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放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_开放型经济论文

江西开放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_开放型经济论文

金融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型论文,江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对策研究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它将推动江西经济融入地区间、国际间的经济大循环,使江西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并成为促进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大动力。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应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江西金融业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支持情况分析

(一)信贷支持情况分析

1、全省银行外汇贷款总量小,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2000年至2003年5月末江西省外汇贷款余额基本保持在4.6亿美元左右,与当年年初比均为负增长,但降幅逐年减小,至2003年5月末首次实现2.08%的正增长。近年来江西外汇贷款形势虽逐步好转,但江西外汇贷款占全国外汇贷款的比重仍处于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0.49%、0.6%、0.44%、0.41%,说明江西外汇贷款总量小,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2、在对外向型经济的信贷投入中,“三资”企业贷款增长乏力,工业园区信贷投入明显加快。据统计,至200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对外商投资企业贷款(剔除中长期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为25.87亿元,较年初减少3.62亿元,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剔除中长期人民币贷款)的1.85%及其增加额(本外币合计)的-4.02%。而对工业园区及园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至2003年5月末,江西银行机构向全省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贷款余额达71.46亿元,增速和增幅都较为可观。其中:2002年对园区新增贷款34.08亿元;今年1-5月对园区新增贷款22.86亿元,占2002年全年新增贷款的近七成,今年月均新增投放7.57亿元,与2002年相比,月均多投放1.73亿元。

3、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据统计,至2003年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20283.1万元,收回贷款7827.8万元,余额12455.3万元。根据《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贷款业务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按2002年底我省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应退未退款结转余额为68000万元计算,其发放额可达到47600万元,但实际发放却不足20000万元,不足应发放额的50%。

4、充分运用剥离、核销等国家优惠政策,开放型企业的历史包袱有所减轻。以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为例,1999年共剥离专业外贸企业人民币贷款本金24.86亿元,利息11.06亿元;外汇贷款本金0.3亿美元,利息723万美元。共核销开放型企业贷款64户,占核销企业户数的31.84%,核销贷款本息2.7亿元,占核销贷款本息总额的46.71%;2002年核销开放型企业贷款47户,占核销企业户数的13.17%,核销贷款本息4.3亿元,占核销贷款本息总额的30.03%。

(二)国际结算业务情况

1、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稳步增长,基本能适应开放型企业需求。2000年来,江西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除建设银行处于下滑状态外,其他各家基本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以在全省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银行为例,2000年为全省进出口企业叙做国际贸易结算量达9.6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87%,结售汇业务量达10.27亿美元,占全省结售汇市场的61.40%,今年1~5月,进出口国际结算业务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外经贸企业的发展。

2、进出口贸易融资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加快。自2000-2003年5月末,江西进出口贸易融资额分别为1004万美元、486万美元、651万美元和1479万美元,分别占全部外汇贷款的2.42%、1%、1.44%、2.88%。进出口贸易融资额较小,但占比全部外汇贷款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且增速加快。

(三)江西省保险机构涉外保险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1、涉外保险业务发展趋于萎缩。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西省分公司为例,自2000年至2003年5月末,人保江西省分公司进出口货物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同期全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0.65%、0.65%、0.61%、0.32%,占比逐年下降;赔付金额占全省财险赔付金额的0.49%、0.39%、0.11%、0.07%。另据调查,太平洋保险及平安保险南昌分公司涉外保险业务也仅占其业务总量的1%左右。

2、政策性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缓慢。据2002年的海关出口统计,我省有进出口记录的出口企业共有510家,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8家,250万美元以上的33家。但是目前在江西省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南昌业务处投保的出口企业只有24家,承保额为0.5亿美元,承保率仅为5%。

(四)江西开放型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情况分析

自1997年以来,江西省仅有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B股上市,江西铜业公司在H股上市,累计在境外、省外筹集资金30.926亿港元,仅占全国B股、H股市场总筹资额的2.24%。其中:在B股市场筹资4.676亿元,在H股市场筹资26.25亿元。2000-2002年,江西上市企业分别在证券市场融资46亿元、18.5亿元、19.2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证券市场筹资额的2.19%、1.48%、2%。三年总筹资额仅占全国总筹资额的1.94%。占比除2000年达到2.19%外,其余年份均低于2%。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我省金融业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量小、发展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从外部环境看: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进出口贸易量小、市场狭窄;金额机构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开放型经济人才奇缺;信用环境不如人意。从内部因素看:金融业务及品种的推广和宣传不到位;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融资类外汇金融产品品种单一,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金融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金融机构要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对开放型客户金融服务与支持的重心转移,努力成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1、由银行同业公会牵头,建立省内中小民营、个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外贸出口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制订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在银行业内实现信息共享。

