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帽的选用和检测论文_张燕芳

浅谈安全帽的选用和检测论文_张燕芳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54

摘要:建筑行业是安全生产事故高发的行业,在所有的施工现场致命伤害中,作业人员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较差的个体防护意识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因安全帽佩戴不良行为酿成的事故占所有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的首位。由此可见,规范作业人员的佩戴行为已成为预防业内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安全帽;选用;检测

引言

安全帽和安全服是防御人体头部和身体不受外来物体击打和伤害的防护用品,是建筑施工、隧道涵洞施工、矿山开采、高空作业等必备的防护品。安全帽和安全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安全防护行业的重视。我国安全帽生产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的安全帽的设计和所用材料落后,安全性能较差,功能单一。我国真正对安全帽进行研究和创新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绯纶、环氧树酯玻璃钢、ABS塑料等材料的陆续使用,不断推进我国安全帽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安全帽产品的研究开发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人需要戴上安全帽,在临空作业时还需要穿上安全服,以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1安全帽的选用标准

1.1帽壳

帽壳是安全帽的主体部分,用于承受打击,使坠落物与人体隔开,有效缓解和吸收坠落物对头部的冲击力。有的安全帽表面光滑,有的安全帽顶上有一道隆起的顶筋,实际上都是为了减少坠落物冲击力而特制的。常见的安全帽材质有塑料、玻璃钢、橡胶、金属、植物编织等。

1.1.1基本技术要求

(1)冲击吸收性能

经高温(50℃)、低温(-10℃)、浸水、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2)耐穿刺性能

经高温(50℃)、低温(-10℃)、浸水、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穿刺测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3)侧向刚性

2010年之前,安全帽的侧向刚性是作为特殊技术性能考核的,适用于可能发生侧向挤压的场所,包括可能发生塌方、滑坡的场所;存在可预见的翻倒物体;可能发生速度较低的冲撞场所。之后考虑到国家标准是产品性能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为此,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安全帽的实际防护需求和安全标志的管理特点,将此纳入基本技术性能,自2010年1月1日起必须执行。按照标准方法测试,安全帽的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1.1.2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1)阻燃性

适用于可能短暂接触火焰、短时局部接触高温物体或暴露于高温的场所。按照标准方法测试,续燃时间不超过5s,帽壳不得烧穿。

(2)防静电性能

适用于对静电高度敏感、可能发生引爆燃的危险场所,包括油船船舱、含高浓度瓦斯煤矿、天然气田、烃类液体灌装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及可燃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在上述场所中安全帽可能同佩戴者以外的物品接触或摩擦,同时要求使用防静电安全帽时所穿戴的衣物应遵循防静电规程的要求。按照标准方法测试,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3)电绝缘性能

适用于可能400V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场所。按照标准方法测试,测试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4)耐低温性能

适用于头部需要保温且环境温度不低于-20℃的工作场所。

1.2下颏带

下颏带是系在下巴上、起固定作用的带子,由系带和锁紧卡组成。下颏带一方面可以辅助帽箍加强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使佩戴更加便利,即使安全帽意外脱落,作业人员可迅速将其戴好,确保了防护的及时性,避免因安全帽意外脱落造成的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研究及大量实例表明,在安全帽使用过程中,由于下颏带强度过大,在碰撞或坠落发生时很可能对作业人员颈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造成人员窒息,所以将下颏带强度控制在150~250N之间,既保证下颏带应有的强度,又可使下颏带在必要时发生断裂,保护人员颈部免受伤害。考虑到系带与人脸部直接接触,为减少摩擦和勒的感觉,规定系带应采用软质纺织物,宽度不小于10cm的带或直径不小于5mm的绳。

1.3帽舌和帽沿

帽舌是指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帽沿是指在帽壳上,除帽舌以外帽壳周围其他伸出的部分。安全帽的外型十分圆滑,当配戴者受到较小高处落物打击时,物体可顺利地沿帽壳的圆弧滑落起到预防物体打击脸部作用。国家安全帽标准规定,帽沿向外伸出≤70mm,帽舌伸出10~70mm。这些向外伸出部分可有效预防物体打击头部的突出部位耳、鼻和脸部。

1.4定滑轮

两层帽壳之间用五个定滑轮连接在一起,定滑轮为外径10mm、内径5mm的钢制滑轮,定滑轮外径与内径之间有钢制滑珠,定滑轮之间用链杆连接,外层帽壳内部、内层帽壳外侧与定滑轮接触处有突起的紧扣装置,通过用螺丝穿过定滑轮内径将其固定,先将定滑轮一端固定在内层帽壳上,再将其固定在外层帽壳内部。五个定滑轮中有一个设置在帽壳顶部位置,其余四个则等距分布在内层帽壳四分之一的位置,而滑轮两端的固定装置用螺丝固定在内外帽壳上,定滑轮方向都朝竖直方向。两层帽壳之间的滑轮可以将作用在穿戴者头上的物体迅速地转移,以将作用力尽可能快地从穿戴者头上卸载,以减少物体对穿戴者的持续伤害。

2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帽行为干预策略

2.1安全帽功能的选择

(1)在可能存在物体坠落、碎屑飞溅、磕碰撞击、穿刺、挤压摔倒及跌落等伤害头部的场所。应佩戴至少具有基本技术性能的安全帽,即普通安全帽。基本技术性能包括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和下颏带强度,比如建筑行业佩戴的安全帽。

(2)当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短暂接触火焰、短时局部接触高温物体或暴露于高温场所。应选用具有阻燃性能的安全帽(阻燃性能属于安全帽的特殊技术性能之一)。

(3)当作业环境中可能发生侧向挤压,包括可能发生塌方、滑坡的场所,存在可预见的翻倒物体,可能发生速度较低的冲撞的场所。应选用具有侧向刚性的安全帽,防止头部受到挤压伤害,如坑道、矿井作业佩戴的安全帽。

(4)当作业环境对静电高度敏感、可能发生引爆燃或需要本质安全时。应选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安全帽(同时所穿戴的衣物应遵循防静电规程的要求)。如石化、煤矿等行业佩戴的安全帽。

(5)当作业环境中需要保温且环境温度不低于 -20℃ 的低温作业场所。应选用具有防寒功能或与佩戴的其他防寒装配不发生冲突的安全帽。

2.2安全帽颜色的选择

(1)安全帽颜色应符合相关行业的管理要求。如管理人员选用白色,技术人员使用蓝色。

(2)从安全及生理、心理上对颜色的作用与联想等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如红色警示、白色清洁。

(3)当作业环境光线不足时,选用颜色明亮的安全帽。

(4)当作业环境能见度低时,选用与环境色差较大的安全帽或在安全帽上增加符合要求的反光条。

结束语

质量就是生命。安全帽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更关系到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安全帽的生产企业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尤其是安全帽的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安全帽的质量标准,精选材,精做工,勤检验,以自检、送检等方式,随时掌握质量动态,优化调整生产工艺,确保每一顶安全帽都能给使用者带来真正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杜长劼,张倩,孙磊,等.安全帽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和创新方向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3(19):370,253.

[2]臧兰兰,杨文芬,肖义庆,等.GB2811《安全帽》、GB/T2812《安全帽测试方法》新、旧标准的变化[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7(5):24-26.

[3]吕海燕.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理论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83-89.

[4]臧兰兰,肖义庆,杨文芬.国内外安全帽发展动态[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4(5):17-18.

论文作者:张燕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浅谈安全帽的选用和检测论文_张燕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