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_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水平论文,自我论文,关系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4)01-0034-06

一、问题的提出

同一性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的概念,它遍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1]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46,1950)将同一性(identity)概念引入心理学,1963年首创自我同一性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2]虽然Erikson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强调不同的问题,但自我同一性概念起源于临床实践,从自我同一性功能的层面来界定自我同一性,并被广泛接受。Erikson(1958,1963,1968)在对自我同一性的讨论中,明确地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和动力的功能,它能提供过去、现在、将来的主观一致感和连续感,提供组织和整合不同行为的框架,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以及生活的方向、目的和意义。[3]Marcia(1966)扩展了Erikson以两极的术语(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化,认为自我同一性处于同一性成功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连续体的某处,是对个体所面对的心理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或定义标准,提出了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1)弥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并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没有经历过探索的阶段,或者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不能成功地解决。这样的个体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或打算。这是一种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2)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没有经历探索阶段(同一性危机)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了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3)延缓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4)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已经历了一段探索,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4]Waterman(1992)提出个人同一感构成了最佳的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认为个人同一感符合评价最佳心理功能的四个标准:(1)有助于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升,(2)有助于个体目标的实现,(3)有助于社会认可的获得,(4)有利于社会建设性目标的实现。[5]实际上,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他对心理健康功能理解和关注的自然结果,每一个阶段的成份和相应的品质都是在代表健康或最佳的心理功能的背景中讨论,同一性危机的解决反映了精神的和谐状态以及个人的幸福感。

Adams&Marshall(1996)总结了关注自我同一性功能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自我同一性的五个功能:[6](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Adams,Abraham&Markstrom(1987)发现意识形态领域成就型同一性的大学生少自我中心;Bennion(1978)、Owen(1988)发现高级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与积极的自我意象、自尊、自我接纳正相关。(2)自我同一性给个体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Adams,Shea&Fitch(1979)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比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有显著的价值观和目标承诺。Blustein&Palladino(1991)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表现为较强的自我导向和自我动机。(3)自我同一性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Abraham(1983)、Franlis(1981)、Bennion(1988)研究表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表现最少的外控,他们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表现最多的外控,由社会力量控制生活。Ciancy&Dollingr(1993)发现成就型的大学生具高自觉性,能组织、计划并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自我放纵,顺其自然,有较好的个人控制,没有物质滥用行为。(4)自我同一性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内在一致性。Carlson(1986)的研究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比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业适应。Cramer(1995)也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有适应性的防御机制。Fultou(1997)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具有高内在定向、低外部社会定向的特点。(5)自我同一性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Fracis(1981)的研究表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比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成绩,Wallale-Broscious et al.(1991),Vondracek et al.(1995)的研究发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活发展规划和抱负。

Marcia(1993)指出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奠基于临床分析,经过25年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概念更具临床的意义。[7]如果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不能整合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导致个人的无目标感和无意义感,可能处于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甚至表现出障碍性行为症状,有许多心理障碍伴随着同一性失调,如同一性障碍和边缘型人格。因此,同一性形成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Martin Oe Goede et al.(1999)对15-24岁的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同一性形成与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即同一性状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8]

当前,关注大学生发展已成为心理学界、教育界的共识,大学生发展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期,这一阶段是他们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最为关切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选择、自我发展等系列问题,愈来愈多地将自身作为认识对象。同时,他们面临着自我分化与整合的张力,面临着内在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平衡,思考着“我已是什么”、“我将成为什么”等重要的人生命题。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形成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产生经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保持人格的统一是大学生基本的生存条件并构成了他们健康发展的前提。这一切都表明自我同一性建立是大学生发展追求的核心任务(Chickering&Reisser,1993)。而蕴含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性追求这一核心主题,尚未引起国内心理学、教育学界的关注,还缺乏应有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因此,本文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来验证自我同一性的功能,试图说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意在引起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在选取的各学校(院)的本科生中,按年级随机选取一个班,最后获得有效被试共691人。其中,吉林大学数学学院111人(16.1%)、吉林大学文学院122人(17.5%)、吉林大学汽车学院114人(16.5%)、东北师范大学101人(14.6%)、长春中医学院135人(19.5%)、军需大学109人(15.8%)。有效被试中,城镇生源为392人(56.7%),农村生源为299人(43.3%);汉族为615人(89.0%),少数民族76人(11.0%);性别分布为:男生448人(64.8%),女生243人(35.2%);年级分布为:一年级200人(28.9%),二年级164人(23.7%),三年级157人(22.7%),四年级170人(24.6%);专业类别分布为:文科121人(17.5%),理科112人(16.2%),工科113人(16.4%),医科135人(19.5%),师范101人(14.6%),军事109人(15.8%);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3±1.59岁,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5岁。

