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外部性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_外部性论文

论宏观外部性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3)04-0020-05

一、宏观外部性的含义与特征

“外部性”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外部性既包括金融外部性又包括技术外部性,而狭义外部性仅指技术外部性。

金融外部性是指通过价格体系起作用的一个经济行为人对另一个经济行为人的影响,比如一个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增加,提高了要素的市场价格,增加了别的厂商的生产成本。由于所有影响都通过价格反映出来,在没有跨期替代的情况下,金融外部性的存在并不危及竞争性均衡的帕累托最优。

技术外部性则是指某一经济行为人(处于市场A)的活动对其他经济行为人(市场A的旁观者)产生的、但未通过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由于行为人不为负的外部影响承担损失,也无法从正的外部影响中得到报酬,因此,技术外部性使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利益)不一致,从而使竞争性的均衡结果偏离帕累托最优[1]。

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从内涵到表现形式,都与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有区别。虽然经济学家们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但通常是在如下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个人行为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又反过来波及到每一个行为人的福利。也就是说,具有理性预期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并不一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个人的行为在微观上可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的,但这些个人行为的交互作用,某些时候却会造成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宏观经济的波动又反过来影响每一个人。

若是用数学语言,那么可以这样来说明宏观外部性的存在[2]:

设行为人i的福利函数为:π[,i]=f(X[,A]…X[,B];μ)。π[,i]取决于i的一组行动(X[,A]…X[,B])以及一外生变量μ。假设该福利函数二次连续可微。

用X表示所有行为人的行为X[,i]带来的共同影响。给定外生变量,如果对于所有的行为人i来说,下列条件满足,就存在宏观外部性:

也就是说,如果给定外生变量,所有行为人行为的综合结果对每个行为人福利的影响为非零,亦即宏观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在这里,外生变量可为货币供给量(或者经济行为人所无法控制的影响总需求的其他变量),而X[,A]…X[,B]则表示行为人的策略(比如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或者工人的工资水平);X作为所有行为人行动的总的影响水平,可以是一般价格水平、一般工资水平或总需求的水平。由于一般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水平,因此宏观外部性有时又称为总需求外部性(注:布兰查德等从垄断竞争的角度分析总需求外部性。参见Blanchard and Kiyotaki,198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heEffects of AggregateDeman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1987,647-666.)。

由此可以看出,宏观外部性具有以下特点:

1.宏观外部性是处于不同市场的行为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再简单地被认为与一个特定的市场有关,即不再是“对市场之外的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庇古税”还是创造附加市场,都不再是试图内在化这种外部性的途径。

2.宏观外部性是行为人交互作用的结果。所有的个人,既是影响的施加者,又是影响的承受者,不再表现为微观经济中常见的“外在影响的单方面转移”。

3.宏观外部性是行为人之间的一种间接影响,即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来影响其他人的福利。在这个意义上,宏观外部性类似微观经济中那种间接地、经由市场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金融外部性;不同的是,只有当所有行为人为最大化自我利益而采取相同行动时,其综合作用才可能影响到经济总量。

4.宏观外部性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宏观外部性与微观金融外部性一样,是市场不完全的结果。市场不完全的表现是:存在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在新古典的完全市场范式中,行为人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性,因为任何个体都没有影响市场的能力,个人的最优选择只是给定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价格在微观层次上的充分灵变确保了总量市场的完全出清,自然就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在不完全市场中,行为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效用要受他人行为的影响,因此他们在行动的策略上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后果就是个体的价格(工资)粘性,而所有个体的价格粘性的总和使价格总水平呈粘性,导致总量市场不出清,这就有害于经济的整体表现,从而降低每个行为人的福利。

可以说,宏观外部性的产生是以微观经济中行为人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为基础的。在微观经济学那里认为应该忽视的金融外部性,恰恰是宏观外部性产生的基础。

