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赵槿槿

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赵槿槿

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在当前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碳观念,并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在现如今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结合低碳观念进行设计,以便建筑能够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相共存,打造和谐的现代建设和自然氛围,从而使得建筑能够更好的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进而达到低碳理念的目的。本文主要结合个人所学及低碳观念对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研究,以此给予相关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建筑节能

在当前生态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低碳建筑理念也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在如今低碳生活的时代下,建筑空间设计不仅要对环境友好,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提高其美学效应。

1 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在低碳时代的背景下,建筑的形态设计更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要让其更加和谐地发展,因而在进行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同时,需要严格地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降低建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在低碳环境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几何形态,以及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空间,提高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从而降低建筑建设所排放的能耗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从现代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来看,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要求,同时更是社会大众的呼声,唯有将低碳理念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2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建筑空间形态在设计上应该更多地将低碳理念融入其中,从而确保建筑能够更多地与地域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提高生态环境带给建筑空间上的效益的同时,为人们营造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因而,在进行空间形态的设计上,其总体设计思路主要在于将低碳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并从外部、内部和空间界面形态建设着手,实现全面的建筑绿化设计,根据阳光的偏移而确定建筑空间的朝向,并结合当地的绿化特点,运用绿化植物实现空气的净化,提高人们的呼吸质量。而在外部空间形态设计上则更多的以简洁风格为主,以此减少建设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风的简约化。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则需要对建筑内部的布局进行规划,切实地保障建筑用地实现最大效用,通过不同起居类型之间的间距规划和绿化设计,提高内部空间的综合性。在建筑界面设计上,则应用双层建筑界面来确保建筑的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降低建筑的能耗。

2.2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为了更好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就需要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进行设计,由此提高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的生态环保性。其次,在进行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时更应以简约性为主导基调,以此避免建设材料的浪费,并且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整体形态设计应根据周边的绿化空间进行,将绿色植物融入到整体的空间形态中,以此切实地保障建筑空间的生态环保性。在当前最为常用的建筑方式就在于将建筑融入或者隐藏于绿色环境中,以此提高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其次,还可以通过架空的方式扩大整体的建筑空间,使得地面面积也会相应地增加,提高整体的舒适感和开阔感。

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与气候的适应度,则需要对建筑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此提高建筑之间的透风度,提高人体舒适度。低碳建筑需要更大程度上融入自然环境,通过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为人们营造冬暖夏凉的生活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则是建筑的朝向问题,通过太阳的偏移位置来确定建筑的朝向,能够更好地节约电能耗费,从而使得绿化植物更好地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住宅提高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能使二氧化碳得到消耗。最后,通过自然风的方向也能更好地营造冬暖夏凉的环境,以此提高室内的空气流通度。

2.3 建筑内部空间形体设计

在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设计更应该充分考虑内部空间的优化利用,将空间内部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组合设计,以此提高内部空间的优化性,例如在庭院的设计上,则更多是采用水平或竖直的方式进行建设,以此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则可以采用竖向重叠的方式扩大建筑空间,并且也能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利用,实现建筑与绿色植被的结合,提高建筑空间形态的低碳性。

建筑内部空间形态设计不仅需要好好利用空间组合之处,还需要充分优化利用室外空间,通过阳光的导入,改善内部的光线环境。建筑内部空间形体设计应以组合设计作为主要的设计方案,通过构建综合体系,实现建筑群落的综合性能,从而使得建筑群的空间形态得到更大的优化,减少资源的能耗,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采用庭院的内部空间设计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庭院的建设能够更有效地扩大建筑占地面积,同时可以为绿色植被提供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气候的适应性。

2.4 建筑空间界面形态设计

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内部空间形态和外部空间形态的设计上,同时还包括了建筑空间界面的形态设计。在当前常见的界面形态设计中,主要以双层建筑界面和异形界面为主。层建筑界面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多加一层的建筑材料,从而提高室内居住的舒适性,并且双层界面也能更好地抵抗自然环境不定性因素的破坏,降低其后期维护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房中有房、屋外有屋是双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通过重叠的形态设计更好地利用了垂直开放空间,以此降低房屋建设的能耗。

双层建设是提高建筑内部空间舒适度的重要设计方案,其通过整体的屋面设计为内部空间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以降低外部环境气候的变化对建筑内部的影响。建筑空间界面形态设计还通过异形形态来进行与自然环的融合,以此提高建筑的绿化性采用多种形态的庭院设计水平,使得整体的空间形态更加垂直开放,以此更便于适应气候变动,这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建筑整体的能耗,同时还使得建筑内部的舒适度提高一个层次,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低碳低消耗的要求。

3 结束语

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要以生态环保作为设计标准,因而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对建筑的内部还是外部进行设计时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以此切合地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行性,从而提高现代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度。基于这种设计理念的要求就需要在设计时对建筑的朝向和内部空间设计等因素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以此实现建筑建设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柳迪子. 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探索[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1):119-120.

[2]肖毅强. 关于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18(01):118-119.

[3]邓柏林. 关于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思考[J]. 建材与装饰,2017(06):112-113.

[4]邓林. 关于低碳时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思考[J]. 建材与装饰,2017(12):122-123.

论文作者:赵槿槿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低碳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_赵槿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