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蒋阿明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2例,所有患者均予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粪便HP抗原、唾液HpIgG、粪便HP抗原与唾液抗HpIgG联合检测,同时以胃粘膜活检标本的检测结果作为标准,评价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度。结果 粪便HP抗原检测和唾液HpIgG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超过90%;粪便HP抗原检测的特异性90.98%,高于唾液HpIgG检测的85.25%;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敏感性提高达99.18%,但是特异性显著低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标本获取容易,操作简单,安全性及诊断准确率均高,可以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进行准确诊断,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慢性胃炎;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chronic gastritis treatmen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microorganism test in chronic gastritis treatment. Methods 122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gastric mucosal biopsy specimens, feces HP antigen, saliva HpIgG, feces HP antigen and saliva resistance to HpIgG. The test results of gastric mucosal biopsy specimens are used as a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microbial detection.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of feces HP antigen and saliva HpIgG were over 90 %. The specificity of stool HP antigen detection was 90.98 %, which was higher than 85.25 % of saliva HpIgG detection;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combination, the sensitivity was increased by 99.18 %, but the specifi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dividual tes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microorganism test technique is non-invasive, easy to obtain, easy to operate, high safe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chronic gastrit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Chronic gastritis; significance

幽门螺旋杆菌(Hp)生存于胃及十二指肠,可引起胃黏膜发生病变,慢性胃炎的主要治病因素为Hp感染。Hp感染途径非常多,隐蔽性高。胃镜检查作为一种入侵性操作,操作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易损伤受检者身体上,且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Hp。有研究显示[1],微生物检验是了解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情况最常用的检测方式。通过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2例,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胃粘膜活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2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55例,年龄9-72岁,平均年龄(44.7±6.2)岁。

1.2方法 122例患者均检测粪便HP抗原、唾液HpIgG、胃粘膜活检标本及粪便HP抗原与唾液抗HpIgG联合检测。取患者当天新鲜粪便进行粪便HP抗原检测;应用非刺激法收集2-3mL唾液进行唾液抗HpIgG-ll检测;在胃粘膜胃镜活检标本的检测包括常规病理的检验、快速尿素酶测定、组织学切片找Hp等。

1.3评价标准 将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结果作为依据,评价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度。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下表所示,粪便HP抗原检测和唾液HpIgG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超过90%;粪便HP抗原检测的特异性90.98%,高于唾液HpIgG检测的85.25%;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敏感性提高达99.18%,但是特异性显著低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微生物结构是的特点是:简单、微小,肉眼无法看到,需使用电子显微镜或者是光学显微镜下才能够看见。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就是应用电子显微镜或者是光学显微镜、超速离心、组织培养等技术来观察微生物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1982年,国外的学者Warren与Marshal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现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有一定数量的幽门螺旋杆菌,并且还得出结论:胃十二指肠疾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疾病因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现和使用而越来越提高重视。通常情况下,人体胃壁具有完整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这种机制无法阻挡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所以,感染HP造成的慢性胃炎发病率非常高[2]。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口口、粪口等途径均可使人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家族性传染的特点。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幽门螺旋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使胃黏膜受损,或致使胃生长抑素胃泌素失调等,导致胃酸分泌异常等情况出现发生的时候,有部分患者才会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因此改变传统的检测方法,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获得更准确有效度的检测结果,可以以此采用科学的预防对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特点为隐蔽性、感染途径具有广泛性,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传统的胃镜检测不能达到准确的诊断目的,还会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而应用微物检验技术较多的优势,例如非侵入性、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且能取得临床检验中较为理想可靠的幽门螺旋杆菌检验结果,特别是对儿童患者或者是感染和治疗程度的检验,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慢性胃病的存在,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本研究通过对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2例,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胃粘膜活检结果进行了比较,粪便HP抗原检测和唾液HpIgG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超过90%;粪便HP抗原检测的特异性90.98%,高于唾液HpIgG检测的85.25%;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敏感性提高达99.18%,但是特异性显著低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进行准确诊断。张明珠[3]通过观察7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微生物检测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微生物检验是了解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情况较为理想的检验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标本获取容易,操作简单,安全性及诊断准确率均高,可以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进行准确诊断,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倪彩萍.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J].大家健康,2017,11(29):138.

[2]刘建国.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7):1249.

[3]张明珠.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探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5):59-60.

论文作者:蒋阿明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蒋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