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班线客运安全现状及对策-以定远县农村客运企业为例论文

农村班线客运安全现状及对策
——以定远县农村客运企业为例

□ 安徽滁州 齐 胜

农村班线客运不仅促进了城乡要素的流动,也进一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班线客运事故频出,2017年以来定远县发生了多起农村班线客运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保障农村班线客运安全,成了当前各地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农村班线客运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随机乘坐农公客运班车的方式,实地考察了定远至义和、炉桥、站岗三条县内客运班线的运营情况。同时查阅运输企业相关安全资料,对定远汽运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分别与定远县交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事故易发线路驾驶员进行了座谈、讨论。最终通过系统分析论证,从运输企业管理、驾驶员、道路环境以及其他参与者等四方面分析了定远分公司农村班线客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定远农村客运企业农村班线客运的基本情况

定远县农村客运班线企业隶属于安徽交运集团滁州汽运有限公司,下辖定远县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人口103万,为全市人口最多的县。境内G3高速和S101、S309、S311省道为主要的干线公路。X040、X043、X048、X046、X050为主要的县乡公路。该分公司拥有定远汽车站、定远东门客运站两个客运站。现有班线运营客车294台,营运线路68条,其中县内班线运营客车177台,营运线路34条,全县22个乡镇均有客运班车通行。目前定远农村班线客运存在通镇车辆较多,通村车辆较少,各类农用交通工具较多,随意停靠等现象,总体上来说通行环境复杂,安全性不高。县乡道路上大型货车、轿车、校车、客车、农用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等各类车辆通行繁忙,尤其是两轮、三轮电动车目前在定远农村是主要的通行工具,但是由于速度快、稳定性差,是事故高发群体。随着公路客运市场客流的逐步下滑,同时非法客运现象普遍,并且多数规模较小,县内客运班线的经营模式基本为租赁承包经营。

二、农村班线客运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运输企业管理方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涉及定远分公司对安全制度、驾驶员、车辆及线路的多方安全管理。其中安全制度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涉及农村班线客运的各项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定远分公司制度比较齐全,但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是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对驾驶员的管理是运输管理的重中之重,其具体的激励和惩罚措施,能够对驾驶行为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从对企业相关文件的查阅和管理人员的访谈情况看,定远分公司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通过动态监控平台监控到的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管控力度不强,处置力度不够。从运行路线上看,企业虽然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但评估内容不够全面,针对性不强,防范措施建立不够完善。原有的客运班线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如营运过程中存在拉客、超载的现象,特别是由于乡村客运线路长,中途没有设置停车站,于是就经常出现招手即停的局面,甚至伴随乱停乱放的现象,这对交通秩序、其他车辆及行人的通行造成不良的影响,交通安全无法保障。而车辆是农村客运班线的载体,从定远分公司县内客运班线车辆的数据可以看出,老旧程度较为严重,运营时间在6年以上的车辆占85%以上,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的完好率呈下降趋势。同时车辆的维护、安全例检无法得到保障,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2.为保障辩论稿质量,本文样本由作者自己撰写,而不是采样于辩论现场。虽然有助于发现模拟英国议会制辩论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原理,但经辩手深思熟虑后写出的辩论稿与从实战中录制的样本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2.驾驶员方面。驾驶员是农村班线客运的运输主体,是直接能动者。驾驶员的素质、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客运的安全。定远分公司2017年以来的8起亡人事故中,7起发生在县内农公客运班线上。事故原因基本上都有驾驶员思想麻痹,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驾驶车辆的因素。并且驾驶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自觉遵章守法意识差,受利益驱动,行车中争道抢道、超速、超员等交通违法情况时有发生。县内客运班线驾驶员基本为固定线路行驶,由于长期运行在固定线路上,对道路通行情况较为熟悉,易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驾驶操作上的陋习固化。

3.其他参与者方面。农村班线客运安全不只是运输管理企业一家的事,也需要其他参与主体的多方努力,其中乘客和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尤为重要。乘客的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农村班线客运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1.2.1检查方法 使用GE Discover GSI 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30mA,层厚5mm螺旋扫描,扫描时间5s左右,重建肺窗层厚为0.63mm、1.25mm。

