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新趋势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即将走过20世纪的历程,跨进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在90年代后半期乃至以后较长的时间内将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是集团之间的对峙与较量,同时又是不断调整、不断渗透和不断合作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更是一个发展道路虽然曲折,蕴育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却能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因为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一、“洲域”和“跨洲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原有的或近年来新组建的一些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和新的组合,还出现了相互渗透和相互合并的新趋势,使得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开始向“洲域集团化”乃至“跨洲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此可谓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为突出的一个新情况和新趋势。

(一)“洲域集团化”趋势

目前,在同一地区的经济集团之间,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通过进行新的调整和组合,努力扩展成为以“洲”为单位的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将出现“洲域集团化”趋势。

首先,在欧洲,欧洲联盟在积极实施《马约》、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为建立货币联盟而奋斗的同时,开始由北向东,甚至计划向南积极扩展。至1995年1月1日,已有15个正式成员国;并在90年代初就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欧洲经济区”达成协议,形成了包括19个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及原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也都积极争取加入欧盟;欧委会还建立欧洲——地中海经济区。尽管实现全欧洲联合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但其趋势已不可逆转。原已逐步成形的欧洲经济圈的三个同心圆(欧共体为圆心,“欧洲经济区”为第二圆,东欧为第三圆)正出现溶合的趋势。

其次,在美洲,随着1993年由美加墨3国签定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实施,再联系上加勒比地区国家,整个北美地区的经贸集团化已成定局。在此基础上,美国加紧推行其全美洲经济联盟计划,使北美自由贸易区尚未运作就开始南扩。美国意图以自己为核心,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把经济集团化扩展至全美洲,组建起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的全美经济集团。在1994年底召开的由34个美洲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签署了“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一致同意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第三,在亚洲,尽管由于该地区历史和现实因素极其复杂,各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差异甚大,使其经济圈的形成,特别是组建一个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集团举步维艰,但经过许多国家近二三十年不懈地努力,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十多年来已成立了一些由各国官方、工商界和学术界参与的不同类型的层次和经济合作论坛、组织和机构,它们都在推动本地区的经济联合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已经或正在组建和扩大之中,如东盟已在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始吸收越南等印度支那国家,南亚和中亚、西亚地区一些国家也都在组建或计划建立经贸集团。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是:1994年底在印尼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茂物宣言》明确宣布,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届时该地区将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而1995年底在日本大阪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大阪宣言》指出:“大阪会议表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自由化进程开始进入行动阶段。”本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行动议程》,从而使《茂物宣言》提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变为具体行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道路虽然坎坷,但方向已明确,共识已形成。

第四,在非洲,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该地区许多国家经济至今仍相当落后与贫困,乃至在西方国家眼中,成了“受冷落的一角”,但非洲并未因此阻挡其推进经济集团化的步伐。在1991年6月,有32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其代表在阿布贾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规定到2025年,分6个阶段逐步建成非洲经济共同体,最终在非洲实现商品、资金和劳务的自由流动,并建立起统一中央银行,发行非洲统一货币。1994年6月召开的第30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又通过了决议,要求非统组织成员国建立各自的国家机制来推动落实阿布贾协议。1995年3月非统第17届外长特别会议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通过《开罗行动计划》,会议要求扩大非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有步骤地协调本大陆内各区域经济集团的联系,以渐进方式实现相互重叠的经济集团的合并,为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创造条件,从而标志非洲经济一体化从“目标走向行动”。同时,非洲地区一些次区域性集团也都在加快其建设进程。正像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在1995年6月第31届非统首脑会议提交的报告中指出,非洲处境严峻,其一体化进程在艰难中迈进,但其发展进步除依靠自己的努力外,别无选择。因为90年代非洲的希望在各国联手合作,共同发展。

(二)“跨洲域经济合作”趋势

在世界各区域性经济集团正以洲为单位组建或推进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同时,又出现了跨洲、跨洋实现经济联合的发展趋势。

首先,表现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方面。亚太经合组织目前有18个成员国,包括了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环太平洋国家,茂物会议的成功使敏感的经济专家大胆预测,美洲与亚洲两大经济圈有合并之走势。其次,欧委会在1994年通过有关决议,准备进一步推动与非洲部分国家、拉美共同市场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再次,美洲自由贸易区在刚刚处于创建过程,就计划与大西洋彼岸的欧洲经济区共建统一市场。1994年底,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国家的朝野又纷纷提出加强美欧经济合作的设想,设想之一是由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提出的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1995年4月,英国首相梅杰也提出美国与欧洲联盟探索成立“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议。另一设想是由英国国防大臣里夫金德提出的成立所谓“跨大西洋共同体”。构想建议欧美之间签署一项“新的、内容更广泛的条约”,其核心是扩大防务和政治合作,并增加“经济联盟”的内容。最后,1996年3月1~2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由25国领导人参加的亚欧首脑会议。本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确立了“亚欧之间的伙伴关系”,为未来亚欧国家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会议达成的一个共同目标是:维护和平与稳定,并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创造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为达到这一目标,亚洲与欧洲均优先考虑建立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新的现实关系,以全面促进亚欧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外报评论,奠定合作基础,确定未来目标,亚欧首脑会议在亚欧经济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印度洋经济区(包括东南亚部分国家、印度洋沿岸国家),东地中海经济区(近期包括埃及、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远期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一些新的跨洲自由贸易区也在酝酿之中。

