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颜文贤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收集53例疑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 PTH 检查、B 超检查及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及病查检查结果、核医学诊断结果及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手术切除53例患者的病变甲状旁腺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49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37例腺瘤、10例单纯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此外,4例患者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结节,1例腺瘤样甲状腺肿;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正确诊断49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45%;B 超检查正确诊断37例、漏诊12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69.81%;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用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为精确定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灶提供依据。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核医学诊断;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指甲状旁腺素分泌代谢失衡导致以甲状旁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患者体内的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或代谢过少,机体的代偿能力受限,衍生一系列机体功能紊乱类症状[1]。在临床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常具有一个以上的甲状旁腺腺体异常,持续性甲状旁腺素合成分泌病变,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累及多个系统组织器官的功能。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以甲状旁腺腺瘤最为常见,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最严重为甲状旁腺癌。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需影像学检查、结合高血钙、低血磷、高甲状旁腺素,综合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核医学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53例疑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 PTH 检查、B 超检查及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36.9~63.7岁、平均年龄52.9±3.5岁;病程范围0.4~2.8年、平均病程1.5±0.8年。

检查方法

采用SonoScape SSI-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其探头频率在8~10MHz,患者采用仰卧位,将颈部暴露后进行纵切、横切以及斜切,对甲状旁腺部位进行确定,然后对甲状旁腺上下的动脉位置进行明确,明确病灶的大小边界、有无包膜和内部回声情况、观察是否有细小的钙化,有无衰减征象,对周围的血供情况进行检查;对甲状旁腺病灶处进行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配针孔及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平面显像矩阵256×256,ZOOM 3.20,扫描野均为颈胸部。

1.3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阴阳性判断标准

阳性判断标准:显像15min内,持续性出现放射性摄取增高或浓聚灶,表现为病灶放射性摄取减低或与周围组织相近,显像2h内,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增高或浓聚灶;阴性判断标准:显像15min及2h内,均未出现放射性摄取增高或浓聚灶;PTH参考标准值为12~88 ng/L,以PTH大于88ng/L,则判断为阳性[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显著差异的判定标准。

2结果

手术切除53例患者的病变甲状旁腺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49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37例腺瘤、10例单纯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此外,4例患者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结节,1例腺瘤样甲状腺肿;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正确诊断49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45%;B 超检查正确诊断37例、漏诊12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69.81%;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与B 超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对比

3讨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情隐匿,早期症状的特异性较差,临床诊断困难;在结合高血钙、低血磷、高甲状旁腺素诊断的基础上,仍需借助核医学诊断,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度[3]。本研究中,以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作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核医学诊断方法;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以放射性探针对特定组织进行特异性结合,通过体外显像设备探查不同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探针分布情况,反映不同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功能状态及代谢水平。通过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行临床诊断,可清晰显示病灶形态结构、大小及血管神经分布,为进一步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作为核医学最常用的显像设备,广泛适用于各类疾病,适应范围广及安全性高;可鉴别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盛矢薇[4]研究认为,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可同机融合,同时获取SPECT影像、CT影像及二者融合影像,进行图像校准,图像配准更精确,进一步准确定位病灶位置。有关报道,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具有融合图像的功能,可显著提高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性[5-6]。在本研究中,53例疑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中,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正确诊断49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45%,显著大于B 超的69.81%;进一步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用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为精确定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袁磊磊,徐海青,阚英等.核医学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2):1923-1927.

[2]刘秀霞,陈红,李飞等.99mTc-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药,2014,(10):1900-1902.

[3]苏磊,王雪晨,姚永忠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2):1290-1293.

[4]盛矢薇,朱瑞森,樊友本等.99m 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0):1423-1427,1435.

[5]李世杰,张大奇,边学海等.99m Tc-MIBI双时相显像及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位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2):345-346.

[6]张连娜,杨芳,冯瑾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64-67.

论文作者:颜文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核医学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分析论文_颜文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