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牌匾的辉煌--“全裘德”的创新之路_全聚德论文

金字牌匾的辉煌--“全裘德”的创新之路_全聚德论文

光彩熠熠的金字牌匾——全聚德的创新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聚德论文,光彩论文,牌匾论文,之道论文,金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聚德,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河北冀县杨家寨人杨全仁所创。杨全仁(字全仁,名寿山)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生意做得挺红火。后来他用平时积攒下的钱买下了一座名叫“德聚全”的店铺,并听从一名风水先生的话,将店铺改名为“全聚德”。接着,他又请来京城秀才钱子龙题写了“全聚德”金字匾额。宇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

在杨全仁的精心经营下,全聚德的生意蒸蒸日上。后来,他得知专为宫廷做御膳的金华馆内有一位姓孙的老师傅,烤鸭技术十分高超,就千方百计邀请。孙老师傅终于被杨全仁说动,在重金礼聘下来到了全聚德。

全聚德有了孙老师傅,就等于掌握了清宫挂炉烤鸭的全部技术。孙老师傅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炉膛深、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还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经他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解放后,全聚德被定为接待国内外高层人士的定点店。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周恩来总理对全聚德的发展十分关心。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全聚德又先后建了和平门店和王府井店。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姜俊贤出任新组建的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董事长。他带领集团公司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产品创新:改革工艺,科学管理

改革传统工艺。全聚德挂炉烤鸭传统制作工序繁多,技艺性强,挂炉配套燃料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此,集团公司组织科技攻关,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重新设计工序,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前期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量化质量标准。以前,烤出的鸭子的质量标准为外观“枣红色”,吃起来“酥脆香嫩”;荷叶饼的质量标准是“薄如镜,绵如纸”等,这些规定都很模糊,无法准确检测。后来,他们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都进行了量化规定,操作和检测都很方便,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开发新产品。全聚德广纳鲁、川、淮、粤之味,形成了以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聚德全鸭席”和400多道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对菜品进行理化指标和营养成份的分析鉴定,推出了23道“全聚德特色菜”,可谓“精品中的精品”,并要求所有的特许店必须经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还开发了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包装熟食制品,开辟了“185速递全聚德烤鸭业务”。

经营创新:率先连锁,扩大规模

1994年,全聚德正式涉足特许连锁领域,成为中国餐饮业最早的连锁企业,目前在中国连锁经营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四。

严格挑选加盟企业。他们本着“重质量,不重数量”的原则,着重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良好信誉和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合作伙伴。他们明确规定,加盟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应处在城市繁华街区,设备设施应达到国家一级酒家标准或北京市规定的旅游餐馆三星级标准,A级店营业面积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餐位不得低于450个,确保了开一家、火一家,避免给“全聚德”品牌带来不利的影响。

管理模式统一化、标准化、严格化。为了避免管理失控,他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制定了《全聚德特许连锁经营管理手册》、《全聚德经营理念识别手册》、《全聚德视觉系统识别手册》,并对加盟店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指导和严格的监督检查。目前,前门店率先通过了ISO9002管理体系认证,食品配送中心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核心产品统一配送。他们投巨资建立了全聚德食品配送中心,实现了鸭坯、荷叶饼、酱、调料汁等核心产品的统一配方、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及统一配送,确保了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品牌创新:保护商标,经营品牌

注重对商标的保护。集团公司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商标注册。现在,“全聚德”作为商品和服务商标,统一由中国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注册拥有,并且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商标9个,注册范围涵盖25类101项。他们还在3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商标注册,使“全聚德”商标受到全世界100多个签约国的共同承认和法律保护。

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全聚德作为中华民族餐饮文化的精品与杰出代表,历经140年,其品牌价值非常珍贵。1999年1月,“全聚德”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初,经权威部门评估,“全聚德”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已达7.0858亿元人民币。他们充分利用“全聚德”这一品牌的价值,一是通过连锁经营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大大地提升了“全聚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采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两线运营的工作思路,有形资产投资者获得股权并以其股权享受分红、承担风险,无形资产使用者一律向集团公司缴纳特许经营权使用费。

多品牌经营。2003年11月18日,集团公司与另外两家企业成立了“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将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所属的年销售额2亿多元的40余家企业纳入旗下,开始实施多品牌、多元化经营战略,意欲打造中国餐饮业的“联合舰队”。

文化创新:继承拓展,提升品质

经营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和”思想。周恩来总理曾精辟地将“全聚德”的内涵解释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这三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全聚德一贯追求和秉承的经营理念。“全而无缺”意味着全聚德广纳鲁、川、淮、粤之味,菜品丰富,质量上乘而无缺憾;“聚而不散”意味着全聚德对顾客的强大吸引力,对员工的强大凝聚力;“仁德至上”则体现了全聚德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

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全聚德历史悠久,话剧《天下第一楼》和电影《老店》就是以全聚德的历史为素材创作的。全聚德还自己动手,编纂出版了《全聚德今昔》、《全聚德的故事》、《品味全聚德》等书,大力宣传全聚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发扬全聚德的饮食文化。全聚德的菜品外观精美,配料讲究,做工精细。他们将菜品的精美照片装帧在菜单上,标明主配料、营养价值、吃的方法等,并要求服务人员耐心向顾客讲解,宣传全聚德的饮食文化。

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全聚德已接待过200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和官员。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前门店曾是接待国际奥委会考察团的定点就餐店。全聚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他们将希思首相、布什总统、科尔总理和海部俊树首相在全聚德就餐时的菜单保留下来,起名“名流宴”向顾客推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差异化文化营销策略。在全聚德,不同的店的文化氛围还有差别。例如,前门店再现了百年老铺的风貌,和平门店展现的是名人文化,而王府井店展示的则是旧时王府华贵文儒之风采。

经过这一系列的创新,全聚德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集团公司拥有近10家全资或控股企业,国内连锁企业50余家,境外企业5家,资产近6亿元。年销售烤鸭200余万只,接待宾客500余万人次,稳居国内餐饮业的“龙头老大”。

标签:;  ;  

金字牌匾的辉煌--“全裘德”的创新之路_全聚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