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吴静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吴静

兰陵县建设安全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工程也在逐年增多,而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依赖于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类操作规范的完善。然而在具体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备浇筑难度大、温度控制复杂等特征,大部分施工人员难以把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因而导致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良莠不齐,进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总体结构强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环节,它与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夯实度、以及承载强度等方面都有相关性联系。为确保混凝土资源综合利用,就必须要明确材料施工应用的核心与技术要点,有序进行技术要点的把握与实施。

1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1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具备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较低的特征,因此在施工时,水泥水化热易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难以散发,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越积越高,致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量与水泥的种类及用量密切相关,同时,当混凝土存放时间越长时,水泥水化热也越大。

1.2外界温度变化

外界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浇筑温度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当气温骤然下降时,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也会骤然增大,直接导致了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削弱。探究其原因,外界温度变化导致了混凝土产生内外部温差,进而引发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可以得知,内外部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人员应妥善控制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并最大化缩减温度应力。

1.3施工技术的原因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否详实可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否过关等,都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倘若施工技术与当地地质条件不符合,没有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都会致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技术按照流程操作,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极易出现裂缝。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技术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良好混合是工程工作的基础,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技术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谨慎对待的。首先,在配置过程中要选择质量稳定,水化热低,凝结性能强,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特点的高性能水泥,例如中热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含有C3A的硅酸类材料。骨料优先选择使用级配高的中砂,一般中砂的细度模数在3以上为最佳,对于粗骨料的选择在结合现实施工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其粒径,选择缓凝型的高效添加剂,水的使用量最多不宜超过160mm,在配置比例的设计上应该优先考虑混凝土凝结后的强度和抗压性,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适量的掺杂一些粉煤灰,来对混凝土进行加固。

2.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实时进行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及记录,并以记录作为后续施工的理论依据。技术人员应结合温度的统计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适宜的养护措施,将其质量和强度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温度测量时,应妥善统计其各个分层温度的差值,并结合温度的性质以及数据的变化情况予以总结。此外,在温度的测量时可以采用电阻性温度计,该类温度计一方面可以使得技术人员高效定位测量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其温度控制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养护至少15d,并采用湿养的方式,以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在允许范围内。

2.3浇筑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得到全面的控制,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要确保它的储存与管理,使用专业的棚舍进行遮阳。并且防止在阳光下暴晒,同时还需要对石子进行冲洗,达到降温的效果。在原材料搅拌施工作业的时候一般使用自动化的全自动控制设备,因此在进行原材料添加的时候对于各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保证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搅拌的时间需要在两分钟以上。搅拌结束之后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其运输的质量非常的关键,其时间的控制要严格,不可以超过规定的时间,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凝结的问题。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向与顺序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应用。在进行浇筑之前,要在平行方向进行混凝土输送泵的安置,其数量也要合理的控制。另外,还要提前对施工承台中心的部位做出合理的施工。这一施工项目结束之后就可以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哪找顺序进行输送泵施工作业,浇筑的时候还要保证浇筑的顺序。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会出现流淌的情况,并且出现斜坡的情况。因此浇筑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斜面分层与分层的浇筑,逐层的浇筑施工,可以保证整个浇筑作业顺序的实施,同时保证浇筑裂缝问题的减少。其次,还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合理的处理,使用振捣施工,通过高频的振捣器做好振捣施工作业,对于振捣的时间与间距都需要合理的规范。

2.4抗裂性能提高的应用

要想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做到:第一,必须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进行试验,找出抗裂性能最强的配比,将其应用到现场的施工中,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最强配比进行配制,提高大集体混凝土的稳定性。第二,通过加入合理的配筋,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薄弱部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的抗裂性能。

2.5养护技术要点

第一,对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控制。如果施工在夏季为了防止施工中混凝土的表面长期的受到阳光的暴晒,可以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对表面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首先,混凝土的施工中如果需要蓄水就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分的保持,提高养护的质量。其次,对于不同部位的温度控制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二,混凝土内部冷却水循环温度系统的应用。在混凝土内部中冷却水循环降温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温度的降低。在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循环施工作业需要将冷却水放到水箱之中,之后使用潜水泵的压力作用,保证冷却水输送到混凝土内部之中,然后进行回流处理。在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其表面的温度差也要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规范作业使用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密切关系着建筑的整体施工水准。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等病害时,会严重干扰构件正常发挥功效。因此,施工单位务必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各道工序,有力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过严密的防护措施,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概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程顺键.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3-4.

[2]介晓锋.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19(28):54.

[3]王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8):171-172.

[4]张小强,徐文栋.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质控方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8):32.

论文作者:吴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吴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