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结构复杂,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在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建筑项目风险进行评价,得出建筑项目发生各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及手段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及处理的风险控制手段,对工程项目能否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长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随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因素、比如人为因素等等。如果任何一个环节部分出现纰漏,就会导致出现施工风险。建筑工程项目越复杂、技术采用的越落后,越容易发生施工风险。在建筑工程风险性比较大的情况下,国内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刚刚成立或是成立不久,对于施工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因此就会导致大量施工风险的存在。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风险巨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后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必须重视对风险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這说明了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它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理论的迅猛发展。
3、风险的可变性
这是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建设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社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种类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的技术风险,其中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完善的设计方案是招标及合同签订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条件,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应该对设计方案进行最大程度的完善,以有效避免在未确定设计方案时招标,避免因为设计变更而造成的风险。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确定工程设计方案以后,应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施工方案是难以对工程变更进行保证的,所以确定施工方案以后,还要科学评估方案中的风险,针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做好做好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经济方面造成损失的风险,通常经济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经济风险也是可以预见的,对相关经济知识进行详细了解,并注意深入调研,利用合理的经济分析手段准确预测出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异,不仅要科学预测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同时还要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有效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而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
3、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管理文件,同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依据,项目管理者在起草合同时,应该对合同中每个条款进行深入分析,深刻了解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避免因为合同条款而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4、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治环境与自然环境两方面的风险,其中,政治环境风险是指因为工程所在地区政治时局发生变化,或者政策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受到的损失,这种风险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它不以承包商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环境风险是指地震、气候等恶劣自然环境而带来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这种风险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尽最大努力降低这种风险因素。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施工现场的自然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合同签订时应该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自然情况进行沟通与谈判,并在合同中适当增加这种风险的预备费用,以弥补可能会造成的损失。
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策略
1、注重提高专业素质
只有所有风险控制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才能上升。专业素质既包括专业职能素质,也包括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同样工程建设下的更小消耗,道德素养的提高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腐败等现象,这同样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水平。
2、建立针对性的风险数据库
每一个建筑企业的业务方向有所差别,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企业应注重建立自己的风险数据库,而不是只进行风险控制而不做风险管理后评价。专业的风险数据库可以使企业的风险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强建筑企业风险控制意识
一个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长远意识。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投入经费、复杂程度等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程度和建筑工程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大。到那时,风险控制好、工程质量高的建筑企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一个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这种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只有从现在开始,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意识,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才能在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因为风险控制的实现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除企业的管理者之外,所有企业的员工亦应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建筑工程的所有参与者一起建立起风险控制意识,建筑工程才能实现真正的风险控制。
4、健全风险控制组织,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只有风险控制意识是不行的,建筑企业还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组织和制度。控制组织建设应该具有系统性,既有总部机构,又有各部门分支机构。只有这样,风险控制的各部门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使建筑工程的各部门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同时使企业的风险控制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不单单是做好就可以的,还需要避免意外和问题的出现,施工风险是影响建筑工程的重要因素,要将一切施工风险防范于未然,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强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监管,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双管齐下,从而实现避免施工风险发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祁巧艳,刘亚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04):69-73.
论文作者:祝福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