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两种学习策略_学习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的两种学习策略_学习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两种学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过程中论文,历史教学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出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方针,已获得了绝大部分老师思想上的认同。但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去逐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则还有待于艰苦的努力。

在培养目标和教材既定之后,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改进了。现在,许多老师能注意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目标,即力求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越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多彩,就越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老师们经常采用的是改变教学活动的形式,这些外显的活动形式不外乎讲解、阅读、提问、讨论、演示、练习、反馈和评价等,其中除讲解以外,以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使用最为频繁,因而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说,对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进行深入一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策略问题

让学生阅读教材,是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动地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自身体验的可能,所以在许多老师的课上都可以见到,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在让学生阅读教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有的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提出问题,有的则在学生阅读前后都不设置问题,待学生阅读之后立即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

以上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现象都极为常见。那么这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认知理论中的注意策略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确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这种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和柏克对阅读时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测量,他们的结论是三者的效果并不一致:问题前置和问题后置时,学生有意学习的成绩,不论是即时成绩或延后成绩,均优于无问题的单纯阅读;又因为前置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局限在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在偶然学习(测量与所提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问题后置的成绩显著高于问题前置。

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在备课中,我们应对每一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水平分类。根据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可分成最基础的史实知识(知道)和要求理解掌握的两个部分。

史实知识一般量大面广,分散在课文的各处,对它们的掌握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因此可以使用问题前置的方法。

以《太平天国的悲壮失败》为例,通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的基础知识,是:①天京内江、石达开出走②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③《资政新篇》④与太平军为敌的湘军、淮军和洋枪队⑤1864年天京失陷,太平天国失败。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五个问题:①太平天国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是什么?②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由哪几位组成?③太平天国后期一个重要施政纲领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什么?④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中外反动势力有哪几支?它们的头目是谁?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于哪年?其标志是什么?

老师可以将这五个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口头布置。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知觉将有选择地指向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点,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将被几个问题所控制。在顺向影响之下,他们会尽力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知识点,并注上一些识记符号,基础知识将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种前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能涵盖高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而且它们使学习者的注意只局限在与问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利用偶然学习,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使用问题后置的方法。

仍以《太平天国的悲壮失败》为例,经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应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是①《资政新篇》的特点及其进步性,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③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国寻找出一条出路。据此,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请将《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较,为什么说《资政新篇》的进步是显见的?②请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唐末、明末等农民起义相比较,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③为什么说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国寻找出一条出路?

在这些后置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题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逐步得出正确结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单纯阅读,不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摒弃,因为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之中。问题前置或后置两种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质疑等积极的心理活动,保持他们学习发展的可能,所以应予提倡。而两种方法的选择,则受知识水平分类的制约,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设置前后时机不同的问题。

二、组织讨论中的“自我发现”问题

组织讨论,是目前老师较常用的又一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辩是非,求得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就现今所见的课堂讨论来说,或讨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讨论的问题多而琐碎(这些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表面上热热闹闹,但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思维深度。

如果老师将“自我发现”这种学习策略运用于组织讨论之中,则可以显著提高效果。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运用辨别、概括等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概念,“获得新的洞察力”(布鲁纳语),这就是“自我发现”教学。

要是说由老师设置问题是“授之以鱼”,那么教会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教之以渔”的较高境界,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有些老师已注意并开始运用这种学习策略。

一位老师在高中《英法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一课教学中,使用这一学习策略并获得了成功。他首先让学生阅读“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两目,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尽可能提出问题。数分钟后学生阅读完毕,开始陆续提出问题。老师将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共有十几题之多。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将其中与教学要求相关不大的几题去掉,又补充了一道,共留下了六道题:①德国为什么要吞并捷克?②德国吞并捷克为什么要制造苏台德事件?③德国吞并苏台德区有哪几个步骤?④对苏台德事件英、法、苏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⑤英、法采取绥靖政策希望得到什么好处?⑥捷克政府对希特勒的侵略要求抱什么态度?结果如何?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大都不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到,有的甚至根本无法找到,但又是同学们非常希望了解的。对这些问题,老师并不直接一一予以解答,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的注意被自己提出的问题所控制和激发,他们除了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外,又根据自己在课外获取的有关信息进行积极思考后,争相发言,各抒己见。老师对他们的正确发言作出明确的肯定和鼓励,对某些说法含蓄地表示怀疑,对某些难点作些暗示点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经过热烈的争执与讨论,找到了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第三目“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教法基本相同。

授完新课后,老师又别出新裁地让学生针对全课设计练习题。学生又踊跃发言,拟出了包括五道填空、二道列举、一道问答题在内的一套练习题。老师要求学生立即书面完成这套习题。

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老师把设计问题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了学生。整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全部指向并集中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注意由老师从外部控制(被动)转化为学生从内部自我控制(主动)这一飞跃。

早在我国南宋时,大学问家朱熹所提倡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其涵义与上述“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惊人地吻合。运用这一策略可以发挥学生认识的最大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等各项品质的训练效果都很明显。

实施这一策略,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时可能化时较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而对教师则提出了能把握教学过程的全局、知识广博、应变能力强等很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赞可夫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从易到难,从疏至密,精心设计,多作鼓励,积极引导,“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是可以实施推广的。“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是可以实现的,这正是课程教材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标签:;  ;  

历史教学中的两种学习策略_学习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