二、宏观外部性分析的产生背景

1.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危机促使了宏观外部性分析的产生

在新凯恩斯主义之前,人们关于外部性的讨论几乎都只集中在微观领域,目的在于说明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以及如何通过私人市场本身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克服外部性。庇古主张对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对产生正外部性的活动给予补贴,而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适当的制度基础,比如健全的法律、契约制度以及清晰的产权制度,使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内在化。但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还是新自由主义者都坚信,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的大多数领域都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只是局部的,并不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由于只注重微观主体的行为分析,自然不会将外部性概念引入宏观领域。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于1936年,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虽然早在1930年代初期,凯恩斯就明确指出,就总的产量和就业水平而言,不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把自利行为的结果导向社会最优,但他直到《通论》中也没有明确阐明为什么微观上的自利行为可能导致宏观上的不稳定。缺乏微观基础是凯恩斯理论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宏观理论和新古典微观理论进行了综合,但并不成功。因为在理论层次上,市场失灵和非自愿失业等凯恩斯主义命题,并不能与瓦尔拉斯的一般竞争理论和谐共存。在后一理论中,理性人的最优化行动将保证所有市场均由灵活价格出清,不存在对充分就业的偏离[3]。

1950~6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实践中取得成功,理论上的内在缺陷被掩盖了。直到1970年代初,由于既不能在理论上解释“滞胀”现象,又不能提出适当的政策主张,理论上的内在缺陷才开始动摇凯恩斯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地位。

微观与宏观的真正融合有两个途径,一是使宏观理论适应微观理论,二是使微观理论适应宏观理论。前一途径产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后一途径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继承新古典传统(理性人最大化效用、货币中性以及价格充分灵变)的基础上,强调理性预期假说。宏观理论适应微观理论的结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经济对充分就业的偏离是暂时的;政府政策无效。

新凯恩斯主义接受理性预期和利润(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但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念: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它面临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追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的行为人,他们的行为在宏观上为什么不是最优的?如果这个问题得以回答,就意味着理性预期假说并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末日。

因此,新凯恩斯主义者自然要从分析市场的不完全性入手,讨论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宏观外部性分析因此应运而生。

2.外部性概念的演化为宏观外部性分析提供了条件

外部性概念的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4]:

第一阶段:从广义的外部性到技术外部性

1920~40年代,经济学家就外部性的性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奈特(1924)、瓦伊纳(1931)以及艾利斯和费尔纳(1943)的工作区分了金融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争论的结果是:金融外部性由于通过价格体系反映出来,虽然对受影响的企业来讲是“外部”的,但对整个市场或行业来讲,却是“内部”的,是由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产生的对市场参与者自身的影响,因此并不影响市场的有效性,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真正的外部性是产生市场失灵的技术外部性。此后金融外部性逐渐从外部性涵义中淡出。

第二阶段:技术外部性主导的阶段

1950~60年代期间,经济学家普遍只关注技术外部性,这与这一时期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关。由于行为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如要构成技术外部性,必须是没有经过市场进行的,所以这一时期对外部性的一个重要的理解是:凡是市场机制不能内部化的行为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就是一种外部性。根据这种定义,外部性在经济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个阶段,产权学派的兴起为理解外部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学派认为,外部性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只要产权界定是清楚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私人市场本身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与福利经济学家不同,产权学派经济学家很多时候在广义上使用外部性这一术语。比如,德姆塞茨的外部性概念就“包括外部成本、外部性收益以及现金和非现金的外部性”(注:参见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第97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三阶段:广义外部性概念的回归

从1970年代开始,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的研究,开始注意到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传统经济学也研究个人的行为,但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通过价格来间接完成的,因为其他人的行为总是被总结在非人格化的价格参数里,个人总是在给定的价格参数下决策。当经济学家开始将注意力由价格制度转向非价格制度,并且越来越重视信息问题时,博弈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的基石(注:关于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1-11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随着博弈论的发展和它对微观经济学的重写,外部性概念逐渐演化成行为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一种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A·爱伦·斯密德在《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中更是用相互依存性取代外部性概念,广义到包括技术性外部性、金融性外部性和政治性外部性(注:参见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中译本第267-276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虽然,有关外部性理论的研究严格区分行为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与外部性(因为不是所有的相互依存性都导致无效率),但现代的经济学家还是越来越多地在广义上使用外部性概念。

这种概念上的演化正好契合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需要,为宏观外部性分析提供了条件。

