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杰教授巧用对药治疗肿瘤经验举隅论文_于晓宇

贾英杰教授巧用对药治疗肿瘤经验举隅论文_于晓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摘要:贾师临证处方时,常常双药并书,寓意两药之配伍应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贾英杰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对药”临证经验,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关键词:肿瘤;对药;名中医经验

Abstract :Professor ying-jie jia is often used doubl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clinical medicine,it means that the two medicine compatibility application,it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fessor ying-jie jia treatment malignant tumor doubl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f clinical experience, better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Key words: Tumor; Herbal medicine;Famous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 R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对药,又称药对,指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配伍应用的形式,是中药复方配伍最基本的组方单位[1]。吾师贾英杰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天津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2012年9月天津市卫生行业第八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2015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贾师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结合30余年肿瘤临床工作经验,提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认为正气亏虚是癌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癌毒是癌瘤发生、发展的特异性因素,而毒和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且“虚”、“毒”、“瘀”始终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三者交互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2]、[2]。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贾师提出了“扶正解毒祛瘀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并善巧用药之功,善用配伍精良、药专效宏的药对,每每收到良效。笔者有幸侍诊,收获颇丰,现将其常用的部分对药总结如下。

一、 扶正

生黄芪-太子参

黄芪甘温,升阳举陷,补气兼助阳,走而不守,不恋邪毒;太子参补气生津,守而不走。黄芪固卫气偏于阳而走表,太子参偏于阴而补中,两药合用,一阴一阳,一里一表,使补气作用大增。脾胃虚弱者用之能鼓舞中气,肺卫不足者用之可益气固表。贾师常用剂量为黄芪30g、太子参15g。《本草求真》指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长,是以有耆之称”。黄芪长于补气而不恋邪,贾师视之为瑰宝,临证时往往重拳出击,每每30g起步,渐加至60g,90g,最多可用至120g,每获良效。正所谓重病还需重剂医,非重剂不足撼重病。

二、 解毒

1.半枝莲——半边莲

半枝莲,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半边莲,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两药相配,增强清热解毒抗癌之力,兼具活血散结止痛之功。常用量为各15g,使用时应注意顾护胃气,不可久用。

2.蛇六谷——铁包金

蛇六谷, 性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擅化痰散结、行瘀消肿;铁包金,味苦,性平微涩,归肺、心经,能解毒消肿、镇咳祛痰、止血止痛。两药相伍,使解毒抗癌、化痰散结之力大增,贾师常用剂量为各15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祛瘀

1.郁金——姜黄

二者同源自于姜科植物姜黄,郁金为其块根,姜黄为其根茎,均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郁金性寒,姜黄性温,二者合用,一寒一热,去性存用,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倍增,可安抚营血,使癌毒勿扰血分,截断癌毒之去路。贾师常用量为郁金、姜黄各10g。

2.当归——川芎

当归、川芎合用,源自《普济本草方》中的佛手散,又名芎归散。《景岳全书·本草正》曰:“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辛温走窜,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入血海。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要。《医宗金鉴》言:“命名不日归芎,而日佛手者,谓妇人胎前、产后诸症,如佛手之神妙也。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昧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也。二药合用,气血兼顾,养血、活血、行气并举。贾师常用量为川芎20g、当归10g。

四、 其他

1. 软坚散结

猫爪草——夏枯草——生牡蛎

猫爪草,味甘辛,性微温,入肝、肺经,功能解毒祛瘀、化痰散结;夏枯草,味辛苦,性寒,长于清肝胆之火;牡蛎,味咸,性寒,归肝、胆、肾三经,擅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潜阳补阴。三者配伍能增强软坚散结之功,贾师常用量为猫爪草30g、夏枯草 15g、生牡蛎 30g。

2. 醒脾开胃

2.1.枳壳——厚朴——莱菔子

枳壳功擅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厚朴长于下气宽中、降逆平喘、燥湿化痰,为除胀满的要药;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长于通贯三焦。三者均为理气、消积、祛痰的良药。三药合用,通贯三焦,尤善畅达中焦气机,此乃“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贾师常用剂量为枳壳20g、厚朴30g、莱菔子30g,根据病情酌情加减,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气机不畅者,使用时需注意大便情况,大便溏稀者应减量或停用。

2.2.玫瑰花——玳玳花——佛手花

玫瑰花,气香性温,味甘苦,擅舒肝胆之郁气,和血调经;玳玳花,味甘,微苦,长于行气宽中,疏肝和胃;佛手花,辛、苦、甘、温,善于平肝胃之气。贾师将三花合用,使疏肝和胃之力倍增。“气行则血行”,气机调畅,则邪实得缓,肿胀得消。常用剂量为玫瑰花10g、玳玳花10g、佛手花10g。

2.3.木香——砂仁12——檀香10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两者均入脾胃,相须为用增强醒脾开胃之力,化湿除胀之功,临床常配伍使用治疗癌症患者脾胃受损,湿滞胃脘所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常用量为砂仁12g,白豆蔻10g。

2.4.焦三仙-鸡内金

消积化滞焦三仙,焦三仙系山楂、麦芽、神曲三者炒焦合用;鸡内金,能宽中健脾,消食和胃。四药均为灵动之品,合用能健脾气,生胃气,使胃口开、食欲增,为健脾开胃首选,且兼软坚散结之功效。贾师临床常用量为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5g。

贾师长云:“用药如用兵,用之精准则旗开得胜”。以上药对常出现于贾师的处方之中,乃贾师“扶正解毒祛瘀”大法的具体表现。在对药的运用上,贾师强调以“和”为期,喜用药性平和之品,以缓图之。常用药对还有莪术与山慈菇、半夏-天花粉、百部-百合等。临证时应随症加减。

参考文献:

[1]胥庆华,刘丽云,赵瑞华,等.中药药对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

[2]贾英杰,于建春,杨佩颖,王晓群,赵林林. 扶正解毒祛瘀法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03):198-201.

[3]贾英杰. 试论癌瘤“正气内虚,毒瘀并存”的病机观点[J]. 新中医,2013,06:9-11.

收稿日期:2015-09-21

论文作者:于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贾英杰教授巧用对药治疗肿瘤经验举隅论文_于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