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决算和部门签字的要点和建议_预算执行论文

浅谈决算和部门签字的要点和建议_预算执行论文

浅谈部门决算审签的重点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决算论文,浅谈论文,部门论文,重点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部门决算审签制度的特点

(一)部门决算的审签报告对外具有证明效力。审计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由审计机关签署的部门决算审签报告会对外具有证明的效力。

(二)对被审计单位具有约束力。决算的审签报告是各预算单位取得决算批复和下年预算的前提,审计监督是预算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对被审计单位具有约束力。

(三)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实行部门决算审签制度后,凡涉及财政性资金收支的单位为被审计对象,但是又不能把这些单位孤立地看成是对个别单位的单个审计,而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审计,应广泛收集信息,把违纪违规问题的根源与被审计对象在宏观调控中应负的职责联系起来,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以供决策层参考。

(四)审计责任加大,审计风险增加。部门决算审签是审计机关对某预算单位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而且审计意见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决算能否得到批复,下年的预算能否得到安排;并且要对决算的整体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完善审计人员的约束机制,提高审计质量。

二、部门决算审签的基本程序和工作重点

决算审签的基本程序是指审签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审签计划、实施、完成三个阶段:

(一)审签计划阶段。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首先应对被审签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比如被审签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等的执行情况,从财政部门了解财政预算情况等;其次是初步评价被审签单位的审签风险。因为被审签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情况直接关系到审签计划的编制,如果评估被审签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且存在较大风险,就需要确定详细的审签实施程序,并对重大风险点实施重点关注并制订详细的审签计划。

(二)审签实施阶段。实施审签工作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以形成审签结论,它是审签过程的中心环节。审签实施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审查预算收入内容的合法性;预算收入组织与上缴的及时性,预算收入入账的完整性;预算支出的合规性;预算支出的真实性;预算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具体内容:对被审签单位的投资项目、涉及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的预算内外收入、专项资金、重要奖惩资金、政府采购等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审签。具体包括:举借债务、签订经济合同、税费减免、基建资金拨款计划(预算)、对外投资、经济担保、政府采购计划、各项奖惩资金、部门财政预算草案和决算草案审签、公有资产增减变动,以及认为需要审计的经济事项等。特别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出具的审计报告和作出的审计决定,作为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

(三)审签完成阶段。完成阶段是实质性的审签工作的结束,其工作重点是:一要整理好执行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做好审签业务的评价;二要复核好工作底稿及审签事后事项;三要汇总审签差异,需要被审签单位配合的,一定要提请被审签单位作适当的调整;四要书写审签意见,编制报告。审签报告编制最重要的是做到证据充分,结论准确。决算审签的结果体现形式将是审计机关就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如就其决算报告是否能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收支情况,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还应提出建议,出具管理建议书。

三、做好部门决算审签工作的建议

(一)应将部门决算审签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充分结合起来。决算审签要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反映决算草案的编制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还要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审查和披露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提出影响决算报表真实、完整而尚未纠正的问题。因此,实行部门决算审签对于落实预算执行的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预算执行审计的有效措施。

(二)在部门决算审签基础上逐步开展绩效审计。当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有所保证的时候,社会将会更关注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财政资金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投入的资金是否产生了最大的效益,将会成为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立决算审签制度要求各预算单位年度财务报告都经过审计机关的审计,并签署意见后才能正式报告。这样将审计作为预算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没有经过审计机关的审计,其预算不能得到批复,并且要严格关注其下年预算。这就为国家规范预算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切实落实决算审签意见,维护决算审签工作的严肃性。决算审签是对部门当年决算草案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按照规定被审计部门要依照审计机关的决算审签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在本级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决算草案之前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在实施部门决算审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审计单位落实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决定,整改和纠正有关影响决算报表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避免造成预算执行审计决定和决算审签意见的矛盾。在客观条件上确保决算审签意见的落实。如果被审计单位从自身利益考虑,对审签意见采取变通或下不为例的办法,造成决算审签意见的执行落空,一定要严格处理。

(四)明确审签职责。一是审计内容要包括申报理由的真实性、申报条件的必要性、申报事项的合法性、申报预案的可行性;二是审计意见要载明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有明确的审计结论;要加强对重大经济事项的事中、事后审计,发现有关单位应报批的重大经济事项未按照有关规定报批,或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报送审计的,要按规定予以严格处理。

(五)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现要求。按照WTO规则,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从而促进依法理财,杜绝预算分配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加预算分配的透明度,真正实现预算的制度化、规范化,所以部门决算审签也要适应这一趋势。

标签:;  ;  ;  ;  ;  ;  ;  

浅谈决算和部门签字的要点和建议_预算执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