三、建立在宏观外部性分析基础上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两个核心主张是:货币是非中性的,经济中真实的市场不完全性是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货币的非中性来自工资、价格的粘性,而工资、价格的粘性又可以用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解释。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广泛存在的市场不完全性出发,解释各种价格(工资、价格与利率)粘性的原因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并以此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5]。可见,对宏观外部性的分析成为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1.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与宏观外部性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现实经济中的劳动市场并不像古典和新古典模型所假设的那样,能在工资完全灵变的情况下,毫无摩擦地出清;相反,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工资只是随时间而缓慢调整,并非充分灵变以确保每一时刻的充分就业。工资调整的迟滞被称为工资粘性(注:新凯恩斯主义区分了名义粘性与实际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粘性工资假设的正确性[6]:第一,由于政府最低工资法、工会工资合同和一些隐含合同的存在,阻碍了名义工资的迅速调整,使实际工资在就业下降时可能并不降低;第二,如果支付给工人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能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降低劳动的流转率等,多方面的效率提高使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厂商自己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并不会选择降低工资,这就是所谓的“效率工资”理论;第三,如果名义工资的调整与价格的变动保持相同的比率,也会出现实际工资粘性。由于各个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上因素的影响可以同时存在。

在不完全劳动市场上,工资粘性是理性行为人最大化效用的结果,但如果每个行为人都通过调整就业量来应对冲击,保持工资不变,就会产生宏观外部性,造成总就业水平的波动,最终影响每个人的福利。

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与宏观外部性

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价格粘性,即相对于需求的变化,企业并不立即调整自己产品的价格。价格粘性的起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不完全竞争引起价格粘性。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通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成本的变动。由于厂商和工人、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存在的隐性或显性的合同,使得厂商投入的边际成本具有粘性。除非边际成本有很大的变化,否则厂商会保持价格不变,通过调整自己的产量应对需求的变化。

其次,风险和不完全信息引起价格粘性。在经济萎缩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左移。这时厂商要么降低价格,要么降低产出。但调整价格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可能远大于调整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比如,降价后是否能扩大销售量既取决于其他厂商的反应,也取决于顾客的反应。而降低产量的唯一风险是将存货调整到正常水平之下。

最后,调整价格本身的成本(菜单成本)的存在也可能引起价格粘性。这些成本包括打印新的价格表、向顾客传达价格变化信息的成本,以及价格变化可能引起顾客的不悦情绪等。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了价格粘性,都会产生总需求的外部性,造成经济的波动。具体分析,假定总需求下降,从而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果没有菜单成本或降低价格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存在,利润最大化原则将使所有厂商都降低价格;这意味着投入品价格和货币工资的下降,因此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下移;这反过来又使产量水平增加,从而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降低,货币的真实余额在增加,总需求也将增加,最后经济回到冲击发生前的均衡点,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右移到以前的水平。然而,个体理性却使单个厂商在面临负的总需求冲击时,没有这样的降价激励,因为它只是整个经济的很小的一部分,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忽略宏观经济受到的影响。

3.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与宏观外部性[7]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是资本市场不完全的主要表现。比如,在股票市场上,企业经理就比潜在的投资者(股东)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有更多了解;信贷市场上更是存在事前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企业有信息优势,它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经营能力;在项目融资成功后,银行又处于信息劣势,债务人如何运用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私人信息”。

信息不对称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对资本市场的运行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可能存在资金配给均衡,对资金的超额需求持续存在;价格(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指数或信贷市场上的利率)不再传递资源稀缺程度的信息,失去配置资源的功能。

以信贷市场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提高利率可能使一些最可能偿还贷款的人放弃借款,从而使贷款申请者的平均风险程度增加,银行的实际平均收益随利率的上升反而有可能下降。这样,银行可能不会通过提高利率来消除对资金的超额需求,而是对贷款申请者实行信贷配给。

当经济状况不好时,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致使贷款拖欠率上升,这使银行的信贷配给程度加强。一些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企业很容易破产,其连锁反应有可能将一次小的经济衰退转化为萧条。可见,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个体理性行为有可能放大一个经济冲击的影响。

总之,在新凯恩斯主义者看来,正是因为各种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使个体理性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宏观外部性,造成实际经济总量(就业与产出)的波动。由于价格、工资和利率的粘性是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个体理性行为的结果,因此,如果要等经济自行均衡,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正如政府公共政策对微观经济中的某些外部性现象有抑制作用一样,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必要和有效的,特别是当经济面临较大的衰退时。

尽管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庞杂,至今仍没有建立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一般宏观经济模型,但外部性理论延伸至宏观领域,却使凯恩斯主义思想在宏观经济学中得以再生,增强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度。1990年代以后,大部分的宏观经济研究都把重点放在某种市场不完善性的宏观经济含义上(布兰查德,2000)。所以说,借助外部性概念,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收稿日期]2002-09-02

标签:;  ;  ;  ;  ;  ;  ;  ;  ;  ;  

论宏观外部性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_外部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