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废墟下的身体叛逃与感性觉醒——《嘉年华》中身体形象探析论文_李逸飞

城市废墟下的身体叛逃与感性觉醒——《嘉年华》中身体形象探析论文_李逸飞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南京市 210024)

摘要:2017年由文晏导演执导的触发热烈反响的《嘉年华》正是借助女性残缺的身体形象完成了一次聚焦社会转型的凌厉艺术实践。在女性身份议题屡遭现实挑战的当下,对《嘉年华》而应在“身体命题”空间下实现研究转换。

关键词:身体规训;欲望漂流;身体创伤;身体符号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 在当下中国现代性的城市语境中,“身体”被建构为三重文化想象——第一重“身体”即无规定性肉体、身躯;第二重“身体”为躯体,它是受到内驱力(情感,潜意识)作用的“秩序”身体;第三重“身体”即身份,它是受到外在驱力(社会道德、文明意识等)作用的身体—这种“身”观念,始终坚持“身/心”分裂的二元论,而且将心看成是身的主宰。当代中国现实影像常常借助复杂身体关系透析处于转型期的社会阵痛与个体焦虑,“尤其是女性身体创伤的视觉表象,从多种层面来表达社会文化主题。”

2017年由文晏导演执导的触发热烈反响的《嘉年华》正是借助女性残缺的身体形象完成了一次聚焦社会转型的凌厉艺术实践。事实上,诸多评论借助“女性主义”对《嘉年华》试图阐释恰恰遮蔽了影片本身与社会现实间互文衍生的复杂阶层关系以及对男性群体焦虑的关注。有论者指出及至21世纪初,女性主体研究思路陷入自我设置的悖论和困局,这也促使后来学界去进一步思考究竟是女性议题自身无意义性还是女性研究的思路方式本身存在局限。因此在女性身份议题屡遭现实挑战的当下,对《嘉年华》社会价值的阐释或许不应仅停留于单一性的性别经验,而应在“身体命题”空间下实现研究转换。

身体规训:视觉囚禁与群体监视

身体规训作为社会/心理意义上的循环权力机制,不但在特定空间中(医院、学校、监狱)体现出无从僭越的权威力量与主导意志,更在隐形的生活空间中悄然实践着权力关系的强化与掌控。福柯指出,身体规训是通过体制化的话语而实施的,“肉体也可以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

在性侵的现场,镜头有意识透过一套复杂的凝视关系揭示出女性身体在视觉规训下的多重困境。颇具深意的是,与国内其他聚焦女性性侵事件并以纪实性的现场还原手法再现的现实影像不同的是,《嘉年华》实践多重叠合的视角关系在保持一份相对客观冷静的审视姿态同时,也以“陌生化”的影像视觉效果迫使银幕前的观众陷落一种凝视/反凝视的身份焦虑之中:当监视器/手机以双重视觉关系扩张性侵现场的真实景观时,银幕也以一种反凝视关系同构/消解着空间外观众的主体身份。

欲望漂流:性幻想与城市漂流

欲望是底层介入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议题,《嘉年华》与当下中国诸多现实主义影像类似,揭示了民间底层的物质欲望在城市空间中无法获得完整兑现,只能借助精神仿像(simulacra)获得暂时性满足。 小文总是借助瞭望这种廉价的视觉关系实现着对城市母体的代入,欲望目光的投射与其说出于底层对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的艳羡感,不如说在视觉关系虚拟想象的模型中底层获得了精神意义上的“城市身份”。

1. 梦露雕像

片中如幽灵一般时隐时现的玛丽莲·梦露的巨大雕像正是见证女性精神困境的一阙血色碎片,它出现在小米成长不同阶段并渐次拼凑出女性欲望突围的镜像式寓言,在某种意义上,巨大梦露雕像作为现代文明女性身体消费的典范投射着小文自我城市欲望的现代化想象。值得关注的是,天真、愚蠢且美丽的梦露雕像源自性别政治话语对女性欲望的刻板想象,“它可以被解读为对当代中国经济体量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式的指称”。超验化魔幻体验在电影中被建构为女性/雕像间一种同构性的欲望合谋机制。

在符码编织下,梦露雕像也获得另一重文化意义延伸:宽厚的母性形象,这也凝聚着影片对女性身份的终极想象,片中诸多女性生存困境都暴露出一种“无母”的情感焦灼感,而矗立在视觉空间中心的雕像在叠合欲望同时,也以一种“大地之母”的泛化姿态为女性创痛带来了深切的情感抚慰。每当小文遭受家庭暴力被迫出走时,她总会仰望雕像并在雕像下酣然入睡。与小米躁动的性欲冲动不同的是,小文与雕像间所建构的视觉关系属于一种子/母的情感联结,雕像在此处被转喻为母性关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欲望漂流

由于没有身份证,从边陲小镇一路漂泊的小米在遭遇城市文明时注定是处于边缘状态的:户籍制度正是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严格控制人口扩张而实行的一种身份权力机制的延伸,身份证的缺失意味着现代化身份的丧失,小米与城市间的相互纠缠的关系凸显出底层群体难以愈合的隐痛:“一旦他们的生命本能释放方式与都市的运转系统发生微小的抵牾,就会在某一个点上被迅速地抛离出去”,永恒的身份放逐宿命也必然决定了对城市文明屡屡投射欲望目光的底层群体只能被迫沦为现代化进程外的“离心人”。