二、多样性和开放性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或将要形成一些由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共同组建的“混合型”经济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如正在酝酿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大欧洲经济圈等。而亚太经合组织一旦实现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将形成一个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混合型”经济集团,其中既包括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工业国家,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种“混合型”经济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具有地区性,但其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且在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传统经济联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就是在地理上也未必都相近。这些新型经济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无疑将使原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目的、形式及功能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将呈现出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发展新趋势。

(一)多样性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随着集团范围的扩大,一些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联合和合作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日趋多样。从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来看,一般只限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主要侧重于成员国之间贸易自由化和统一对外贸易政策。而正在形成的洲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内部各成员国的经济联合和合作,显然正在突破狭义经济一体化的范畴,不只是着眼于建立紧密型的贸易集团,还包括实现和开展多种松散性的经济联合和合作。在联合和合作的内容上,除以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为基本目标和要求外,还开始注重在各成员国之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国际分工,广泛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经济交流和协作;在形式上,既有官方政府间合作,也有大量的民间企业合作,还出现了具有官方和民间混合色彩的合作协调;在格局上,同一洲域范围内形成了圈中有圈或圈圈环接,即各个联合紧密程度不同的经济集团可以相互容纳和并存。

(二)开放性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随着洲域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的成员国数量逐步增多,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目标以及经济联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从而使这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封闭性减弱,对集团外部更具有开放性。原有的一些较小的区域经济集团,作为一小部分国家抗衡其他大国或集团的一种竞争工具,一般其内部贸易自由化越是加强,其对外封闭性和排他性则越是明显。而从目前正在形成的洲域经济合作组织来看,都把坚持对外开放作为其组建集团的重要宗旨和原则之一。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茂物宣言》中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强烈反对成立一个同全球贸易自由化目标相偏离的内向型贸易集团”。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也在其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原则宣言中调强,在美洲建立全美自由区,决不是要建成一个封闭的贸易集团,而是要更积极地同世界其他地区加强经贸联系。连欧洲联盟也在实施向全欧洲扩展计划的同时,经常强调要更进一步加强同亚洲、美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尽管强调对外开放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至少可以肯定,这并非仅仅是这类经济合作组织为消除其他国家的顾虑而作出的一种姿态或口头承诺,而是反映了这类经济合作组织内部日趋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此外,在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加强的同时,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也正在得到加强和改善。从国际经贸活动以往的实践来看,往往当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不能有效运转或存在重大缺陷时,各国才转向地区经济集团来谋取利益,而后者的加强又会对前者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不是相互截然排斥,而是并行不悖。各国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联合的同时,并未因此轻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和作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协议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和开始运作,显示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正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之中。而这一进程也并未导致各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放慢。这两种体制在“双轨”上的并行,意味着它们在加强各国经贸联系和合作方面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甚至是相互补充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兼容混合性、合作多样性、对外开放性和“双轨”同步性,正在构成当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发展趋势的一些新特征。它们本身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由更多国家组建的“混合型”经济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中,经济联合和合作方面具有多样性;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扩大,势必使其更具有开放性,由此才能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并行发展。

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和长期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的发展,对今后世界经济生活产生深远而重大影响的同时,显示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长期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首先,当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发展趋势是在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出现的,而它的发展会反过来加速这种格局和关系的变化,并赋予其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集团的不断增多和扩大,使集团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运动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少数大国或单一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的支配力将会进一步削弱,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集团也可在世界事务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这无疑会加速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并且在这一格局中的各极将主要是以各个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为主体和代表;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过程中,许多国家正在改变其经济加入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式,即从个体参与走向集团参与,这样即使在短期内这种集团间经济关系还不会完全取代国家间经济关系,但其重要性则与日俱增,将会构成今后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或方面。

其次,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也会对今后全球贸易自由化产生不确定的影响。如前所述,尽管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正在同步发展和加强,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两者完全相容。由于集团化毕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因此集团内部贸易自由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不可能始终成正比例发展。既然这两者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及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区域集团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以及协调好各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本身改进和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集团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将自身运作纳入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充分发挥集团经济的优势和特长。唯有如此,才会使区域经济集团既能进一步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长期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许多人都在研究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生活国际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确实,一方面,由于集团化所固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在贸易发展上所产生的转移效应,对全球范围内经济生活国际化会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导致分工的深化和效率的提高,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则为加强全球经济联系和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条件。这两个方面影响孰大孰小,从短期来看难下定论,而从长远趋势来看,其积极意义显然将超过消极影响。目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的趋势似乎已向人们揭示出一种前景:当原有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集团达到极限时,为寻求更大的比较利益,也会向更大范围扩展或膨胀,不同的小型集团也会融合成更大集团,直到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止。这并非只是一种主观推测,因为经济生活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然最终要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需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尽管目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还只是初见端倪,受现实的国际政治关系、国家主权及利益,集团间竞争激化乃至物质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这一进程将十分艰难和曲折,甚至会出现反复,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但人类社会的“各国闭关自守——国家间产生经济联系——集团内经济联合加强和扩大——全球经济联合”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标签:;  ;  ;  ;  ;  ;  ;  

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趋势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