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中水回收及利用论文_刘冬雪

浅谈建筑中水回收及利用论文_刘冬雪

身份证号码:37132319851127XXXX

摘要:城市建筑区域内部常用中水,依据中水来源和中水的存储位置,可以被分为建筑物中水以及建筑小区中水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中水在回用系统当中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要求虽然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实际的应用效果和回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却高度一致。与市政供水不同,建筑中水在城市当中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如何促使其实现水资源配置优化,是建筑设计领域主要应当考虑的设计问题。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收;利用

1建筑中水回收及利用的必要性

1.1水资源短缺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的也以迅猛之态,不断攀升。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现象也随之而来,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增长,甚至影响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水资源浪费

现在人们的节水意识还比较差,对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人们的一般活动中,浪费水的现象仍然不断出现。不管是在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方面,人们使用的都是干净的、可以喝的自来水,这就更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其实在一些生产领域、或者生活方面,并不需要使用这些优质、干净的自来水,他们可以使用水质较差的水,例如城市绿化方面,在给城市中树木、花草浇水时完全可以利用一些水质并不高的水。还有道路清洁方面,马路上喷洒的水也可以使用一些水质并不高的水。像这些领域还有很多,比如生活中的厕所用水,洗车用水等等。利用这些水,我们一方面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缓解人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

1.3水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将工业污水排放至河流中,造成了许多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不仅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影响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饱受水污染的危害。因此排除污染,回收利用水资源成为了我们现阶段发展的首要工作。

2建筑中水回收及利用的可行性

2.1建筑中水的含义

建筑中水属于再生水,一般是指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污水,工业中的各种废水,经过技术人员处理之后,水质能达到一定标准的,不可直接饮用的水。它可以应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水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污水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自来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2国家的支持

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通过国家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在中水的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随着科技的进步,绝大部分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除了国家技术的支持外,国家还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大力提倡污水的治理回收和利用。国家还兴建了许多污水处理厂来加强中水的回收和利用。中水的回收和利用前景不容忽视。

2.3经济效益

中水回收利用后,既可以满足城市绿化、道路清洁等要求,又可以降低工业成本,更可以减少对可饮用的自来水的浪费,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3中水利用中存在问题

3.1中水设备利用率有待提高

在国内,水的价格相对便宜,这样在中水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收益不能够弥补投入,另一方面,中水设备系统所涉及到的设备并没有真正的完全利用,还有待开发,由于城市在前期的规划中,对各种设定的管道都存在于目前的道路之下,要增加中水管道,则需要重新翻工才能够安装,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之前的规划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

3.2缺乏对应的政策法规

由于国内很多城市在中水系统方面的约束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这样没有基本的保证,对中水系统的投入带来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即使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也很难大范围的推广中水系统,我们要大力发展城市中水系统,则必须要得到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支持,有了政策,相关政府可以更多的支持企业在中水系统方面的投入,可以在相关政策、财政支持、降低税收等等方面进行支持,有利用调动水企业的积极性。

3.3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目前来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中水系统属于一个庞大的工程,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许多城市对中水系统的管理还不够全面化,匹配的制度不够健全,中水系统的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需要真正做到合理规划。此时需要有一个统筹的部门来进行此项庞大工程的开展,才能够有序的开展工作。

4中水回用对策建议

中水回用在城市中属于一项新的项目工程,需要进行普及和推广,我们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相关法规,形成符合我国发展的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和运营方式,这样可以使得中水系统工程更好的投入,并且产生社会效益,最终回馈社会。

4.1建立健全立法工作

建立和完善城市中水利用的相关政策,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后续地区规划中,必须增加中水系统的回收及利用,尤其在新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当预留中水管路,方便后续中水的接入和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提高中水利用率,针对不同的中水,根据相关不同标准,有效的控制处理成本。

再者要对中水系统工程提供保障工作,提供前期的投入需求,便于中水回收利用建设项目优质的完成工作,可以进行相关试点的开展和宣传推广。

最后对中水系统负责的水企业,进行相关方面的监督指导,要求企业积极改进中水回收利用的先进工艺和水平。

4.2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教学、社区等各类宣传,普及全民节水意识,提高中水使用的观念,建立相关示范点,科普教育。

4.3合力规划城市发展

城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划的范围内,对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回收系统等进行全面合理的策划,做好中水回收及利用的长期规划,保障中水系统的工作开展,有利用可持续发展。

4.4合理调整水价,优化资源。

对自来水和中水进行区别对待,调整合理的水价,运用低价格鼓励大家使用中水,并且对浪费用水进行高价收取。只有科学合理的使用中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保证环境不受污染,更加能够增加社会的效益,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项重要的举措。

4.5政府加大参与力度

小区中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公益事业,利用中水能够更好的节约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另外,在政策上应对中水回用的小区给予相应支持和倾斜。应建立起政府对开展中水回用的补贴机制。中水回用受阻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中水生产成本相对于自来水生产成本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甚至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中水生产成本甚至有可能比自来水生产成本还要高。因此政府的补贴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和带动小区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中水回用系统,往往需要依托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和中水资源利用来完成;对于中水就地水源就地使用的直接使用系统,需要开发商或建设方首先在观念上提升,当前环保及绿色建筑的要求,都需要中水系统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施工及使用,并且应把中水日回用量统计纳入绿建环保考核指标,通过合理设置城市建筑的中水系统,认真规划中水资源的主要来源,能够尽可能多地提高中水资源的应用范围,从而促进中水资源的回用价值提高,中水使用范围的扩大,让中水利用成为常态,消除社会公众对于中水回用产生过多的误解,灌输民众对节约用水与中水回用是绿色环保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措施。

参考文献:

[1]徐伟.某超高层建筑雨水回收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及研究[J].广州化工,2018,46(20):87~88+103.

[2]高将,张宝军,袁涛.绿色校园建筑中水和屋面雨水联合利用设计实例[J].科技通报,2018,34(04):190~194

论文作者:刘冬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中水回收及利用论文_刘冬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