2、大力宣传、积极推介金融业务和品种,尤其是各种国际结算工具、融资手段及利用保险工具防范风险的措施。鼓励开放型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我省外汇金融资源。金融机构要深入企业、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多种有效方式,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人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理解、接受各种金融新业务、新品种,学会运用金融新业务、品种,以加快资金周转、拓展融资渠道,规避国际市场风险。

3、加强策应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研究,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有出口、有效益的外商投资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对优质外贸企业可在权限范围内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对资本额按期足额到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授权范围内办理外汇担保或质押人民币贷款业务;支持有较强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推动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对银行短期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创新业务品种,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4、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大力拓展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业务品种,不断提升支持与服务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5、进一步简化外汇管理手续,取消“不在名录”、“异地付汇”、“黑名单”等三类进口付汇之外的其他进口付汇备案要求;进一步放宽企业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的条件,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均可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同时将之纳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简化外汇贷款管理方式及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取消境内中资机构中长期外债融资条件、对外担保的事前审批,加强外债的还本付息核准和对外担保的事后登记和履约的核准;积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限制,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加大对战略性境外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建立健全财、税支持体系,为金融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启动“加速器”。

1、设立江西省“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建议江西省政府尽快出台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措施,成立“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在中央政府给予保费扶持的基础上,给予了20%-50%的地方性保费补贴。同时,各商业银行大力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2、提高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比例及贴息范围。我们建议继续执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政策,并适当提高贴息比例,扩大贴息范围,2003年起每年至少安排2000万元用于出口退税贴息,对省级出口企业的贷款按实支利息额贴息50%;对市级以下出口企业的贷款按实支利息额贴息1/4。

3、实行外贸企业使用外贸发展基金贷款贴息政策。全省省级外贸、工贸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安排支出预算,列省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同时,从2003年起,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再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扩大省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来源。各设区市也可相应建立市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为促进当地外贸出口提供财力保障。

4、改组现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解决工业园区、外经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建议改变担保机构主要靠政府组建的做法,按照“企业性质公司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运作形式市场化”原则,改组现有担保公司,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增加担保基金数额。同时,建议相关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担保、抵押、评估、登记收费标准,简化相关手续,为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外向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提供便利。

(三)政府部门要努力为金融业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操作平台”。

1、加强对政、银、证、保等部门的协作,力争在资本市场上,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鉴于我省生产企业直接出口的比例占整个出口市场不到30%,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植出口型企业发展壮大,帮助和指导外向型企业加快改制步伐,为江西企业上市提供大量后备资源。证券机构要加强对外向型企业的上市培育和辅导,银行机构应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中积极寻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企业大力扶植,保险机构对改制企业和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可开辟新的保险品种,如风险投资保险、合同保证保险等,各方协力,促其发展壮大。

2、要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招商引资的战略研究,分层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成立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咨询顾问团,抓好重大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工作。规范工业园区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园区建设的政府行为,采取多种形式,从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上确立经济实体的建设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快“大经贸”格局的培植力度,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步伐,同时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为金融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主体。

3、尽快建立与开放型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选择一批资产优、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为发行上市准备资源。二是整合信托资源,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债券承销、融资租赁、资金信托等金融业务。三是组建资本实力较为雄厚、机制灵活、功能齐全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规范发展金融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南昌、九江为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城市,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

4、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并有效保全银行资产。可以学习借鉴上海外贸企业债务重组“四个一块”的经验,即企业保留一块、以物抵债一块、银行承担一块、地方政府支持一块的办法,使我省外贸企业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对确属政策性亏损而形成的不良债务应提出补偿来源,将债务按一定比例分摊到母公司和子公司,建议省政府继续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反映,争取对外贸企业贷款实行划段管理,特别是对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的外贸贷款应争取国家专项政策作特殊处理。

5、打造“信用江西”,为金融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据了解,截止2002年末,全省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达227.82亿元,占全省银行贷款余额的12.3%。可以说,我省信用环境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大力推进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重视信用环境建设,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和培育企业信用制度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自觉维护金融债权,坚决制止逃废债行为,为江西金融业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标签:;  ;  ;  ;  ;  ;  ;  ;  

江西开放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_开放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