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建筑工程项目不乏海外的成功案例,2016年中国建筑位列世界500强的第27位,但光鲜掩盖不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入手,逐一展开分析,围绕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意识、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促进国内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因素;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很多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化管理过程,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等,涵盖了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从外部看,行业竞争加剧、国家监管加强、业主素质提高以及各方维权意识提升,建筑企业要正视当前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短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缺乏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近年来的宏观需求刺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的刚性需求和行业的高利润使得建筑单位管理意识很淡薄,延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重经营、重技术、而轻管理,没有充分意识和发挥到工程管管理自身的优势。片面的认为提高技术水平就能够直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在技术层面上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工程管理,并没有建立起与工程项目相对应的完善的项目管管理体系和项目组织机构,工程管理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经济利益,心存侥幸,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不足,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薄弱,忽视工程的基础管理工作,致使工程质量的下降、安全隐患和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健康发展。
1.2缺乏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当前建筑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管理规范、国家监管加强、业主素质提高以及各方维权意识提升,建筑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考验,部分企业未能与时俱进,仍固守原有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创新活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3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从管理机构上讲,部分建筑单位为原建筑管理部门下属单位,目前仍采用行政管理模式,没有真正融入市场,管理僵化,企业活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行政的干预,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从管理规范上将,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建筑管理活动混乱。出于成本考虑,建筑单位往往随意取消管理部门或者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企业的管理效率也相对低下。部分单位仍然采用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筑单位将任务抛给项目承包商之后就撒手不管了,导致建筑单位不能够有效的对整个建筑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往往失控,严重损害建筑单位的形象和利益。
1.4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在宏观管理层面,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行业涉及面较广、国情错综复杂,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建筑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急需改善。在操作层面,建筑单位未认真落实建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制度盲区,部分工作无“法”可依,致使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5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管理难度、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给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未能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导致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不能及时发现隐患、高效解决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2.1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全面提高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单位的领导应该首先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带头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建筑工程方面的法规政策,严格落实管理工作。建筑单位要注意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使工程管理观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当中,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2.2引入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从国外建筑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管理理念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传统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建筑单位的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思维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促进作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以知为上的管理理念,围绕企业的人员及知识展开管理,要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各种培训活动,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建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全过程。其次,应该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元素,使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工程特点,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来完善企业的管理结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相对落后的企业管理思维模式,如将信息化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促进管理效率提升;再次,应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建筑行业特点,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丰富企业内部的管理知识,采用创新性的企业管理方法来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流程。
2.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建筑市场是当前最开放、最具国际化的领域,因此首先建筑工程管理一定要与国际接轨,一定要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坚决抛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一是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二是通过“断奶”,有利于促进建筑单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竞争能力。其次要完善建筑管理规范,充分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完善建筑企业管理系统,使得建筑企业的管理运行更加高效有序。国家监管部门要注重行业规范的顶层设计,构建完备的建筑管理体系。建筑单位要注重行业标准的消化和落实,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与企业相适应创新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和自我否定机制,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成长。
2.4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起步较晚,建筑单位也普遍存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不深入的问题,许多建筑工程管理措施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首先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制度管理工作的部门,编制或协助各个部门编制各项制度,使之各项制度的编制都建立在企业的立场上,而非从各个部门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时制度部门负责推行企业制度建设工作。其次应充分消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并使之在企业顺利落地。第三是要注意制度的顶层设计工作,层层分解,确保企业管理目标得以落实。第四,在制度的建立过程必须明确各阶层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制定职务说明书。通过明确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工程作业程序、方法与流程才得以合理化、畅通化,标准化的施工流程才可以完善的建立。
2.5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基本素质就是建筑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人格,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素质就是建筑管理人员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及相关业务。管理素质就是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熟练运用工程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创新、危机管理、合作团队等技能。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自建筑施工行业,他们虽然懂技术,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这就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许多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怕吃苦,不愿深入基层,长期待在机关,不了解现场工作实际情况,遥控指挥,造成现场局面混乱。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日趋复杂,培养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立足岗位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建筑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如通过轮岗,了解其它部门的工作流程,不断拓宽视野;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通过“传、帮、带”,促进管理人员快速成长;安排管理人员到职务较高或特殊岗位锻炼,改善其思维方式。其次是组织内部或外部专业培训,让建筑管理人员接受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技巧或理论修养。第三是管理人员自学。建筑工程管理日趋复杂,管理人员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从修身开始,从做人开始,不断加强道德方面、业务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给建筑企业提出更高管理要求。建筑单位在管理意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已成为制约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建筑单位工程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建筑单位应从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引入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吴如威.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0):49-50.
[2]黄玉婷.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对应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5(11):58.
[3]陶松.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20):265+267.
论文作者:农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意识论文; 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