案的实施安排等规划内容成果与实际实施结果对比,评价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公路网规划同地区公路发展实际结果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1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含义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具体含义是从公路网规划本身的角度出发,运用适当可行的方法将公路网规划方案同其实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以评价原公路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公路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形成公路网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为以后公路网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与借鉴,使其规划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它侧重于研究公路网规划方案同地区公路发展实际结果之间存在什么差异(即在规划期内地区公路建设是否按照规划方案进行,规划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有多大),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才能使以后的公路网规划与地区公路发展的实际结果吻合得更好等,实际上是通过规划实施状况的分析来对规划理论进行总结、反思与改进,是一个积累规划经验、改进规划方法、丰富规划理论的过程。

2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框架

2.1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

在公路网规划周期中的地位由于公路网规划实施周期较长,进行后评价的期限难以确定,一直以来在公路网规划的流程中都不包括公路网规划的后评价。但实际上公路网规划是一项滚动性很强的工作,在规划实施一段时期之后或在新一轮公路网规划制定之前必须对其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后评价,用以指导滚动调整或是新一轮规划。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既是前一轮公路网规划的结束也是新一轮公路网规划的开始,在整个公路网规划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2 后评价内容

根据公路网规划的内容及先后顺序,认为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可以分为规划发展预测后评价、公路发展规模测算后评价、路网布局优化后评价和规划项目建设实施安排后评价等四大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因规划发展预测、路网规模测算和规划建设实施安排等三项内容主要受区域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容易随区域发展实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区域公路网布局主要受其地形特点、资源分布、城镇体系格局及区域的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相对短的10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路网布局优化相比之下显得比较稳定,在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短评价期限里不会有较明显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时,可以不将其纳入重点研究范围之列,而是重点对规划发展预测、公路发展规模测算和规划建设实施安排等内容进行后评价研究。

2.3 后评价流程

2.3.1明确评价的前提

(1)明确评价立场:即明确评价主体。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成果既可以给政府决策部门提供进行公路网实施滚动调整的依据,也可以为公路网规划者提供新的规划起点,因此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主体是公路网规划实施决策者及公路网规划者。

(2)明确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期:即评价对象涉及的区域和部门,评价处于规划的哪个阶段。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根据前后对比的思想进行评价,即针对公路网规划实施后一段时间将规划与发展实际进行对比,进行对比的前提就是要求对比双方范围一致,一般来说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范围是规划基年所确定的范围。评价时期,考虑到公路网规划一般分近、中、远期,近期一般5年,中期一般10年,远期可达20~30年,其规划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论文在综合考虑公路网规划实施本身特点基础上建议一般在公路网规划实施5~10年后要进行后评价,论文是以公路网规划实施后10年为后评价期限的。

3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指标选择对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后评价整体工作量的大小,而且还会影响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参考一般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要求与原则,确定构建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的原则

如下:

(1)可比性原则。指公路网规划后评价中所选择的指标在原公路网规划中被采用过,或通过一定的运算可以从原来公路网规划结果中间接获得,并且对同一指标,规划值与实际值的前后含义要求相同,对应的空间与时间统计范围也应一致。

(2)通用性原则。为了便于将不同地区的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较,以寻求其共同规律,在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指标选择时,应尽量选取一些通用性强、使用频率高的指标,对于那些只在个别公路网规划中出现的指标,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3)代表性原则。在对公路网规划的某项工作进行后评价时,可能有很多相互关联的指标供选择,这种情况下应遵从代表性原则从中选取一些意义明确,能说明问题,而且对公路网规划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指标进行分析,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减小评价的工作量。

(4)全面性原则。指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应该周全,能反映公路网规划工作的方方面面。

结束语

在公路网规划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今天,注重了解公路网规划研究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公路网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当前公路网规划理论、现状、发展趋势,这对于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公路网祈祷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我国公路网规划研究人士的不断努力,我国公路网规划将会迈上新台阶,大大提高公路网的应用性,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曹向前.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 中外公路,2009,29(06):11-15.

[2]向前忠.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2.

[3]奚宽武. 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

[4]周伟,向前忠.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2003,(01):100-104+108.

[5]吴群琪,袁长伟 .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公路学报》,2007(03).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