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凤仙

(四川省女子监狱医院 四川简阳 641400)

【摘要】目的:研究泮托拉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立止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7.77%;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基层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22-02

临床内科中,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多,便会引发出血性休克现象的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促使患者死亡[1]。所以临床上需要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以此来挽救其生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式为抑酸,质子泵抑制剂便属于新型抑酸剂的一种,药效作用较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甚至已经代替了H2受体拮抗剂,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用药物之一[2]。泮托拉唑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在分泌胃酸的最终缓解,该药物能够发挥出持久性抑制作用[3]。研究显示,相对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上的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主要针对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源于2014年2月—2016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对照组:18例,平均年龄(52.22±3.28)岁;观察组:18例,平均年龄(52.25±3.20)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者。患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不愿参与研究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心、造血系统疾病者;存在精神障碍者;存在基础疾病者;因为胆道外伤、食管裂孔疝、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等原因引发的消化道出血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接受对症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对其水电解质平衡进行有效维持,对其胃肠黏膜进行有效保护。

对照组(立止血):在100ml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立止血1KU,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患者每天接受两次治疗,连续进行三天静脉滴注。

观察组(泮托拉唑):在100ml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80mg泮托拉唑,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患者每天接受两次治疗,连续进行三到十天静脉滴注。

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其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对患者进行六天治疗后,依旧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其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依旧出现了持续性的出血现象为无效;在患者接受治疗的一到两天之后,不再有呕血现象出现,并且治疗六天之内,黑便的颜色慢慢转变成为黄色,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能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为有效;在患者接受治疗的一到两天之后,不再有呕血现象出现,并且治疗四天之内,黑便的颜色慢慢转变成为黄色,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能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为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录入之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表计数资料。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具体见表。

2.2 两组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0±1.2)天,平均止血时间(10.5±1.8)小时;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9±1.8)天,平均止血时间(14.9±2.9)小时。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反复性发作为其主要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则会促使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引发昏厥、血压下降、心悸以及呕血等现象的出现,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出现主要原因在于过多分泌了胃蛋白酶与胃酸,进而破坏了胃黏膜屏障,促使胃黏膜糜烂,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出血现象出现。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积极补充,并且采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抑酸止血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5]。研究显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抑酸治疗能够对其胃黏膜进行有效保护,对胃黏膜的修复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并且还能够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促使溃疡面不被胃酸刺激,最终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泮托拉唑在临床上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是苯咪唑类的衍生物,与奥美拉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够对质子泵进行持久性、选择性抑制。其次,泮托拉唑能够共价结合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的两个位点,对胃酸分泌从根本上进行抑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泮托拉唑在基础胃酸、胃酸促分泌素等各种刺激引发的胃酸分泌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药效,有利于良好止血作用的发挥[6]。相对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具有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不会对其他药物的体内代谢、肝脏细胞P450酶系活性进行影响,并且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均不需要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7.77%;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泮托拉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金键.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01-304.

[2]李萍,邱忠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9):1214-1216.

[3]王沣睿,漆芸婷,程宗凯等.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4):140-141.

[4]梁彩平,刘俏敏,张璋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80-81.

[5]代玉平.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297-3298.

[6]李少玉,王锦文.国产与进口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110-111.

论文作者:梁凤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泮托拉唑应用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梁凤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