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琼

李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诊断治疗中心 430030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灌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对照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和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的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是63.64%。结论:在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还能提高治疗膀胱癌残余癌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2]。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3]。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年龄50~70岁发病率最高,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4]。我院近两年来,通过对2016年06月至2017年12月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分别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探讨分析了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现将两组患者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资料都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获取。按照两组不同的灌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有11例患者在手术后留有残余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选取的条件:(1)年龄控制在20—72岁,平均年龄(53.16±4.32)岁;(2)患者的肿瘤直径控制在1—3厘米,平均直径(1.25±0.11)厘米。(2)患者一直在我院治疗,中途没有转院的情况,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治疗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3)患者没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主动配合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将120毫克的卡介苗药物溶于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按外科导尿手术的方法,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腔,并将稀释好的药液,经导尿管注入,卡介苗药物注入后,嘱咐患者不断变换体位,如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和俯卧位,各约30分钟,经2小时后自行排除药液。刚开始1周一次,一共灌注6次,然后每2周一次,一共灌注3次,以后一个月一次,一共灌注12次,其中只进行单疗程6次的患者有20例,持续每周灌注的患者有32例,治疗早期,有14例并加股内侧皮肤划痕[5]。两组患者在进行灌注前,都要对其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灌注半年后,再一次对其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看是否出现异常。并对102例患者在2年期间进行随访。

1.3比较指标

在患者出院2年后,由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并记录102例患者肿瘤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和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研究中,将所有收集数据输入Excel表,并进行多人核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运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比较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的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

经研究发现,在实验组11例留有残余癌的患者中,有7人通过卡介苗的治疗后痊愈,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为63.64%。

3.讨论

有研究表明,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调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就有6.61万人患有膀胱癌,其发病率高达61.1%,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排行榜上占第9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6]。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用于治疗膀胱原位癌和预防复发[7]。我院此次研究中,通过对102例膀胱术后患者分别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发现对照组执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的50例患者中,有12人在治疗后出现的肿瘤复发的现象,肿瘤复发率达24.00%,实验组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的52例患者中,有4人在治疗后出现的肿瘤复发的现象,肿瘤复发率达7.69%;在11例留有残余癌的患者中,有7人通过卡介苗的治疗后痊愈,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为63.64%。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的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卡介苗对治疗残余癌具有一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还能提高治疗膀胱癌残余癌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振东,李长岭,马建辉,寿建忠,田军,王栋,毕新刚,鲁力.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04):271-273.

[2]张思孝,李虹,程鸿鸣,张卫东,卢一平,陈宗福,杨宇如. 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J]. 中华外科杂志,1995(05):304-306.

[3]张尧,兰卫华,王洛夫,靳风烁. 卡介苗膀胱灌注维持与非维持疗法治疗浅表膀胱癌:关于预防复发和进展疗效比较Meta分析[J]. 循证医学,2008(05):284-288.

[4]冯自卫,王行环,刘久敏,罗耀雄,陈浩阳,杨沅情.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复发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01):48-49.

[5]张思孝,卢一平,杨宇如,张卫东,唐孝达,罗德康,许四虎,邓显昭. 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观察[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0(03):129-131.

[6]韩金兰. 膀胱肿瘤术后应用不同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51.[6]邵勇,祝青国.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 中国肿瘤,2007(09):748-750.

[7]张思孝,卢一平,李虹,许仕虎,张卫东,杨宇如. 噻替派或卡介苗等膀胱内灌注治疗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158例报告[J]. 癌症,1990(06):488-490.

论文作者:李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