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英语学报”(1989/2011)书面表达问题的历时分析与研究_高考论文

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历时分析与研究(1989-201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考英语论文,书面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书面表达题(即写作测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杨惠中指出:“作文对考生书面综合运用能力的测量最准确,效度最高。”[1]写作测试几乎成为国内外各类大规模英语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自然也不例外。自高考英语引入书面表达题以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在分值和字数要求方面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具体如下:赋分方面,1989-1993年,试卷总分100分,书面表达题15分(1992年25分),自1994年起,试卷总分提高到150分,书面表达题也由此提高到25分(部分试卷达30分);字数方面,1989年要求70~100词,1990-1992年要求80~120词,1993年至今均为100词左右。

书面表达题自引入高考英语试卷以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2][3][4]不过,已有文献表明,有关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研究中共时研究较多、历时研究较少;应试型研究较多,为命题和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的学术型研究较少。学者亓鲁霞研究了高考的反拨效应,并提出高考作为一种高风险考试会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5]因此,对高考本身进行研究不但能进一步完善考试,还能为高中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并促进以后的教学。本文以1989-2011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的32篇书面表达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历时分析与研究,以期了解二十多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质量,并对今后该题的命制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1.分析依据

2007年《高考新课程标准英语考试大纲》明确指出高考英语命题主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依据进行命题。鉴于本研究时间跨度较大(1989-2011年),而且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试行,这意味着在此之前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仍应是《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因此,本文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新课标》、《考试大纲》以及国内外有关写作测试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进行分析。

2.分析框架

本文根据英语写作题的命题原则,参考辜向东、高晓莹[6],辜向东、杨志强[7]关于写作试题的分析维度,结合《教学大纲》、《新课标》、《考试大纲》对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要求制定如下页表1所示分析框架。

3.分析对象和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1989-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2套书面表达题进行历时分析(注:同一年份不同全国卷中相同试题按一套试题计)。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由4位研究者对所有数据进行了一致性分析。在正式分析前,笔者就分析的标准和一些注意事项对几位研究者进行详细说明,然后由各位研究者根据分析框架独立进行分析,分析中有分歧的地方由4位研究者共同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本文的分析也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结果与讨论

1.试题内容

本研究中,试题内容主要从体裁、题材和情景提供形式三方面进行分析。

(1)体裁

传统意义上体裁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是采取说理与论证的方法阐明作者的观点;说明文是解释和说明事物或事件发生的过程;记叙文是记人叙事,以叙述为主的表达方式;描写文则是对观察到的人或事进行描写的文体。[8]丁往道提出纯粹的描写文很少,描写文通常和记叙文一起使用。[9]因此,本研究在分析体裁时把描写文归为记叙文进行分析。此外,《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填写简单个人履历表等”。[10]《新课标》在语言技能目标中提到“能用恰当的格式写便条和简单信函”和“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等”。[11]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四个方面,对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体裁进行分析(在对体裁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其内容实质,而非表面形式,如对回复书信或电子邮件进行归类时,并非只依据其形式将其归为应用文,而是根据其信件内容可能归为说明文,也可能归为记叙文)。

表2显示,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体裁较丰富,包括了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其中应用文所占比重最大(46.9%),其次是说明文(37.5%),记叙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小(15.6%)。应用文主要包括留言、通知、书信、简历、申请信、发言稿等形式,此类形式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场景下运用语言进行书面交流的能力。

本研究发现,二十多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没有考查过议论文。孙骊指出:“写议论文不仅要帮助读者认识事物,还要表达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让对方接受,与其他文体相比较,议论文更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12]陶百强也提出:“高中生处于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价值观开始形成,增加议论文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13]基于此,为了更全面真实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建议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增加对议论文的考查。

(2)题材

一个完整的写作任务,即写作试题的内容,应该包括功能(operations)、体裁(text types)、对象(addressees)、话题(topics),[14]其中话题是指写作题目的题材或选题。邹申、杨任明指出,“写作测试的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题应在学生所熟悉的范围内进行”,[15]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习生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等。

本研究发现,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题材丰富、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参观(旅行)、人物介绍、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等六个方面的话题。其中有关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话题比重最大,分别占了28.1%(参见下页表3),这两类话题属于普遍性话题,绝大多数考生对此比较熟悉,会避免话题利于部分考生而对部分考生不利的偏颇性。学校(学习)生活话题主要是关于学生在学校和学习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和参与的活动,如“介绍学校”(1999)、“如何学好中文”(2008年全国卷Ⅱ)、“学校举行演讲比赛”(2010年全国卷I)等。社会生活话题主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小学减负的问题”(2001年)、“公园是否该收门票”(2002年)、“招募志愿者”(2006年全国卷Ⅱ)等,此类话题对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情景提供形式