(二)工具

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是由吉林大学郭金山在其博士论文中所引修订的加拿大Guelph大学Gerald R.Adams教授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LS-2),该量表采用6点量表计分,1代表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量表共计64道题目,包含8个内容领域,其中4个意识形态领域为政治观点、宗教信仰、职业和人生观;4个人际关系领域为友谊、交往、性别角色和娱乐活动。因此,该量表有4个分量表:成就型同一性状态量表(ACH)、延缓型同一性状态量表(MOR)、排他型同一性状态量表(FOR)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量表(DIF)。每一个分量表又有两个子量表,共同构成了8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成就型(IDACH)、延缓型(IDMOR)、排他型(IDFOR)和弥散型(IDDIF)同一性状态量表;人际关系领域上的成就型(INACH)、延缓型(INMOR)、排他型(INFOR)和弥散型(INDIF)同一性状态量表,每一子量表各8道题目。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各分量表、子量表的信度系数见表1。可见,量表的信度、效度可靠,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质量,适应于中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

表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各子量表、分量表的信度系数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Derogatis,L R.(1975)编制,修订中国版后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分9个维度: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每个维度称为一个因子,用以测量个体的心理症状,从而可以推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子分越低,则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按症状“没有”到症状“严重”5个等级对自己进行评定。

(三)程序

将量表装订成册,在被试所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按统一指导法进行。所有数据采用SPSSOIN10.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SCL-90结果的相关分析

691名大学生在两个量表上的总体测查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测查结果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诸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成就型同一性与心理健康9因子和总均分均呈极显著或较显著负相关;延缓型和弥散型同一性均与心理健康9因子和总均分呈极显著或较显著正相关;排他型同一性仅与因子1、因子5、因子7和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因子没有显著相关。

(二)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多变量变异分析法检验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诸层面上的“形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采用单变量变异数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Wilk's λ=0.921* *),此种差异系由自我同一性状态变量所造成。从单变量变异数检验结果来看,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事后比较显示在敌对(因子6)上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在总均分和其他8个因子上的差异均达到较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于总均分、因子2、因子3、因子5都是弥散型同一性的阳性症状均分高于延缓型同一性和成就型同一性;对于因子1、因子7的阳性症状均分均是弥散型同一性高于成就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高于成就型同一性;因子4的阳性症状均分是弥散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高于成就型同一性;因子4的阳性症状均分是弥散型同一性大于延缓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大于成就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大于成就型同一性;因子8、因子9的阳性症状均分都是弥散型同一性高于成就型同一性。

表4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诸层面之多变量变异数分析摘要表

表5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在心理健康水平之单变量变异数分析摘要表

注:D为弥散型同一性,F为排他型同一性,M为延缓型同一性,A为成就型同一性

表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力,以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通过以上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可以得知:以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预测心理健康水平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三个,即弥散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和成就型同一性。三个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296,其联合解释变异量0.088,亦即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8.8%的变异量。其中,弥散型同一性的预测力相对最佳,其余依次为延缓型同一性、成就型同一性。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心理健康水平=0.109×弥散型同一性+0.209×延缓型同一性-0.161×成就型同一性。

四、讨

综合以上实证材料,相关分析显示成就型同一性与SCL-909因子和总均分均呈极显著(P<0.001)或较显著(P<0.01)负相关,延缓型和弥散型同一性与SCL-909因子和总均分呈极显著或较显著正相关,排他型同一性仅与因子1、因子5、因子7和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6因子没有显著相关。因此,可以看出成就型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弥散型和延缓型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排他型与心理健康水平在某些方面呈正相关。此外,差异分析显示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成就型同一性的阳性症状得分最低,弥散型的阳性症状得分最高,排他型和延缓型介于二者之间,说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弥散型同一性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延缓型和排他型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而回归分析则显示弥散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成就型同一性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力。因此,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越是形成成熟、高级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自我同一性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进一步验证自我同一性形成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功能,正如Erikson所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心理活力的一种表现,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表现形式。可见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就是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认识到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延缓型和排他型同一性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它影响并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充分表明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启示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课题。

标签:;  ;  ;  ;  

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