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与磁共振平扫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论文_王新江

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与磁共振平扫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论文_王新江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1662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磁共振关节造影(MRA)与常规磁共振平扫(MRI)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肩袖撕裂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常规MRI及MR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A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8%、88.5%,均显著高于MRI检查的70.8%、65.4%(P<0.05),两组特异度均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及MRA检查对于肩袖撕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A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更高,但属于有创检查,可先实施常规MRI平扫并配合MRA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肩袖撕裂;核磁共振;关节造影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A) and 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rotator cuff tears.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6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tear,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routine MRI and MRA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MRA were 95.8% and 88.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RI (P<0.05), and the specificity of both groups was 100%,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nventional MRI and MRA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for rotator cuff tear, the sensitivity of MRA scan and higher accuracy, but is an invasive examination,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MRI scan and MRA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Rotator cuff t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rthrography

肩袖间隙位于喙突外侧、冈上肌前缘与肩胛肌上缘之间,肱长头肌、肱二头肌以及肌腱走行于其深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临床显示骨关节结构以及关节病理变化的重要措施,该技术在肩关节检查中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磁共振平扫以及磁共振关节造影两种[1]。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MRI与MRA在肩关节肩袖撕裂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撕裂患者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8-69岁,平均为(46.9±5.2)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肩关节疼痛以及运动受限,均接受常规MRI平扫以及MRA检查。

1.2 方法

均GE公司提供的1.5T Signa HDe 型MRI扫描仪进行检查,线圈为肩关节8通道线圈。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取手外旋或者中立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MRI平扫选择横轴位、斜冠状位以及斜矢状位,序列分别为FRFSE 压脂PDWI、T1WI与T2WI、T2WI,参数分别为2000ms/30ms、460ms/11ms与3000ms/68ms、3000 ms/68ms。层间距均为0.4mm,层厚均为4mm,视野大小为16cm×16cm。

MRA检查方法:以100ml生理盐水+1ml钆喷酸葡胺混合均匀,取5ml上述溶液加入5ml利多卡因以及5ml优维显作为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以回形针定位,于肱-盂关节的上部间隙处选择穿刺点,常规消毒后进行关节腔穿刺,注入少量造影剂,并经透视确认造影剂进入关节腔内后,再注入12-15ml造影剂,对肩关节进行充分活动,然后分别行横轴、斜冠状以及斜矢状三个方位的压脂T1WI平扫,参数为460ms/11ms,层厚均为0.4mm,扫描视野大小均为16cm×16cm。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关节镜检查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5例(19.2%)患者的冈上肌腱完全撕裂,有19例(73.1%)患者为部分撕裂,2例(7.7%)患者冈上肌腱正常,但其关节盂唇明显损伤。

2.2 MRI扫查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常规MRI平扫,其中,5例患者的冈上肌腱外形呈现不规则表现,其SPAIR上表现为贯穿全层高信号,盂肱关节内以及肩峰下滑囊内均存在积液,其中,有2例患者肌肉肌腱部位的连接点存在回缩征象;在经关节镜检出的19例部分撕裂肌腱中,有12例经常规MRI平扫检出,有3例误诊成为肌腱退变,3例误诊成为正常肌腱,假阴性率为25.0%(6/26),无假阳性病例。特异性为100.0%(2/2),敏感性为70.8%(17/24),准确率为65.4%(17/26)。

2.3 MRA检查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MRA检查显示,5例(19.2%)患者的冈上肌腱完全撕裂,其表现除了常规MRI平扫表现以外,患者的T1WI脂肪抑制图像中还可观察到贯穿冈上肌腱全层明显充盈造影剂,且肩峰-三角肌下方的滑囊内亦充盈造影剂。经MRA检查显示,18根冈上肌腱为部分撕裂,而经常规MRI扫查所见的6例假阴性肌腱表现为裂隙内存在造影剂、表面毛糙,其中1例由于撕裂程度较为严重,且肩峰下滑囊中存在造影剂,误诊为完全撕裂,假阳性率为4.2%(1/26)。MRA检查的特异性为100.0%(2/2),敏感性为95.8%(23/24),准确性为88.5%(23/26)。MRI平扫与MRA检查的敏感性以及准确度差异显著(P<0.05),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肩袖撕裂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肱骨头上移以及喙锁关节侵蚀等,早期准确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预后[2]。MRI是目前临床常用软组织损伤无创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的肌腱损伤情况,对于肩袖撕裂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平扫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力,且对于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较好,用诊断肩袖损伤较X线检查以及CT检查更具优势[3]。本研究亦发现,常规MRI平扫对于肩袖撕裂中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达100.0%,对于冈上肌腱部分撕裂亦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肌腱内不撕裂以及内表面较小撕裂的准确率较低。MRA经人为扩大关节腔,充分扩张肩袖撕裂口,从而使造影剂能够进入到撕裂口内,更好地显示出病变情况,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较高[4]。本研究结果显示,MRA对于冈上肌腱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达100.0%,对于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达94.7%(18/19),但存在假阳性。MRA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需要进行肩关节穿刺,可能出现穿刺失败、造影剂外溢或者加重患者疼痛等不良反应。认为对于常规MRI检查显示冈上肌腱属于完全撕裂或者明显部分断裂者,可不实施MRA检查,以减少患者的不适。

总之,MRA用于肩袖撕裂检查,特别是对于部分冈上肌腱撕裂,相比于常规MRI平扫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以及准确性,但属于有创检查。可先行MRI平扫,对于完全撕裂者无需进行MRA检查而直接进行关节镜或者手术治疗,而对经MRI平扫未见明显病变但存在明显症状者,应及时实施MRA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晓,姜庆军,郁冰冰等.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间撕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502-504.

[2] 徐国生.MRI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8):1281-1284.

[3] 王玉林,郭行高,程流泉等.MRI引导下肩关节穿刺造影[J].中国骨伤,2009,22(9):665-667.

[4] 李晶晶,杨成刚,张郡等.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4):357-358,365.

论文作者:王新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  ;  ;  ;  ;  ;  ;  ;  

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与磁共振平扫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论文_王新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