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和7号头皮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时的临床观察及比较论文_陆澔敏

6号和7号头皮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时的临床观察及比较

陆澔敏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上海200072)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055-01

左氧氟沙星在静脉输液时,常会出现局部斑管刺激症状,如穿刺局部疼痛,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严重者可引发静脉炎,静脉炎躲发生率高达39%【2】。为寻求减少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来立信)时局部血管刺激反应的方法,2017年1月一2018年7月,笔者对来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滴注来立信注射的62例患者,分别采用6号和7号头皮针静脉滴注进行自身前后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选择2017年1月一2018年7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滴注来立信注射液62名入选条件:(1)患者自愿参加本实验;(2)排除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其中男18例占29%,女44例占7l%;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5.34±12.47)岁。2组患者文化程度和职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组输液速度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6,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材料。一次性输液器及6、7号头皮针均使用上海康得来集团生产。来立信注射液为浙江医药集团生产,批号国家准字H20033965, (2)实验方法。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测量改良前后患者疼痛、局部皮肤以及自我舒适感的情况。改良前(常规输液法):输液首日采用输液患者自带的7号头皮针选取患者左手靠小手指一侧静脉行静脉输液。改良后:次日,更换6号头皮针按同样的穿刺方法取患者右手与前日相对的对称的静脉进行输液。2次穿刺均由同一操作者完成。每次穿刺后均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因治疗不便或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自行填写的患者,由工作人员后给予填写,同时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观察记录。

1.3判定标准。穿刺及输液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文字描述式,6级疼痛法,O为没有疼痛,1为轻度疼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4为剧痛,5为无法忍受的疼痛【3】。患者根据自身的疼痛感觉,选择疼痛的程度,以及疼痛时部位、性质、伴随症状(周围皮肤的改变)。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 1 1.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据。

2结果

改良前后患者穿刺时自评情况,见表l。

表1显示, 改良前后穿刺时疼痛及疼痛强度经r检验和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2.改良前后患者输液过程中疼痛的自评情况,见表2。

表2显示,改良前后输液过程中疼痛及强度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前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疼痛的部位常见为穿刺点、腕部和上臂。其中在28例改良前疼痛中常见的部位为:穿刺点有7例;腕部有5例;上臂有16例。在6例改良后疼痛中常见的部位为:穿刺点有3例;上臂的有3例。

3讨论

1.表l、2显示,采用6号头皮针静脉滴注(改良后),患者穿刺时、输液过程中疼痛发生低于7号头皮针静脉滴注(改良前)(P<0.01)。根据液体的连续性原理:对于一根流水的管道而言,如果它本身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再加上管壁完整无缺的话,那么从一端流进多少水,一定会从另一端流出相同质量或体积的水。即对于任何横截面,它们的流量都相等。

Q=Ql=Q2=s×V=S×Vl_S×V2(Q为流量,单位:m3/s;s为横截面积,单位:m2;V为速度,) 【4】。相同的输液管,液体的Q保持不变,截面积小的6号头皮针针尖处的液体流速大,进入血管很快线性分散开;而7号头皮针针尖处液体的流速较6号头皮针小,药物在血管壁停留时间长,6号头皮针减少了药液对血管壁的化学性刺激,皮肤血管所受到的刺激减弱,传到疼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发出疼痛信号减少。表3显示,6号头皮针穿刺时皮肤发红也低于7号头皮针,由于化学刺激减少,对邻近微动脉减弱,因而微动脉受刺激后的舒张发红现象减少。

2.血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在血管内流动呈现2种方式:层流和湍流。液体的流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层流,即线流。此时,液体中各个质点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且与管道的长轴平行,越接近液体的轴心处流速越快,越接近管壁流速越慢,甚至与管壁密切接触的薄层液体可以不流动。

3.组织受到伤害后,会依次出现立即反应、次级反应和三级反应。立即反应是指当组织受到突然的伤害时,通过感觉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可即刻引起疼痛。如果感觉输入信息只是来自较大感觉输入纤维,那么大细胞只会短暂的兴奋。但如果这些信息来自于探查伤害存在的纤维,那么大细胞则有较长时的兴奋,并放大输出信号。6号头皮针感观印象较7号针细小,所以,使用6号头皮针的患者感觉输入信息有可能是来自较大感觉输入纤维,从而引起短暂的兴奋,输出信号也不会放大,自我疼痛感减轻。

参考文献

[1]龚蕾.静脉留置针在儿童红霉素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20):145-146.

[2]陈王丽,孙建梅.延长反复静脉滴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77-178.

[3]邱春艳.小儿头皮针穿刺在门诊输液室不同人群中的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6):106-107.[4]丁俊,丁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运用及护理[J].特别健康,2017(23):159.

论文作者:陆澔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6号和7号头皮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时的临床观察及比较论文_陆澔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