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初探论文_栗莺慈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初探论文_栗莺慈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从设计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浪费,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应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设计要建筑要为人们生活、居住与工作学习创造舒适且高品质的生活,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探讨

1绿色建筑的科学内涵

所谓的“绿色建筑”和“绿色”,从三维绿色一般意义上讲,不仅是一个概念或符号的代表,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并且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只有不破坏自然的平衡,可以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和环保的建筑。建筑与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发展必须要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实际的环境以及资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正常舒适以及安全健康作一个最大的保障,最终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人类与建筑、资源以及环境几部分的有机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国家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里所给的定义明确明白,绿色建筑要做到各方面的统一必须考虑到人、建筑、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为之做出努力,在绿色建筑节约资源方面应该使用可再生资源替代非可再生资源,这样便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节能理念

在严重的能源消耗过程中,一般建筑的能源消耗,能够达到50%,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要求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使能源消耗尽可能降到最少,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2.3发展的可持续性

虽然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建筑相关活动要在了解与尊重当地地形、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减少对人文环境与现有生态的破坏。绿色建筑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寻求人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平衡点,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绿色建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4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与施工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要和谐一致,动和静相互补充,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建筑室内空气要清新,温度和湿度要适中,让户主感觉气候的良好,身心健康。

2.5本土化原则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各个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建筑文化景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球化带来文化趋同,特色危机在建筑上表现为“平庸的建筑”、“千篇一律”。绿色建筑的设计必须防止不良建筑商品全球化的趋势,倡导本土化原则。虽然就建筑而言,本土化最终应当融入普遍性的、全球化的建筑体系之中,但“全球化”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本土化则是一个必经的长期阶段,在许多地方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阶段。“拔苗助长”的全球化或者表面肤浅的所谓全球化的做法,在建筑上的表现如不扼制,则将会是一场灾难。因为气候、地形及文化等诸多条件因时因地存在相当的差异,建筑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当时当地化,追求本地化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应当把握“时地”的概念。

2.6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角度去增强与自然地对话,但也需要绿色建筑在该环境中的适应。为了能让人们在健康舒适的建筑里生活和工作,需要工程队伍为其创造好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提高采光技术,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音环境,提高立体绿化系统和净化环境的能力等等。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加强环境绿化

(1)小区的周围环境的绿化要求的是尽可能的减少硬质铺地以加大草坪的面。尽可能的种植高的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往往高于同面积的草坪好几倍。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身边的大多数住宅小区为了节省建设成本,依旧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并不利于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该将眼光放远,铺设具有渗透性的绿化铺地,实现生态化与可持续化。

(2)立体绿化。采用“土地空间化”的概念,这里面包括了墙面、屋顶和阳台绿化。这三个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空间的散热功能,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墙上设计由柱子金额圈梁组成的构架然后在其中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增强了墙面在散热上的性能并且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和阳台绿化基本上是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花草树木。

3.2建筑单体的设计

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直面建筑的热耗大于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在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要比集中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1)建筑的热工性能与建筑的体型系数密不可分。相对于曲面建筑,因为收受热分布不均匀,从而使热量消耗大于曲面建筑的热量消耗,所以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该尽量在外墙和控制层方面采用平面模式尽量减少建筑体型复杂的模式。

(2)建筑节能设计。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需要我们积极开发,相反应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材料选择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和再生材料,做到无污染和无辐射。

(3)建筑智能设计。因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广泛应用,智能化建筑应之诞生,在智能化的发展下,使绿色建筑朝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状态下持续发展。

3.3节能节材设计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自能源危机以来,节约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成为全球十分紧迫的课题。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决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建筑上的能源消耗不断攀升。

3.4绿色建筑的施工

施工过程对绿色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的施工备受施工单位关注。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极力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污水污染等生态污染,并在油漆涂料的使用上注重科学性。绿色建筑的施工企业必须首先通过环境管理标准的认证,只有通过了此种认证,才能保证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促使在施工过程有效实现降耗、节能与低污染的目标。同时,绿色建筑还提倡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尽量使用建筑地生产的材料,以达到减少运输途中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5加强人员间的配合。

完成一项工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某个人,必须要依赖整个团队方可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与国家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就要做好组织工作,加强建筑师、建筑结构工程人员、预算人员、暖通人员间的联系,互相沟通,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预案,利用其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水平。

4结论

为了有效地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不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和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主张以实际功能和满足基于绿色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解决资源问题、缓解生态矛盾,实现绿色建筑和自然共同生存、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叶祖达,李宏军,宋凌.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2]刘怡,孙潮.浅析上海世博会西方发达国家馆绿色建筑理念[J].现代城市研究.2011(06).

论文作者:栗莺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初探论文_栗莺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