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躁”是个精神障碍吗?_双相论文

“脾气暴躁”是个精神障碍吗?_双相论文

孩子“暴脾气”是精神障碍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障碍论文,脾气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成今年11岁了,一直以来都是聪明可爱、活泼开朗,见到人彬彬有礼,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近1个月来莫名出现心情烦躁,脾气大,冲动,常和同学闹矛盾,看别人不顺眼就动手,把同学往死里打,甚至还对妈妈拳脚相加。父母、老师对他的改变实在难以接受,对他的教育无从下手,迫不得已带他来心理科就诊,诊断“双相障碍”,给予情感稳定剂治疗后,又恢复成原先大家所熟悉的阳光男孩了。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佳说,近段时间门诊来了不少孩子,陪来的父母都是为了一个相似的问题,他们的孩子现在动辄发脾气,不服管教,与家人或同学老师起冲突,令家长老师头痛不已。

      正确对待孩子叛逆

      “青春叛逆期”是大家熟知的,但大多数家长并不能做到正确与孩子相处及应对。就像我自己,虽然做着心理卫生的工作,在和处于青春叛逆期儿子的相处中也不乏矛盾冲突,仔细回想很多是家长自己的原因。比如,自己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要窥探十五六岁的儿子的隐私,常常想要约束他,这不行、那不好,美其名曰怕他人生道路走歪了,却发现我们的关系反而疏远了,他在我这儿任性、叛逆,不爱说话,可别人对他的评价却是你的孩子好阳光啊,笑容真灿烂!我反思他为什么烦我?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我了解孩子多少?我的教育方式妥当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他所乐意接受的呢?然后我尝试改变,效果显著。如果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孩子,不是跟孩子斗气较劲,换几句暖暖的话,多几次轻轻的抚摸鼓励,可能孩子的表现就会不同。

      不能忽视孩子的“暴脾气”

      虽然大多数孩子可能都只是经历“叛逆期”,但不能忽视孩子的“暴脾气”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临床中我们发现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多动、抽动等行为障碍,而很少关注孩子有没有情绪问题。实际上,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并不低,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二位。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单亲家庭、破裂家庭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明显的影响。父母本身的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通过遗传、养育方式等与儿童行为的发展起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孩子抑郁了有哪些表现

      抑郁症患儿在每个发育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疼、腹痛、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甚至自杀等。

      患有抑郁障碍的孩子,他们在早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表现,有些可能到最后很严重了才就诊,但是翻回头我们去问家长的时候,他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有这样那样的表现了。比如有些以前学习挺好,挺认真的孩子,现在变得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有明显下降,有些孩子出现易激惹的情况,特别好冲突,好攻击。另外也可能表现为躯体上的变化,厌食或者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或者出现睡眠的问题,或者是经常这疼那疼,心慌胸闷等等。这些在给我们发出异常的信号,值得我们家长去关注的。

      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也是一种心境障碍,临床可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情感低落、情感高涨和/或易激惹。美国精神病学会就认为双相障碍主要存在于成年人之中,但是由于双相障碍在躁狂发作时其情绪可以仅仅表现为易激惹,而且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较单相抑郁更早,近年在儿童精神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这些儿童进入青少年期或成人期后,大部分发展为抑郁而非双相障碍。对此进一步研究发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怒、脾气爆发、易激惹的患儿,与典型的双相障碍患儿相比,在家族史、性别分布、结局以及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

      往往10岁前起病,多为6岁~18岁。其诊断要点是几乎每天,在脾气暴发之间的心境都是负性的(包括易激惹、生气或/和悲伤),在过去的几年内,患儿情绪异常高涨的时间不会持续超过1天,并且需要与一些生活中正性事件时的高涨心境区分开来。

      双相障碍容易漏诊和误诊

      双相障碍有非常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患者在首次出现症状后平均8年以上才能得到正确诊断,现症双相障碍患者中,有69%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等疾病。所以仍要以谨慎的态度看待儿童情绪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孩子的暴脾气可能是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现,需要家长老师正确认识及应对,但是也可能是心理精神疾病,要引起足够重视,寻求专业医学帮助。

标签:;  ;  

“脾气暴躁”是个精神障碍吗?_双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