小文女性欲望的发现也是城欲望的变相演绎,女性欲望与城市身份是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女性最容易遭受城市空间的性威胁”。在现代文明承诺赤裸裸的刺激下,小米选择压制女性基本性的性别欲望(对性侵事件保持缄默)而开启城市欲望“向心漂流”。为此,她甚至不惜将性别欲望(性侵视频)作为增殖商品与莉莉男友隐秘交易,更以视频胁迫刘会长换取了办理身份证所需的一万元“社会活动费”。然而,当她目睹莉莉的悲剧后,她才意识到文明允诺的虚假性:一旦性别欲望被身份欲望填补,不但无法实现底层向心漂流的上升,更会加剧底层被排斥的离心困境。

身体创伤:怀孕恐惧与阉割焦虑

在阐释身体创伤议题时,福柯指出:“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惩罚制度应当基于有关肉体的的‘政治经济’中来考察:尽管它们不使用粗暴的、血腥的惩罚,但是,最终涉及到的总是肉体,它们的可驯服性。”

《嘉年华》对身体创伤的呈现是超性别化的,无论是男性/女性,在与欲望困境的不断抵牾与抗争中都留下了深重的创伤残痕。因此,考虑到影片中所设置的创伤符号的内在关联,我们将男性/女性的创伤体验都指认为弗洛伊德意义上的“阉割恐惧”——在去身份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个体摧毁。

1.怀孕恐惧

遭遇无名暴力后的怀孕体验不仅为女性带来了最具毁灭性的道德凌辱,更导致女性时刻处于被漠视、被抛弃的边缘困境。影片开场即女性为对抗怀孕恐惧而做出的绝望努力。在遭遇性侵后,小新从同学那里借来了无名药物,在家长、教师不知名情况下与小文偷偷服用。通过小新的介绍“每个月肚子疼就吃这个,吃了就不疼了”可以得知药物对女性身体具有某种特殊的抚慰功效,作用到小文、小新身上无疑具有特定的避孕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小文所生活的女性群体间流传着这种药也在无意识中折射出一种女性先天存在的隐性怀孕恐惧,

在莉莉被迫流产的夜晚,影片以定格镜头记录下了弥散着压抑伤情的一幕:伤心醉酒的莉莉沉沉睡去,镜头有意从莉莉发梢下摇至脚踝边,然而,女性自我能疗愈身体创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醉酒后的莉莉失声痛哭道:“我要生个儿子带到小健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叫他爹。”彻底宣告了女性创伤疗愈之不可能:女性只有摆脱对男性臣服的附庸幻想,才能真正愈合创伤经验。

2.阉割焦虑

有评论指出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只出现了两种,一种是施暴着,一种是执法者,都是反面的角色”,二元对立式的人物区分法不仅忽略了潜藏于男性权威秩序内部的权力辩证关系,更遮蔽了男性本身暧昧的身份关系。影片存在着小文父亲←→旅馆老板/混混←→警察/刘会长三组男性群体,这不仅体现出男性权威逐步强化的升级性阶序,更隐含着相互制衡的平衡性权力关系。作为男性秩序最底层,小文父亲无疑遭受到最残酷的阉割创伤。按小文母亲说法,“你们父女俩都闷”所体现的极端人物性格可视作是父亲在阉割焦虑下的一种阶层“失语”,底层“失语”不仅造成了父女间严重的情感隔阂,更导致了父亲的自我流放。

当最底层的父亲只能被迫忍受无情的阉割戕害时,以旅馆老板、混混为首的男性群体则依赖资本身份获得一种先天性别权力,但这种权力的施暴对象仅限于片中的女性群体,一旦脱离女性,他们也将遭受阉割惩戒。旅馆老板、混混都是城市商业文明利益的代言人,他们身处于男性权威秩序灰色的过渡性地带,女性身体既是他们权力能够掌控的唯一社会资源,也是他们标榜自身现代化身份、实现阶层流动的象征。因此,当面对权力的大他者时(公安、大商人),他们只能借助女性身体试图遮掩自身的阉割焦虑,旅馆老板讨好警察失效而导致酒店被查封后,小文被立刻勒令开除。女性身体承载了这群秩序过渡者们权力最后想象。

参考文献

[1]郝方博.电影中的隐喻符号与导演意识表达——以电影《嘉年华》为例[J].戏剧之家,2018(14):127.

[2]魏英.东亚反性侵电影的叙事成规、现实语境与性别文化——为什么《嘉年华》不是中国版《熔炉》?[J].妇女研究论丛,2018(03):54-66.

[3]姚宝香.《嘉年华》:性隐喻下的社会现实叩问[J].电影文学,2018(09):117-119.

[4]廖曼郁,彭晓玲.《嘉年华》:影像话语中的社会记忆呈现[J].传播力研究,2018,2(10):76.

[5]王作剩.《嘉年华》中的意识摇移与作者策略及其反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25-28.

[6]陶然.中庸与含蓄:电影《嘉年华》视听语言鉴赏[J].戏剧之家,2018(07):86.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页。

[8]陈晓云主编:《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9]聂伟主编:《第六代导演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4页。

作者简介:李逸飞(1994年—),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从事电影理论与电影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李逸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城市废墟下的身体叛逃与感性觉醒——《嘉年华》中身体形象探析论文_李逸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