三、农村班线客运安全提升对策

1.强化各项内部管控措施。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认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事前预防,重点在于教育,特别是企业要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防御性驾驶、应急处置常识、交通法规作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和警示教育,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式,努力提高授课质量,让从业人员听得进、听得懂,切实调高培训实效,增强安全意识。其次,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盲区和缺陷,建立、健全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排查制度,纠正驾驶员不安全驾驶陋习,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驾驶员进行针对性的警示教育和处理,对屡教不改的“问题人”,建立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强线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企业安管人员要定期对各条运行线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要全面、直观,实行“一线一表”,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要充分征询交管部门、线路驾驶员的意见,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再其次,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针对于车辆老旧程度较高的现状,要认真落实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并加强日常的车辆技术管理。严格按照《营运客车安全例检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每日安检,督促驾驶员做好日常“三检”工作,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企业在积极配合县政府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进程中,要强化县内班线客车的技术管理,防范车辆带“病”行驶。最后,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政治站位,加大对安全的投入,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实管理人员,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价,从制度、从源头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企业要研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提高对租赁承包车辆驾驶员的管控力,严把驾驶员的聘用关、考核关,强化运营过程的监管。

2.加大智能技术的投入和使用。运输企业应该加大智能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实现农村班线客运的安全保障。在整个汽车控制系统中,安全保障系统是核心,而智能技术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安全保障系统。由于运输企业管理人员较少等原因,驾驶人员监管困难,并且农村道路路况相对复杂,增加了农村班线客运的危险性。智能技术可以运用于农村班线客运汽车的制动系统、车速控制系统、显示系统和预警系统。通过安全气囊智能化,防撞系统智能化等技术,减轻碰撞带来的损失;通过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提高客车预警能力;也可以把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通过对驾驶员的脸部及行为识别,及时有效甄别其疲劳驾驶、酒驾、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其他危险动作。这些智能技术在农村班线客运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风险的智能识别、智能预警和智能评估,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监督驾驶人员的危险行为和辅助驾驶,提升农村班线客运的安全性。

第三亚段、第四亚段构成堡礁状礁灰岩体,由于局部小环境差异,矿区内由东向西依次出现礁前砂坝、前礁、礁核、后礁、礁后砂泥坪环境。礁核以藻灰岩为主,次为藻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类繁多复杂,以孔层藻、绵层藻类为主,多为块状(巨厚)层;前礁以藻灰岩、砂(藻)屑灰岩混合沉积,具板状、楔状等交错层理,反映水动力强;礁前砂坝为含砂屑灰岩为主,层理平直,层面较平整,局部靠近前礁附近有大量地震、海啸将未固结或未完全固结沉积物掀动、撕裂形成的滑塌(或震积)岩块;后礁以藻屑灰岩为主,次为藻灰岩、砂屑灰岩;礁后砂泥坪以泥(云)质砂屑灰岩为主,次为砂屑灰岩、藻屑灰岩,具癞痢状团块,反映水动力相对较弱。

3.增强其他参与者安全意识。明确乡镇政府对辖区内道路交通的安全监管责任,统筹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安全监管职能,统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发挥综治网格化管理的作用,综合治理安全隐患,防范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要针对农村点多面广、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等特点,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发挥乡镇政府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力军作用,用群众语言、典型案例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行车、乘车、走路等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农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统筹并落实监管责任,公安、交通、安监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重点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重点难点,加大对农村道路的监管力度。要坚持在农村道路上定点检查与流动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即实行点、线、面相结合,利用节假日、赶集日人多车多时突击查、事故多发地段重点查、偏远乡村定点查、农忙季节巡回查的办法,进行路面管控。通过严厉打击,严管重处,有效加强路面控制,将农村公路交通违法率、事故率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滁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标签:;  ;  ;  ;  ;  ;  ;  ;  ;  

农村班线客运安全现状及对策-以定远县农村客运企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