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晓珍

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摘 要】目的 通过对孝感市第一医院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进行效果比较,达到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目的。方法 对80例孕足月临产初产妇,有分娩镇痛需要的,且有阴道分娩条件,分娩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阵痛方法,观察对产程的和疼痛程度影响,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方法在产程的各个时间各有优缺点。结论 在产程的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可明显的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阴道分娩;镇痛方法;临床效果

产痛是绝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产痛源于分娩时的子宫收缩、宫颈及会阴部扩张,加上产妇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及信心不足等,都会增加产妇对疼痛的敏感度。目前的分娩镇痛方法,一般可以分为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这里我们对有镇痛要求的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别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会阴局部阻滞麻醉,会阴浸润麻醉,和助产师的导乐陪产,比较产程中,的四种镇痛方法对产程的影响和疼痛的减轻程度,发现四种分娩镇痛方法在产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们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80例第一胎孕足月的头位临产的初产妇,患者为第一胎孕足月临产者,自愿要求镇痛,而无妊娠并发症及禁忌证,无头盆不称及胎窘,有阴道试产条件。宫口开大3.0cm的产妇,产时行会阴侧切,分成四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第一组硬膜外阻滞麻醉,第二组会阴阻滞麻醉,第三组会阴浸润麻醉,第四组导乐陪产。

1.2分娩镇痛的禁忌症

1.产妇拒绝;2.凝血功能障碍,接受抗凝治疗期间;3.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末控制;4.产妇难治性低血压及低血容量,显性或隐性大出血;5.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和产程进展缓慢;6.对所使用的药物过敏;7.已经过度镇静;8.伴严重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严重病变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严重主动脉狭窄和脉动脉高压、上呼吸道水肿等。

1.3分娩镇痛标准

1.对产妇及胎儿副作用小;2.药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于给药;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过程;5.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要求[1]。

1.4镇痛方法

第一组:硬膜外阻滞麻醉,2%利多卡因,罗派卡因,生理盐水,取侧卧位,脊柱向后屈,由棘突间隙靠近下棘突的边,穿刺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放入导管拔出穿刺针,根据产程进展情况推药,这些操作均要麻醉师的参入和指导,必要时可静滴0.5%的缩宫素。

第二组:会阴阻滞麻醉,1%-2%利多卡因20ml,于胎头着冠会阴切开前用手经阴道扪及坐骨棘,用9号长针穿刺,回抽无出血后注入药液。

第三组:会阴浸润麻醉,胎头着冠后会阴切开前,用0.5%-1%利多卡因沿会阴边缘作扇形浸润。

第四组:导乐陪产,由有经验的助产师或医师进行产程观察,不采用任何药物干预,非药物性镇痛,产前教育,心理劝导,让其肌肉放松,产程调节呼吸,有宫缩时顺时针按摩子宫或从子宫中线用手掌向两侧平推或用手指压迫骼前上嵴,髂嵴或耻骨联合或用双手握拳压迫腰部,骶部以减轻痛觉。

1.5疼痛分级

由产妇主诉疼痛的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分级法分级,0级:产妇无明显疼痛,Ⅰ级(轻度):为间歇性,产妇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Ⅱ级(中度):为持续性痛,产妇疼痛明显,有时不能忍受,表情略痛苦,Ⅲ级(重度):为持续性痛,产妇诉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明显的痛苦和呻吟。

2结果

2.1根据产程时间(指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长短和疼痛耐受的程度(主要指第一产程的疼痛和会阴侧切及缝合),见表1。

表1 各种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2.2分析各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

由以上可以看出第一组在整个产程中疼痛均较轻,基本上可耐受,必要时可静滴缩宫素,产程进展快。不足的是患者活动稍受限,产后出血率高,其技术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操作和技术风险,需要由掌握麻醉专业技能的麻醉师来操作配合。

第二组产前疼痛重,特别适用于第二产程胎头着冠时的身体痛,使会阴松驰,侧切和缝针时的疼痛基本上可耐受,操作简单,可缩短第二产程[2]。在基层医院常用此法临时镇痛。

第三组最能耐受会阴切开和缝合时的疼痛,但容易会阴水肿,有时切口易裂伤。

第四组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在产程中由有经验的助产师予以生理上的支持、帮助及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以顺利完成分娩过程。适合WTO提出的非药物性镇痛,使母亲更短更顺利的、更健康的完成分娩过程。

第二组和第三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的疼痛远远大于第一组和第四组。

3讨论

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是每一位产妇及胎儿的权力,疼痛研究是医学领域中古老而现代的课题,由于惧怕长时间的疼痛,多数医院选择了手术产,提高了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这就要我们医务人员掌握专业的镇痛技术,倡导人性化服务,多方面了解镇痛方法。并且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体力消耗,由此可降低因产程延长引起的宫缩乏力、胎窘、产后大出血,减少了手术产率,因此良好的分娩镇痛非常有意义。

通过以上我们对临产的产妇施行几种镇痛方法和效果的比较,其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产痛,对母婴无害,几种镇痛方法在产程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的镇痛效果,产程启动时可根据产妇的意愿选择不同的镇痛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分娩疼痛,促使分娩顺利完成,并且努力确保母婴安全,若第四组贯穿于其他3组中,均有更佳的效果,利于临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5

[2]苟文丽.吴连方.分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6-468

论文作者:陈晓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分娩镇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晓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