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的赏识教育论文_吴艳平

浅谈对小学生的赏识教育论文_吴艳平

禄丰县土官镇老鸦关小学 云南 楚雄 651209

摘 要:赏识通过对个体成功面的肯定,能给个体以自尊和自信,使个体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它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此,加强赏识教育十分必要。新课程改革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赏识 教育 学生 鼓励 赞赏 闪光点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的,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新课程改革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

一、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任何一个哪怕他是被认为最差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人们没有发现而已。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课堂上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赏识在小学教育中的途径

1.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赏识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选定明确的教材,似乎处处是教材、处处可赏识,每个孩子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和认识孩子。从细微入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才能、发掘孩子的潜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并充分利用孩子的闪光点,以激励孩子树立自信,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促进孩子的主动发展,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

2.全面认识学生,捕捉闪光点。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全面当中捕捉学生的一点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如兴趣、特长、思想状况,鼓励他们依据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多样性。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让他们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不断地运用心理暗示、行为鼓励等方式,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解放,积极探索,使之处于不甘平庸、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做到正确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捕捉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会赏识自我,增加信心。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学生学习赏识,就是教育引导他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在这个赏识的过程中重新塑造、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

4.耐心赏识,持之以恒。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楚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教师要有耐心、信心,持之以恒的关注学生的发展。

四、赏识教育要有艺术性

赏识教育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作为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哪怕一个小小的进步,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称赞。赏识教育的艺术性要体现在语言、行动上,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师生之间也许不适合用语言来交流,或者用语言达不到效果,这时就要求老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即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

五、课堂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加以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反而会影响周围的学生。同样赏识不能过度,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从而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其行为,以改变不良习惯。

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学鸿 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邹惠芬 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2013,(6)。

[3]卓慧珺 赏识教育的意义[J].甘肃教育,2014,(9)。

论文作者:吴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浅谈对小学生的赏识教育论文_吴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