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张裕宜

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张裕宜

佛山市新利海混凝土有限公司 52806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与普通施工有很大差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并且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就使得建筑工程单位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解与掌握。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及大型设备施工中,往往都会用到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尺寸比较大,最小的尺寸也在1m2以上,大的体积也导致了其表面系数比较小,进而导致水泥水化放热非常集中,其内部的温度就会快速增加,若此时外界温度较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就会比较大,导致裂缝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保障其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就是指使用的混凝土体积非常大,混凝土中产生水化热的变化,致使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度的差别高达25℃甚至以上。同时,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主要以构造筋为主,配筋为辅。在所有大型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其最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块体大,直接影响结构端面中使用混凝土的数量也就很多,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使用分量分缝的方法安排施工,只能在单次使用时增加使用混凝土的数量,进而让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得以提升。这样一来,外界温差就会对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产生影响。当外界温差较大时,外界的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就会特别大,直接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增加难度。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者主要采用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灌冷水的手段促使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快速降低,以此实现养护的目的。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建筑量大、建筑面积大等特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不足,就会产生质量问题,所以就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符合施工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要素进行合理控制。下面就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施工缝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因此要对施工缝进行合理设置,这样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在分段浇筑过程中,由于两段混凝土浇筑会间隔一段时间,这样就会造成两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一样,从而产生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这样的施工缝是可以合理设置的。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某一位置的剪力较小,但是施工缝需要设置在这个位置,这时就要求将施工缝与结构纵轴线为垂直的关系。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合理设置施工缝,这样能够对温度裂缝等进行合理的防治。

2.1.2合理设置混凝土厚度

浇筑层的厚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控制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浇筑层厚度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质,以及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深度来进行确定;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进行泵送混凝土,就要对浇筑摊铺厚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将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不过在具体施工过程该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第三,对上述两种混凝土浇筑关系进行明确,一般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厚度的确定标准为泵送混凝土厚度大于非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厚度进行规范,能保证混凝土建筑符合施工要求,满足相关标准,进而提升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拌和水泥用量及工艺

拌和水泥用量及工艺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就要求对这两个内容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保证施工质量。要在实际浇筑面积的基础上对水泥的用量进行科学控制,为提升水泥的质量就要对外加剂进行合理使用,因此使用外加剂时要对用量进行合理调节。在拌和混凝土过程中,一般将拌和时间控制在30分钟,但是在拌和过程中如果加入外加剂,就要将时间增加到40分钟,具体拌和时间需要在外加剂的用量基础上进行调整。在拌和前对材料与外加剂的投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并且对顺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2.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分析

分层浇筑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最常使用的方法,首先要浇筑摊铺第一层,然后再浇筑第二层,在浇筑过程中要对初凝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同时第二层初凝时间要小于第一层的初凝时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裂缝。在不同的大体积浇筑环境下,采取的分层浇筑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

2.2.1分段分层

在施工过程中分段分层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从底层开始浇筑,第二层浇筑的确定,需要在第一层浇筑到一定高度时开始操作,并且第二层建筑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控制性,在第一层混凝土完成初凝后开始第二层的浇筑,这样能保证混凝土的建筑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分段分层施工也需要注意一些地方,比如建筑条件的长度、厚度等。

2.2.2斜面分层

在进行斜面分层浇筑时,也需要从底层开始浇筑,但与分段分层建筑不同的是,该技术的浇筑方向为上方,在浇筑过程中当达到一定高度后需要斜向向下浇筑,等完成另一端的浇筑,并且高度与第一层一致时方可停止浇筑作业。在施工工艺上该技术与分段分层较为相似,但是二者在施工过程中适用的条件各不相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分段分层适用的结构、长度只为斜面分层的1/3,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先对条件进行确定,然后在选择具体施工工艺。

3.混凝土养护分析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这是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这时的浇筑温度Tj=31.4℃。为了降低Tj,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以上,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

可见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至少每立方米混凝土要加O℃冰40kg。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都不能超过32℃。

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及其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于此同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就得充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建筑房屋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防范,以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毋扬贵.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

[2]赵廷帅.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3]张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

论文作者:张裕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张裕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