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会计的发展_会计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会计的发展_会计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会计学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学论文,中国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迄今为止,复式记账法已经经历了五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虽然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并非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复式记账法由资金运行的来龙和去脉即“借”和“贷”两个度构成。数学早已证明,任意两点构成一条直线,而一条直线在空间能形成任意个平面,却不能形成一个立体空间。换言之,复式记账法只能简单地反映和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横断面,而不能作为一个空间立体地、全方位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体、全部及其过程,这是复式记账会计学的致命缺陷。

美国会计学会1982年出版了《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作为该会计学会第18号专题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为著名会计学家伊尻雄士先生,他运用物理学原理,吸收微积分知识,在借、贷两个度的基础上再加入第三个度,使之有机结合,开发研制三式簿记系统,并在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不过,三式簿记也只是会计学的方法之一,而且目前仍没有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三式簿记理论也没有进一步得到发展。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是会计学没有与迅猛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众所周知,会计学与数学曾经是一门科学这一事实早已被中外会计学家所肯定。在科技史上,零世纪至17世纪期间,人类创造了今天小学课本中的初等数学,17世纪之后,数学开始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转变,18世纪初,微积分理论逐渐创立起来,从而把变量数学进一步推向现代数学进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会计学与数学出现较大分歧,二者开始向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数学以其骄傲的步伐快速向前发展,新成果不断产出,也不断地被其他科学吸收和运用,被全社会所分享。而会计学则基本没有走出复式记账理论的窠臼,更没有向统计学、物理学、采矿学等科学那样,兼容并蓄,及时吸收和运用新的数学知识装备自己。直到今天。我国的会计学所含数学知识仍然是

人类零世纪发明的加减乘除等简单的数学运算知识。会计学的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太少。目前,没有哪一门具有计算职能的科学技术能向会计学这样安于现状,不与数学发展“外交关系”。实质上,这是当代会计学落后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比三式簿记的科技含量高得多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却在会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工作方式的较大变化,并使会计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但是,电算化会计出现之后,会计工作方式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未有突破性变化。电算化会计并不是会计实践变化对会计方法技术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结果,也不是会计学自身内部客观发展变化的结果,而是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浪潮势不可挡地冲进了会计工作领域。企业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是被动的,电算化会计并没有使复式记账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得到实质性改进。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为当代会计学发展拓宽了新的空间领域。传统经济以人力、物力、财力为主要资源,其成本项目主要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金融资产的耗费如利息支出等。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智力为主要经济资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技术转让费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最主要内容。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因素,数码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仿真技术、生命科学、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等高新科技知识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竞争的关键。而面临知识经济革命的悄然兴起,我们会计工作者要发奋学习科学技术新知识,充分运用高新科技知识,转变思想观念,走科技振兴会计之路。

一方面,我们应把握现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把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从中国经济实践中发现和创造新的会计理论。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会计方法及其科学性,会计理论的产生也将导致现行企业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会计工作既不应该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又不可脱离和超越现实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合并会计报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工作中广泛被会计人员所熟知,而在我国,多数会计人员对其了解得不甚透彻,原因是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事项甚少。所以,会计工作者既应立足现实,爱岗敬业,干好手中的工作,又要倡导创新求真唯实精神,提高效率,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

另一方面,我们要调整和改变目前的会计研究方式。半个世纪前的各种科学技术,其发展均较缓慢,并且各门科学之间相互封闭,单一发展,会计学也如此,受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特征的影响,过去和现在的会计研究主要是对已经产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整理、鉴别及应用。实质是对会计知识实施规范化和系统化,属于会计理论知识的继承问题,而非知识创新。而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大多数科学技术开始呈指数增长的快速发展趋势,并且各门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开放式综合发展。所以,会计研究方式应变继承为吸收、创新为主。

过去,会计技术进步和会计工作的改进,往往依靠传统会计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会计理论经常是跟在会计实践后面,概括和总结人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常有这种情况出现,理论上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的东西,在会计方法实务上却做到了,而会计理论已经发现的东西,在会计技术方法上却很久不能实现。关键性的会计技术突破与会计理论没有直接联系。而现在,会计方法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越来越依靠会计理论,特别是会计准则出现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技术更是密不可分。而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会计方法技术的现代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越是最新的会计方法技术和会计领域,包含的会计科学理论知识就越密集。会计理论的发展已开始依赖最新会计技术装备的支持。会计理论的技术化和会计技术的科学化已经成为当代会计学发展的鲜明特征。所以,我们既要采取创新、突破方式研究、开发新的会计理论,或摒弃原有某些旧理论旧方法,又要采取吸收、融合方式,改造原有会计理论,综合吸收各种新科技知识,充实到会计理论方法中去,调整组合会计理论结构和方式,使会计研究充满生机活力,使中国会计学发生革命性飞跃。

标签:;  ;  ;  ;  ;  

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会计的发展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