情景提供形式是指以语言、图画或图表等方式阐述写作任务、提供写作情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题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考试大纲》指出,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情景提供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图画型、图表型、提纲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表4显示,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情景提供形式多样,其中提纲型所占比重最大(59.4%)。“提纲型”是指写作信息和写作要求以提纲形式呈现,并为考生提供写作内容要点,使考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然而该形式也要防止提供过细的内容要点,过细的内容要点容易导致考生在考试中逐条翻译要点,如此将达不到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从而影响考试的效度。

我们还发现,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中,图表型所占比例最小且形式单一,均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内容要点。Hughes提出,考试中恰当利用图画和图表方式提供写作情景可以避免考生受其他能力的影响(如阅读能力),从而尽可能测试出考生的写作能力;考试中恰当运用图画和图表的方式还可避免文字叙述的繁杂,能够增添考试的趣味性,并激发考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16]基于此,建议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适当加大图表型的比重并丰富其呈现形式。

2.试题设计

本研究中,试题设计主要从交互性、真实性、开放性和提示信息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交互性

随着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兴起,写作的交互性功能也备受关注。试题设置的情景应考虑到交际互动性,即要明确交际的目的、对象和交际者的身份等,用于表示感谢或道歉,提出要求或建议,表达愿望或陈述观点等。[17]李筱菊指出:“写作试题的要求应该是互动性的行为,应该使考生带着明显的对象意识去写,明确知道是写给谁看。”[18]

表5表明,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对象,很好地体现了交互性原则。如2009年全国卷Ⅱ:“假定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Sarah打算暑期来北京旅游,来信询问改建后前门大街的情况。请你回封信,简单介绍以下内容。”从此篇作文提供的情景来看,交际的对象是Sarah,目的是向她介绍改建后前门大街的情况,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体现了“实际生活中交际行为的互动性”。[19]

(2)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某一语言测试任务与实际语言运用任务在特征方面的对应程度”,[20]是衡量语言测试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考试的真实性主要是指试题设计的情景对考生而言是否真实,即是否是他们现在或将来很有可能遇到的情景。[21]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真实的情景是指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乃至进入社会后较为熟悉或可能遇到的情景。

表6表明,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真实性均把握较好,几乎所有的题材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甚至是考生的亲身经历,因此写作过程中考生就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这无疑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如“到公园野炊”(1995年)、“给英国朋友Bob回信应邀介绍本校图书馆的情况”(2006年全国卷Ⅰ)、“学校举办英语演讲比赛,邀请外籍教师做评委”(2010年全国卷Ⅰ)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真实性进行分析时,本研究主要依据“设置的情景是否真实”,而对情景中假定的人物(如均假定为“李华”)没有列入考虑因素。不过情景中过多采用假定人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书面表达题的真实性(据统计32篇书面表达题中22篇采用了假定人物“李华”,占了68.8%),使考生在写作时不能把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如2006年全国卷(Ⅱ、Ⅲ)的书面表达题:“假定你是李华,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你居住的地方举办,现在正在招募志愿者,你希望成为其中一员。请按要求用英文给组委会写一封信。”笔者以为,如果该题去掉“假定你是李华”,将情景直接设置为“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你居住的地方举办,现在正在招募志愿者,你希望成为其中一员。请按要求用英文给组委会写一封信”则更为真实。这样的情景设置更容易使每位学生身临其境,并充分结合自己的优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3)开放性

“写作测试应给考生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大规模高风险写作测试需有适度的开放性。”[22]开放性的设置是为不同英语水平的考生提供一个发挥的空间,从而有效区分考生的写作能力。Weigle指出,写作试题应给予受试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不宜太大,否则将不利于评分。[23]不过,我们必须注意试题设计的具体化和限制考生的写作输出,否则考生的答题内容五花八门,难以用同一标准评分,很难保证测试的信度。[24]

