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识本质的认识_思维障碍论文

对意识本质的认识_思维障碍论文

意识本质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本质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意识本质的认识,目前已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并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本文旨在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的成就,把对意识本质的认识推向深入。

一、从意识本质的两个命题说起

关于意识的本质,目前哲学教科书上有两种回答:一个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属性;另一个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两个命题中的意识概念各自有着不同的涵义。前一个命题中的意识只是指人的精神活动(思维活动)现象,或人所具有的反映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不涉及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即人脑中形成的观念。后一个命题中的意识则是专指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即人脑中形成的各种具体观念。这并不是说世界上有着两种各自独立的意识,也不是说可以把同一(统一)的意识现象肢解为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只是说对于同一(统一)的意识现象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即精神活动本身与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去认识。至于两者的关系,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不包含一定具体内容的纯精神活动,它们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离开精神活动的过程而单独产生或孤立存在的思想内容、观念形态。任何意识现象都是精神活动的过程与其具体内容的辩证统一。或者说,任何意识现象都会是含有一定内容的精神活动过程。精神活动过程是思想内容赖以形成的基础,思想内容则是精神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方面,各自有着相对独立性。在认识意识现象的时候,我们把这两个方面区分开来,分别加以考察,这对于加深认识意识的本质,更好地掌握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精神活动现象的研究是脑科学、脑生理解剖学的事,对于思维活动内容的研究则是语言学、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事,这里主要指各种意识形式,不涉及反映的客体。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从不同意义上使用意识概念并从不同角度考察意识现象了。譬如,在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时,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里,马克思所谓观念的东西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在谈到物质的运动形式时,恩格斯说: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这里所谓的思维,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现象,而不涉及其具体内容。在谈到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时,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丝毫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因而不会解释做梦这一现象。”这里,做梦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现象,而梦见的事则是指人的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在谈到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时,列宁说: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这里的感觉和思想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百非一般地指人的精神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这里的意识概念则是兼指精神活动现象和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这两个方面。

至于每一个具体的意识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这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它或者是指人的精神活动现象,或者是指人的思维活动的具体内容,或者兼指这两个方面。区分意识概念的不同涵义,这对于正确理解意识本质的两个命题,进而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也是关系到自觉坚持唯物主义,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大事。譬如,你把“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中的意识,理解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那么,就会违反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理,而陷入唯心主义。目前,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在论及意识的本质时对于意识概念的具体涵义均未作这样的区分,只是笼统地、含糊其词地使用意识概念。这无益于人们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也不利于人们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和抵制唯心主义。

这里顺便论及天才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应该不应该承认天才,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争论的焦点不一致。在明确了同一(统一)的意识现象有着精神活动本身与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成果这样两个不同的方面之后,对于天才问题就容易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了。按照我们的见解,从人脑的机能、人脑所具有的反映外部世界的能力来讲,应该承认天才;从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成果即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讲,我们断然否认天才。既然人脑是人进行精神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脑的构造肯定会有殊异,因而,人的智力不可避免地会有差别。不承认人的智力差异就不是唯物主义者。所谓天才,就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显然超出常人,因而,在学业上或事业上有特殊建树的人。如果把天才理解为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能产生出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就能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那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原理的。不过,良好的智力条件是创造丰硕业绩的物质前提,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开展优生研究的重大意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其智力水平是大致相当的。每一个具有正常智力的人,只要勇于实践,认真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索,都能创造出良好的成绩。

二、思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思维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现象,它是物质的运动形式和反映形式之一。事实上,恩格斯一向就把人的思维看作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谈到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他说:“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他还说:“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粗糙的机械运动,单纯的位置移动,而且还是热和光,电压和磁压,化学的化合和分解,生命和意识。”(《自然辩证法》,第18页)毛泽东也说过:“用彻底的唯物主义见地来看意识这种东西,那么意识不是别的,它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辩证法唯物论提纲》)

精神活动本身与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即人脑中形成的观念),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物质性(即客观性、实在性),后者没有物质性——它只不过是物质的东西在人脑中的映象、影子,它本身没有客观性、实在性(即可感性)。承认精神活动的物质性与承认思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精神活动的物质性日益为脑科学、脑医学的实践所证实。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它直接地就是人脑在生物化学运动基础上的生物电磁运动过程。另外,当一个人的脑神经受到创伤或发生病理改变时,就会发生意识活动障碍。还有,服用某种药物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状态。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

