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郭驰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胸心血管外科 4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4月到2018年4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按照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LVEDD(58.17±3.15)mm、LVEF(51.22±9.67)%、LVESD(44.65±5.01)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缺氧缺血引起,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循环功能障碍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和生命安全[1-2]。因而,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对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6年4月到2018年4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按照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52±10.33)岁;9例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10例下壁梗死,11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10例前壁梗死。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4.96±10.45)岁;12例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7例下壁梗死,13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8例前壁梗死。两组基本资料(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常规监测,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瑞替普酶(国药准字S20030095,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45021385,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服用,每次100mg,每天1次。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0mg,每天1次;阿司匹林用量与用法相同于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若发生紧急情况,可给予患者相应的吸氧、镇静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即LVEDD、LVEF和LVESD;同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心电图检查显示未出现损伤性或缺血性症状,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显效;心绞痛改善幅度>1级,发作次数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F、LVESD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对比(x±s)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2。

注:相比对照组,aP<0.05。

3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4],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虽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凝血效果,但单纯使用此类药物效果欠佳,难以防止血栓事件发生,对临床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5]。

本次研究得出结果:治疗后,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F、LVESD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优,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分析其原因:临床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静脉溶栓等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此药物属于酸性非甾体药物,可镇痛、清热、消炎,可以对血小板聚集和环氧合酶合成进行抑制,同时具有不可逆性,可以减少环氧合酶合成,促使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增强[6]。但长期临床应用发现[7],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仍有大约40%的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无法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口服给药吸收快、起效迅速,对于二磷酸腺苷(ADP)可进行选择性地抑制,从而使血小板受体与ADP的结合减少,对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的活化进行抑制,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相关研究表明[8],氯吡格雷首剂量=300mg时,可以促使血小板凝聚导致的血栓减少,下降幅度高至70%。氯吡格雷被氧化后可往氧基-氯吡格雷转变,出现水解反应后会使活性代谢物生成,通过结合血小板受体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因此,与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受时间、样本量等因素限制,关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和护理干预措施等情况,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映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7):102-103.

[2]董光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769-1770.

[3]周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药品评价,2017,14(17):27-30.

[4]李慧.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44-45.

[5]孙蕊.氯吡格雷联合水溶性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4):97-99.

[6]赖善福,易娇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02):6-7.

[7]郭菊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1448-1449.

[8]张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2):221-222.

论文作者:郭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郭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