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三板”,是否要突出投资机会?_投资论文

扩大“三板”,是否要突出投资机会?_投资论文

“三板”扩容在即投资机会凸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8月份以来,将有大批连续三年亏损的ST类公司转至“三板”的传闻不断浮出水面。本月20日,证券业协会通过媒体正式向外界发布了将要对代办股份转让方式进行调整的信息,被看作是T类公司下市前的铺垫。而证监会正副主席周小川、史美仑齐身同赴ST九州、ST海洋的所在地厦门做地方政府的工作更让传闻得到某种证实。早些时候,去年10月份退市的深中浩发布公告称,从8月29日起,投资者将可以到代办券商和所属营业部办理股份确权和转托管手续。看来,“三板”市场又要有新丁加入。

业内人士认为,深中浩能够得到证监会的恩准将是管理层要让“三板”市场扩容的一个明显信号。据了解,目前“三板”上市企业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原STAQ、NET法人股市场交易的公司。这些遗留股大部分在主板上市,余下8家都已转到现在的“三板”。二是从主板退下来的上市公司。在“三板”市场中交易的9家公司中,水仙电器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今后“三板”扩容的生力军显然将是这些来自主板退市的上市公司。

尽管将有一批ST公司转到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但据该业内人士介绍,让监会目前仍严密封锁消息,不准透露相关公司情况。其实仔细分析起来,符合证监会连续三年亏损退市条件的无外乎ST宏业、ST鞍一工、ST九州、ST海洋、ST银山、ST东北电、ST棱光、ST中侨、ST幸福、ST生态、ST银广夏、ST北特钢这12家上市公司,其中ST鞍一工、ST海洋、ST宏业、ST九州等4家由于中期业绩亏损,退市已成定局,其余8家能否保牌到年底才能揭晓,未来“三板”新丁已无多少悬念。

要上“三板”先得办好手续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01年6月12日发布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A股上市公司退市后要上股份代办转让系统,需原流通股份的投资者在受托券商处进行股份确权,确权比例超过流通股份的50%才有资格申请上三板交易。西南证券的田磊告诉记者,由于许多投资者对代办股份转让并不知情,没有进行股份确权,至少有三家上市公司转板因此受阻。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三板”就简单的多,记者打电话向代办股份转让券商之一——国泰君安市场部咨询。投资者只要到有代办股份转让资格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开立“股份转让账户”即可,原挂牌公司股份持有者在开户时,另外要办理股份托管手续,交易手续费和印花税与主板相同。

券商并不感冒

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在今年5、6月份大盘低迷的时候走出了一轮火爆行情,开户人数也由年初的不足四万骤增至10万,但券商等机构对此却并不感冒。国泰君安研究所的谭晓雨认为,由于整个市场容量还很小,大资金在市场里几乎没有回转余地,加上信息透明度较差,对公司实际情况不好掌握,所以现在大多券商都处于观望之中。据了解,国泰君安研究所内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职研究人员。

西南证券的田磊认为,代办股份转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板市场,最初设计是为取消STAQ、NET系统后为挂牌公司提供流通服务的,本身并不具备融资功能。现在为减轻主板上市公司退市造成的动荡,将这些企业转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提供一个股权流通的场所。因此,它只是一个平台,不能称为市场,这些公司将来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到主板上市。

“三板”如何淘金

上半年代办股份转让交易的走势确实火爆,引得许多投资者跃跃欲试。西南证券的田磊认为,由于交易采取集合竞价方式,看不到盘面走势和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所以很难采用技术分析方法预测股价走势,选择长线持有倒是比较可取的策略。他解释,“三板”公司的出路就是重新回到主板市场,这个过程必然要促使这些企业通过改善自身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来实现。从另一方面看,能够通过证监会审核上“三板”的企业,一般资产质量都相对较好,有通过重组扭转自身现状的可能,因此,长线持有不失为明智选择。

记者在观察板上个股走势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退市后上板时间间隔越短的公司,其后的股价表现越好。这可以从两方面解释:首先,企业从主板下市后需要将在原交易所内的流通股份进行股权确认,超过50%以上后才能申请代办股份转让。普通投资者信息通常比较闭塞,如果流通股持有者很分散的话,那么这个过程无疑会很长。相反,股权确认工作进行的很快,则说明这家公司的流通股分布很集中,这是有大机构入驻的一个明显特征。

另外,上板时间间隔越短,一方面说明自身资产质量越好,能够很快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另一方面也间接表明上市公司或庄家的实力不俗。以PT水仙为例,该公司2001年4月23日依法退市,2001年12月10日开始在三板市场股份进行转让服务,其股价由退市时的最低的1.99元猛涨到7.19元,这既有当时市场状况的原因,上市公司流通股分布、原机构主力的实力无疑也起了重要作用。

标签:;  ;  ;  

扩大“三板”,是否要突出投资机会?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