表7显示,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中,62.5%的书面表达题开放性适度,既提供了恰当的交际情景和写作信息要点,又留有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既让低水平的考生有话可说,又让高水平的考生有展示语言功底的机会,达到了有效区分的目的。开放性适度的试题如1998年的写作试题:“5月3日,你参观了一个农场……”该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图画写一篇日记,同时还提供了内容要点:集合(出发)、到达、参观、野餐、娱乐、告别。考生可以根据提供的图画发挥想象,但又不至于随心所欲,该题可以说做到了集开放性和规定性于一体。不过,仍有37.5%的书面表达题开放性过小,容易使考生限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可发挥的空间很小。如2001年的书面表达题:“假设你是李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Dick听说中国的中小学正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信询问有关情况。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写一封回信,谈谈减负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此题的目的是让考生通过对比减负前后的周末活动,谈一谈减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然而,该题列出了减负前后白天、晚上的详细活动安排和就寝时间,既没有给考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不能使考生结合自身情况谈减负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这样的设计不但影响了考试的区分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题目的真实性。实际生活中,每位考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减负后所从事的活动也肯定有所不同,喜欢体育的学生可能会去打篮球、踢足球等,喜欢文体活动的学生可能去学唱歌、舞蹈等。笔者以为,如此题改为:“假设你是李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Dick听说中国的中小学正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信询问有关情况。请你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课外活动;就寝时间等)写一封回信,谈谈减负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这既给予了考生一定的限制,有利于评分,同时也给了考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减负对他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助于提高试题的真实性。

(4)提示信息

英语书面表达题的提示信息可以采用语言、图画或图表,其作用是进一步阐述写作任务,使之更为详尽、清晰,以帮助考生理解试题要求。[25]如果提示信息采用图画或图表,则图表或图画应清晰明了;[26]如果提示信息是语言,则文字应简洁而无多余;如果提示信息是目标语,要防止受试直接照搬原文;如果提示信息是母语,要防止受试直接翻译原文[27]。

表8显示,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中,书面表达题的提示信息适度的仅占43.7%,提示信息欠缺的占34.4%,提示信息冗余的占到21.9%。本研究中,提示信息的欠缺主要是未指明已写好的开头语或结束语是否计入总词数。“尽管写好的开头语或结束语不计入总词数可能是不言而喻,但做出明确的说明则更规范。”[28]信息的冗余主要表现为提示语过长,导致提示信息冗余。如1991年书面表达题介绍少年体育明星孙淑伟的情况。提示信息如下:

1.简况:孙淑伟(Sun Shuwei),男,14岁,广东(Guangdong)人

2.训练项目:跳水(diving)

3.取得成绩:第十一届亚运会冠军,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

(亚运会:the Asian Games冠军:champion游泳锦标赛:swimming championships)

4.其他情况:从小就喜欢游泳,8岁进广东省跳水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在跳水队里认真训练,13岁进入国家队;一年后(1990)夺得第十一届亚运会金牌;今年年初获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

以上提示信息总计161个汉字,而且部分信息重复,如直接翻译成英语,可达100字左右。因此,此题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而不是写作能力。笔者以为,如果将此题的提示信息变为如下要点,不但语言更为简洁,避免了考生直接翻译原文,还可提供考生适度发挥的空间。

1.简况:孙淑伟,男,14岁,广东人

2.训练项目:跳水(diving)

3.个人情况:8岁进广东省跳水队,13岁进入国家队

4.取得成绩:(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冠军,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

(亚运会:the Asian Games冠军:champion游泳锦标赛:swimming championships)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1989-2011年32套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历时分析,笔者发现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书面表达题具有如下特点:体裁较丰富;选材面较广;情景提供形式多样;试题设计的真实性和交互性把握较好;开放性基本适度。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体裁没有涉及议论文、提示信息不够适度等。据此,笔者尝试为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制以及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如下建议。

1.对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命题的建议

第一,书面表达题应增加对议论文的考查。二十多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一直未涉及议论文,这不但影响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全面科学的检测,还可能给英语教学传递错误的信息:高考不考议论文。通常情况下,考试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学中也容易被忽略,至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29]

第二,试题设计的真实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尽管32道书面表达题提供的情景都比较真实,但试题均采用假定人物容易使考生无法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场景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书面表达题的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书面表达题提供的信息要点过细,没有留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开放性过小不利于有效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影响了考试的区分度。

第四,提示信息应明确、适度。笔者以为,试题的指令要统一、规范、具体,如对已写好的开头或结尾是否计入总词数应统一规定,并在考试中明确提出;提示信息应适度,不能太细,避免考生直译原文。

2.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语言教学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30]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尝试从测试的角度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本次研究中的32道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题材广泛,涉及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等六个方面的话题,同时,高中英语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多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挖掘教学资源,拓展教学题材,丰富写作内容。

第二,阅读和写作是外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输入和输出途径,只有在足够输入的情况下,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基于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多输入一些真实性语言材料。

第三,书面表达是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它不但考查考生词汇、语法、语篇能力,还测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合适性等。笔者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记,为流畅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  

“全国高考英语学报”(1989/2011)书面表达问题的历时分析与研究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