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华琴

(福州总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压疮、感染发生率及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包括坠床、滑倒、脱针、医患矛盾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总发生率分别为4.44%、2.22%和6.66%,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17.78%和35.56%(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减少并发症并避免不良事件出现,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循证护理;压疮;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16-02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危重症,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精神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使得神经内科住院率不断升高。神经内科患者易伴神经功能与意识障碍,易发生坠床、压疮、感染,对护理的要求更高。循证护理是基于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解决方法的一种护理模式,针对性更强[1],适用于神经内科患者。本研究以9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例,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37~72岁,平均(51.12±6.32)岁;患者类型:脑卒中31例、机械通气10例、古兰-巴雷综合征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9~74岁,平均(52.46±7.05)岁;患者类型:脑卒中28例、机械通气11例、古兰-巴雷综合征6例。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体征检测、环境护理、药物护理等,均按操作规范执行。定期翻身及擦洗,预防压疮。科学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确保足够热量与营养摄入。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加强心理护理。

1.2.2观察组 采取循证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理长作为小组组长,挑选合格人员入组,包括1名督导护士与数名普通护理人员。②循证护理培训:有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及实施方法。③寻找问题:组长组织讨论会会议,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护理工作的重难点,总结护理经验。④查找循证依据:利用书籍、网络、个案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指定可行的解决措施,确定循证护理方案。⑤实施循证护理:根据制定的循证护理方案予以相应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压疮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1.3.1压疮与感染发生率 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总发生率。

1.3.2不良事件发生率 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坠床、滑倒、脱针、医患矛盾,比较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5时采取连续校正卡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压疮与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多按护理流程进行,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分支,通过借助资料、文献查询,寻求解决方法的护理。实际实施过程中,强调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现状[2],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寻求解决措施,针对性强,可有效解决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压疮与感染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分别为4.44%、2.22%与6.66%,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17.78%级35.56%。压疮与感染均为神经内科常见并发症[3],神经内科患者多需要长时间卧床,经常性地翻身、活动,致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引起压疮。另外,患者往往需采取插管等有创操作,导致感染风险增大[4]。循证护理可根据神经内科患者上述常见的问题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定期清洗和擦拭受压部位、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避免压疮与感染并发症。肖敏[5]等的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神经内科还可能伴有意识及神经功能双重障碍,加之护理工作繁杂,常需吸氧、吸痰、鼻饲、导尿等,患者易出现摔倒、坠床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结合以往临床出现不良事件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针对性举措避免危险事件,为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提供依据,从而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其身体康复,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徐建鸣[6]指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护理方法及护理人员的不同,护理工作的不足也有所不同。临床实际中需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发现新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循证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减少并发症并避免不良事件出现,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婷婷.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5):638-640.

[2]佘秋群,龙虎成,田艳,等.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854-856.

[3]龙真真,李少芳.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13-14.

[4]韩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5]肖敏.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8):17-18.

[6]盛海峰,潘桂华,张庆成,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12,23(9):820-822.

[7]徐建鸣.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195-197.

论文作者:陈华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华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