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论文_李海格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论文_李海格

【案例背景】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我们教师应该注意抛出合适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锻炼学生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字里行间表达着对五壮士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的赞颂之情,它是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代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与革命题材教学内容相差甚远,很多学生对此类文本缺乏兴趣,并且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关于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作品吧?谁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好看的抗战电视剧或者抗战电影呢?

生:我觉得《亮剑》很好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关键是李云龙太厉害了!

生:我认为《伪装者》不错,主人公作为一名特工,十分有头脑。

生:《举起手来》这个电影也很好看的,特别搞笑,而且表现了民族精神。

师:影视剧中出现了许多奋勇杀敌的英雄人物,他们都非常厉害。但是,影视作品难免有虚构或者夸大的现象,其实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也有许多战士牺牲,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这些伟大的英雄们。(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片断二: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搜集描述英雄形象的成语的任务,大家都完成任务了吗?谁愿意来说一说,看看谁找到的最多,谁在学习上最用心。

生:舍生取义 大义凛然

生:奋不顾身 无所畏惧

生:气壮山河 顶天立地 挺身而出

生:临危不乱 临危不惧 泰然自若

生:赴汤蹈火 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

生:慷慨就义 面不改色 昂首阔步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认真地完成任务,老师感到非常欣慰。让大家搜集这些成语不仅是为了丰富大家的知识储备,更是为了让大家熟练应用。接下来我们会讲到五壮士具体的的英雄行为,希望大家能用到这些成语去描述他们。

教学片断三:

师:壮士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并且痛击敌人,请大家读这句话:“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为什么战士宋学义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生:为了使出全身的力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是为了使出全身的力气,使出全身力气做什么呢?

生:扔手榴弹,痛击敌人。

师:对,敌人杀害了我们那么多的同胞,就是因为对敌人的愤怒,对敌人的仇恨,所以才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来消灭敌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做到明辨是非。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通过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知道五壮士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舍生取义。

师:相信大家读这段话时,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那么谁来说说自己读这段话的感受?

生:我读懂了壮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生:从“斩钉截铁”这个词中,我体会到了班长态度的坚定。

生:从“紧跟”这个词中,我看出了战士们的选择。

生:壮士们明知道前面是一条死路,仍然选择继续前行,他们舍生取义的行为令人敬佩。

生: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连队的顺利转移,壮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勇者。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怕牺牲的壮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同学们更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唯有如此,才不会辜负那些英雄的革命烈士。

【案例反思】

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会专心听讲,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革命题材文本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如果直接讲授,可能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分享抗战影视剧的课堂导入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虽然阅读了大量的文章,积累了不少的好词好句,可是他们在写作时,却仍然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习惯在作文中写一些大白话,致使作文缺乏文采,没有说服力,作文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材料的机会,尽可能地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引导他们用上自己所积累的词句,使发言变得更精彩,引导他们把写作当成发言,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此次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得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他们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作者:李海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论文_李海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