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建议论文_曾国才

城乡规划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建议论文_曾国才

西安荣城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要想促进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加快对城市化的建设。立足于土地的城乡规划建设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在人口集合和结构调整等方面,还是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等必然都离不开对城乡土地资源的再次配置。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探讨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当今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有关研究对如何有效推进城乡规划,加强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规划;城乡建设;土地;集约利用

1.引言

我国的土地资源尽管在世界上都排名靠前,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也众多,因此从人均土地面积来看就显得很有限了。现如今我国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加快了城乡建设的步伐,因此对土地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面对这种情境,我国只有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来进行规划建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1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概念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是集约经营土地资源[1]。所谓土地集约经营一般指在土地的单位面积上注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单位面积上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则说明该土地有着更高的集约利用度。

在早年国务院就曾发表文件呼吁各个地区要对耕地做好保护,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来避免资源浪费:第一是要对出台的相关规划和制定的用地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划审查;第二是要利用好现有的建设土地,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第三是要善于去借助土地资源市场的配置基础性,进一步完善好土地的集约有效机制。第四是要对农村的土地资源加强管理,通过标语等宣传手段倡导农村居民秉持集约不浪费的原则充分利用土地。第五是要明确责任加强监督,以中央的相关政策为指导,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达到以最少的土地成本来满足城乡的全面发展需求的目的。

2 促进城乡规划的若干建议

2.1 制定规范,强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

2.1.1 全面制定落实相关法规

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我国是依靠法律的有关规范才使得社会和居民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法律是各个事件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它不仅具有维护人们合法利益的作用,同时也对不良分子的违法行为有一定的制裁效果。因此要想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等就需要完善立法工作,充分地借助法律手段来促进工作的圆满完成,最终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果。

2.1.2 规范管理土地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首要关键问题就是有限的土地资源,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工作,从而为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保障。下面便是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第一是要提高人们保护资源,珍惜土地的意识,使人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利用土地;第二是要从土地的类型出发因地制宜,因为不同的土地类型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只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合理地利用土地,以保证每一寸土地都可以真正地用到实处;第三是要把握城乡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在加强土地管理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分都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1.3 积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政府在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政府也应该充分地发挥它的调控职能,从而对土地的集约利用起到指导作用。第一,政府应努力禁止土地被随意征用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征收土地的公司或企业,加强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第二,政府部门要制定落实好土地集约利用的战略规划,协调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第三,政府要提高人们保护土地的意识,一边加强技术指导,一边加强监督。

2.1.4 加强对非法用地行为的监督工作

有土地利益在城乡规划的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极大,因此就容易出现不良分子投机取巧,谋取暴力的行为,如征用农民的土地,抬高地价等,这些行为都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形下政府部门应严厉地监督惩罚这些违法行为,对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商家行为做好约束,对任意浪费土地资源等行为做到严厉地打击,通过借助政府的强制手段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2.2 为城乡规划提供保障

一般而言城乡规划保障主要体现在规划布局、配套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开发强度、交通网络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2]。对于规划布局,应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对于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上,要充分对片区的服务设施网络做好考虑,以确保整体系统可以高效地运作,通过合理地布局来强化各个级别网络设施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加快城乡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这些城乡规划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由中小学、邮电、消防、医院等构成,在保障城乡发展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市政基础设施,首先应明确城市空间利用的其中一大特征是立体化使用,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排水以及防洪系统,建立高排和低排互相结合的排水体制,从而减少城乡建筑中排渍泵站的规模,有效地降低日常的运行成本。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可以有效采取双向控制法,虽然单向控制法是目前城乡规划控制体系中最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总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高度、人口密度等相关指标都应低于标准指标,但是绿化率、停车泊位等指标必须高于相应的标准指标。从实践上来看这些指标显得比较粗略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弹性,难以控制。因此我们要采用双向控制法将城市发展、资源节约以及就业等方面都综合地考虑进来,坚持好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做好对土地的承载能力的详细分析,始终保持在土地的允许范围内加大城乡建设的步伐,以减少对土地的浪费。

2.3 建立合理的用地指标体系并制定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标准

2.3.1 制定用地指标

一般来讲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首先要制定好工程项目的用地指标,对城乡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指标做好编制工作,其中的关键是要编制好区内道路以及管线等重要市政工程的用地指标。

2.3.2合理确定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用地规模

在监督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建设用地规模超过了国家制定的用地指标或者是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不符合,均不能通过审查,还要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缩减。

3.结束语

本文从各个角度为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以及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研究表明只有坚持集约土地利用的原则来进行城乡规划的建设才能更为科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得人均有限的土地面积也能最大化地凸显其作用。

4.参考文献

[1]黄湖南.城乡规划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5(51):103-104.

[2]周江,黄锦东.城乡规划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建议[J].中华建设,2005(02):32-33.

论文作者:曾国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建议论文_曾国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