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专业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通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国亚

轨道交通专业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通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国亚

摘要:本文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与专业知识,梳理出专业课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点,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试图找到可实现可操作的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与专业课接口标准的编制原则,并形成课程结构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实际教学完善接口和课程结构。使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接口原则下,能把握每个知识和哪些专业课有联系,怎样联系,从而指导教学设计、把握重难点,使专业课在接口原则下,掌握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的储备,明确在何时何地需要帮助学生反哺公共基础知识至何程度。避免教师反复沟通工作的同时,还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有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与此同时,对教师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制定授课计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轨道交通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融通实践

引言

本文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定位进行探讨,使一些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对当前高职生高等数学学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需依据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划和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提出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对策。并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出一套有效的操作模式,让高数与专业有效衔接。在更新的高等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下,完善教育教学功能,落实培养数学学习模式。

1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

一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确实存在臃肿现象,与专业所需存在差距。既然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是高职高专工科各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为什么在教学计划中会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某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本身存在臃肿性和与专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专业基础课程课时的压缩,带来了课时减少与提高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以高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结果是:首先,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严谨性、全面性、理论性较强。但理论学习远大于专业应用,其中充斥了大量与专业学习无关或关联甚微的知识内容。其次,对于专业所必须强化、深入的知识块、知识点,往往由于学时数的限制一带而过,这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与高职教育对公共基础课程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课程的章节目录上看,当前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本科物理课程的区别并不大,教材也基本上可以通用。显然,这种强调系统性、全面性的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职教育,脱离了专业需求之本意,造成了当前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学了没多大用处”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学时数偏大,对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带来困难,这些是造成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不受欢迎,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我们如果能够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通融,我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就能够做到恰当的删减,比如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来说,我们只需要对电工知识进行泛泛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电类知识。而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司机专业,我们则偏向于讲授弱电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掌握通过电气控制来驾驶车辆的原理,相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的课程,课程结构在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更要强化对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等强电范畴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职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大纲的具体表现,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指挥棒”。它既要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另外,教材还往往指导考试方向,而考试方向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科学合理的教材,能改变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在现实的高职教学实践中,由于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志趣爱好等各种原因,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现行高职教材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不能切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能有效地适应高职教育需求。高职教材建设始终未能实质性地改革突破,没有显著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高职教材仍然沿袭传统高等教育教材的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公共基础教学的教材重构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跳出教材过多单独阐述理论的怪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追求课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课程的僵化。另外,课程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应尽可能为课程增加各式各样有用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教学资源。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人才,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内容,应以现行的、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和新理论等为重点。

3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

以供电专业为例,《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是供电专业的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奠基石。它们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概念、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而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作要求严格难学,于是厌学、畏难情绪很自然地产生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灵活运用等。如果能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融通起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理论基础在专业理论的应用,对学生来讲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教学是电工类专业技术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应结合专业特点教学重点积极开展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既要注重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也要注重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主动意识,不断满足他们自主实验的要求,不断强化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他们自行设计方案,自主研究探索,尊重客观事实,独立思考创新。在实验活动中,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感官观测,还需要充分调动其思维去想象、思考、推测结论,使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就能够使枯燥干涩的理论公式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结束语

对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通,在采用既懂专业又懂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为核心来重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这一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得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接口标准的一般性编制原则,进而提出课程结构一体化的基本框架与设计原则。这种方式避免以往由大量“双师型”教师个体发挥的难题,可以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建光,曾芳艳.高职教师数学教学与评价的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118-119.

[2]张和新.高职专业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3):15-18.

论文作者:张国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轨道交通专业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通的实践研究论文_张国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