有人担心,承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承认思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这样就会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就有陷入庸俗唯物主义之嫌。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同庸俗唯物主义的界限在于:第一,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精神活动的物质性,只是承认它是一种物质现象,而不是物质本身。庸俗唯物主义却是把物质现象、物质的机能、物质的属性混同为物质本身。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精神活动本身有物质性,却不承认精神活动的具体内容,即人脑中形成的观念有物质性。庸俗唯物主义把人脑产生思想即人脑中形成的观念比作肝脏分泌胆汁,这样就抹煞了意识作为观念形态的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从而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真正界限。

承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不仅不会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倒是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划清界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即物质。从根本上说来,人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物质现象,只是这种物质现象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物质基础特殊,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也特殊,因而其功能和作用也特殊。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它同其他的物质现象互相区分。不过,恩格斯说过,在自然界,一切差别和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那些被设想的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则只不过是被人的反思带进自然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页)同样,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是在回答谁为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时才有意义,离开了这一点它们就不再是对立的了。因为,人的精神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罢了。如果否认了它是一种物质现象,即否认了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那么,就会把物质与意识完全割裂开来、绝对对立起来,也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精神与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世界本原。这样,就会陷入二元论和神秘主义。

关于精神活动的物质性,恩格斯说过:“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看起来它是多么地超感觉,它总是物质的、肉体的感官即人脑的产物。”(《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7页)这里,肯定了它是物质(人脑)的产物,也就是肯定了它是物质现象,即肯定了它的物质性。实际上,它并不是什么超感觉的东西。超感觉则是一种神秘的、非物质性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中除了作为物质的东西的映象的观念形态之外,再没有什么超感觉的东西。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持这种观点的,“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三、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机制

关于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机制,现在的哲学教科书一般从心理学和脑电科学、脑化学两个不同的角度作了探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意识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下进行的一系列神经反射活动,就是人的意识。从脑电科学、脑化学的角度讲,人的意识活动是人的脑神经组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同时又是脑化学反映的过程。

我们认为,从脑电科学、脑化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这是对人的精神活动生理机制深层次认识,是脑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不过,把同一(统一)的精神活动过程肢解为电的和化学的两个不同过程,我们认为这是不科学、不妥当的。依照本人见解,应该把两者统一为一个过程,这就是:人脑在生物化学运动基础上的生物电磁运动过程。其本质是电磁运动,不过,它不是一般的电磁运动,而是生物电磁运动。这个电磁运动又是建立在人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物化学运动基础上的。正如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波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或不同的图像一样,外界事物刺激了人的感官(须知,外界事物是以波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这种激刺沿着神经通路传到人的大脑,于是引起脑神经组织相关部位在生物化学运动基础上的不同情况的电磁运动,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和观念。至于离开现实的刺激仍能进行各种不同的精神活动,如回忆和梦境,以及由某一现实刺激引起的种种联想等,这是因为人的脑子中储存了大量信息的缘故,其根源仍在于现实的刺激。

人脑与电脑其工作原理在本质上并无什么两样——都是电磁运动。不然的话,电脑就不可能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生物电磁运动,后者是机械电磁运动。一个是生物的,一个是机械的,于是便造成了两者的天壤之别——人脑有自觉性、能动性,即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能力,电脑则不具有自觉性、能动性。人脑的自觉性、能动性肯定有某种物质的原因,要揭破这个秘密固然很不容易,但是,我们确信物质的现象只能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脑科学的发展一定能把这个秘密揭示清楚。说人的精神活动过程是一系列神经反射活动过程与说它是生物电磁运动过程,这两者是互相统一的。神经反射是现象,电磁运动是本质。

关于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机制,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用实验的方法把人的思维‘归结’为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运动。”(《自然辩证法》,第207页)依照今天的观点,这个认识未免比较粗浅。可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就是很了不起的了,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见。

弄清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机制,这是一个对哲学、对脑科学和思维科学都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当然,要揭明这个问题主要是靠实验科学而不是哲学。如果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那么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无疑又是一个辉煌的成就。

标签:;  ;  ;  ;  

对意识本质的认识_思维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