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论文

试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论文

试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

蔡 畅

(孙吴县第二中心幼儿园,黑龙江 孙吴 164200)

【摘 要】 挫折教育的存在意义必须明确。作为教师,要明确挫折教育本身的存在意义和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可否认挫折是人进步的良药。但是许多老师都会发现,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每一位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能力与态度上的蜕变,但是舍本逐末是最大的禁忌,作为教育者应当牢记施行挫折教育的真正目的,当学生出现了蜕变的苗头,就证明他们已经正视了挫折,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挫折,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就应该适可而止,不可以因为贪图教育成果,而拖延时间,长时间的高压状态,无论目的如何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这一点应该被每一位想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老师牢牢记住。

【关键词】 挫折教育;心理调节

一、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挫折教育即为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挫折,从而达到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生活应变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这一理念严格来说在教育史上早已经有其存在的印记,并也曾被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工作者当做自己教育的核心理念,但是其真正被人整理并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教育观念呈现于世,首推罗明先生所发表的《挫折教育研究》一文。而自提出以来,挫折教育这一理念也一直处于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结合挫折教育的理论,可以发现,如今的教育环境总体处于素质教育比重极大,心理引导比重极小。这样的失衡状态,源自于目前的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因素,这样的重视力度,对于已经工作的老师都已造成不小的压力,作为压力承担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应用挫折教育势在必行,挫折教育的观点在于通过挫折中的磨练,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并对于骄傲自满的学生打击其骄傲情绪,使其可以积极的反省自身,通过教育者实施可控的挫折使学生得到锻炼,防止学生在不可控的挫折之下受到重创,从而导致厌世等消极情绪的出现。这样的教育模式,正适用于解决如今教育大环境下的隐患与问题。在问题发生之前预防问题,远远比单纯的解决问题来的重要,未雨绸缪,挫折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关于实践应用挫折教育的思考

挫折教育的存在意义,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不一样。在挫折教育中,老师并非处于教导者的角色,而是引导者的角色,甚至于是挫折的主要来源,而为了实现其教育效果,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针对于挫折力度掌握的问题,一视同仁,分别调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针对于目前的教育情况,绝大部分的教育者,都是一位老师带领多位学生的一对多模式,而非教导单一学生的点对点模式,因此结合于心理学观念,挫折教育首先应当保证其最基本的公平性,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句话不仅可以用来形容顺境时的获利,也同样适用于逆境时接受磨难。当身边有人陪同一起经受挫折与考验时,比独自一人接受挫折与考验更容易坚持下来,并且相互交流也更易获得收获,起到更好的锻炼作用。将压力一视同仁的施加给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对比更好的看出来哪些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需要挫折教育进行磨砺。而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并不需要挫折教育磨砺的,可以发挥其正面榜样作用。挫折教育的磨练程度,即为团队中是否已经出现多个面对挫折可以保持积极心态迎难而上的成员。而对于这样心理素质好的成员,经历过一些考验不妨给予一定的奖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第一个可以面对挫折不放弃且获得奖励的人,无疑会给他的同伴们传递两种信息:第一、这样的挫折并不是挺不过去的。第二、经历挫折是为了收获更多。当这样的两个观点成功树立,挫折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可以说是成功了大半,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细节的磨练来弥补学生的心理短板,完善挫折教育的成果。

3.3.1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化肥,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达到2%以上。基肥应按照“熟、早、饱、全、深、匀”的要求,于 9 月中旬至10月底施入,越早越好。

结合于挫折教育实行的方法,有两点注意事项。

最后,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保证挫折教育的实行不会适得其反。心理引导最好的办法就是开门见山,在高压状态下指望学生们全都是正面积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但是,教育者应当考虑到一点,挫折教育并非是一种常规常态的教育手段,它的存在意义是通过一定量的挫折及压力锻炼受教育者的抗压能力和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长时间的持续高压是没有任何教育效果的,甚至只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危害。因此,挫折教育必定是短周期且不频繁使用的教育手段。作为教师完全可以在结束这一阶段教育以后,开门见山的跟学生们摊牌,开诚布公的谈话,在做心理引导的同时,也可化解矛盾。并且,可以在这场开诚布公的谈话中,总结学生在此次教育磨练中的不足表现,让学生们自行去反思,并举例总结告知学生,挫折教育不足所可能导致的严重结果以及挺过这样的负面情绪与挫折磨难后会收获些什么,这不仅仅是一场对学生表现的总结会,而且这样的疏导总结也同样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一颗种子,当学生真的面对生活与学习的压力与挫折而感到承受不住的时候,过去历练的成果,就会成为抑制负面情绪、并且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火种。

其次,如何监控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与上一点的解决方案是相辅相成的。想要解决第二点问题,首先就要在公平体制筛选出心理素质优秀的一批人,在完成这一工作后,由他们配合老师工作,监控团队中剩余成员的心理状态,在有人出现了承受不住、自暴自弃等消极负面情绪的时候及时反馈,并由这些老师的配合者及时予以疏导,再由老师及时调控难度,使得其可以逐步适应压力,并且在基本完成任务的时候逐步减轻压力,让学生们有着足够的调整休息与恢复的时间。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面对挫折与压力的抗压能力,而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四处碰壁,无论如何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老师通过反馈及时调整或结束当前阶段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其次,作为老师应当明白,挫折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激发学生自省自查的教育。它仅仅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并非万金油,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成果。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挫折教育未必对每个人都会有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当正视教育结果,当挫折教育的要点都已完整的做到以后,对于这种教育无效的学生,应当保持平常心,寻找其他的方法调节其心理状态,而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一定要每一个学生都有效果,这样只会过犹不及,严重者甚至会酿成悲剧。

首先,作为教师,要明确挫折教育本身的存在意义和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可否认,挫折是人进步的良药。但是许多老师都会发现,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每一位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能力与态度上的蜕变,但是舍本逐末是最大的禁忌,作为教育者应当牢记施行挫折教育的真正目的。当学生出现了蜕变的苗头,就证明他们已经正视了挫折,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挫折,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就应该适可而止,不可以因为贪图教育成果,而拖延时间,长时间的高压状态,无论目的如何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这一点应该被每一位想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老师牢牢记住。

我刚点燃那堆干柴,小屋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淋得透湿的姑娘闪了进来,怯怯地问我:“大哥,天太冷了,我可以在您这儿烤烤火吗?”我说:“当然可以,你过来吧。”姑娘说:“谢谢大哥!你这儿还有点可以吃的东西吗?我饿得慌。”我说:“有,在锅里盖着呢,但现在已经凉透了,我这就去给你热一下。”

根据监控发现疑点下发疑点信息后,各单位的信息反馈是确定是否存在问题的重要判断依据,也是及时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控疑点信息核查和反馈制度,监控部门要对监控疑点及时整理、及时下达、限时反馈、督促整改;预算单位应认真核查疑点信息反映的情况,真实、完整的反馈信息,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分析上报。监控部门对反馈信息仍存在质疑的,应采取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核查,确保准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三、结束语

老师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德,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并进行及时合理的教育和疏导,同样是老师们的职责。因此,了解类似于挫折教育这样的心理教学手段,是每一位老师都应当重视的重要的备课。

[参 考 文 献]

[1]涂黎晖.浅谈挫折教育的益处[J].读写算·教研版,2016,(09).

[2]杨 静.阳光总在风雨后[J].创新教育,2013,(02).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4-0171-02

【作者简介】 蔡 畅(1975-),女,黑龙江五常人,孙吴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编 辑/王洪举

标签:;  ;  ;  

试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