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论文_黄亮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论文_黄亮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51133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高度不断的增加,及我国对于施工噪音控制要求的不断严格,钻孔灌注桩已经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当中。但是钻孔灌注桩在工程当中属于隐蔽工程,对其质量上的控制比较困难,如果控制不当的话就会不同程度的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建筑工程;控制

1.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优势

简单来讲,钻孔灌注桩就是通过专业设备钻孔或者人工挖孔的方式进行施工的灌注桩,在实际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能够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地质类型,具有操作简单、震动小、承载力高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工程项目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与其他桩基相比,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不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音,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二,桩型相对灵活,与预制桩相比,桩身直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大;其三,适应能力强,在各种地基上都能够有效应用。因此,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2.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问题

2.1导管出现提漏的现象

在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管出现提漏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泥浆的粘稠度比较高,没有对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得在进行钻孔灌注桩导管深埋时出现卸管多提的现象,需要从混凝土上对导管进行提离,结果出现提漏拔脱[1]。还有就是导管出现堵塞,利用上下提振提取时,导管埋的深度不够,使得导管出现提漏。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在对混凝土高度测量时,校对不细致,使得导管的提升出现问题。

2.2不合理的混凝土配比

在建筑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问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钻孔灌注桩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混凝土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需要将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45%左右,按照0.4-0.5配置水灰比[2],并保证粗骨料的粒径小于4cm,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7cm,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得到提升。

2.3导管存在堵塞

出现导管堵塞的现象主要是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过长,上面的混凝土渐渐凝固,长时间的沉淀使得混凝土的残渣大量累积,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结果造成导管堵塞。出现这一问题时需要提高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混凝土浇筑的量不能过大,均匀的对导管进行灌注,不能在灌注时突然停止,使得混凝土导管中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导管的畅通。要将导管清理干净再进行导管灌注,对于堵塞的导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清理,保证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2.4初次灌注没有封底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桩底有一定量的沉渣,初次进行灌注时不能正常的进行泛浆,而且钻孔的孔底与导管距离比较远,较少的混凝土灌注不能将导管完全埋住,使得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效果受到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将钻孔清理干净,需要将泥浆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控制,将清理钻孔的时间延长,等到安装钢筋笼后再次进行检查,并做好清理工作,根据阁水阀的种类、大小等明确导管与孔底之间的距离。

3.钻孔灌注桩的控制要点以及质量问题

3.1控制成孔质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成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对其质量没有一个很好的控制,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桩孔偏斜、塌孔以及缩径等,还会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的桩身质量进行一定的影响以及对建筑工程的桩承载力造成下降。因此,对于控制成孔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采用隔孔施工的程序

在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成孔,在此基础之上在孔内进行成桩,成孔周围的混凝土渐渐移向工程桩身,这时候的混凝土对桩就产生了一种动压力。特别是在刚开始成桩以后,桩身的混凝土没有很强的强度,并且在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需要借助泥浆来将成孔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之上,因此,应该采用一种比较适宜的桩距来对塌孔以及缩径进行有效的防止是一项非常稳妥的措施。

2)保证桩身成孔的垂直精度

想要有效的保证桩身成孔的垂直精度能够与工程设计的要求相适应,就应该有效的对桩机的支撑面积进行扩大,以此使工程桩机能够稳固,主要措施有对钻杆以及钻架的垂直度进行校对。

3)桩顶标高、成孔深度以及桩位

当护筒在定位以后要立即对护筒的位置进行反复的核对,并且还要有效的将桩位的中心线与护筒的重心的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然后对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行有效的检查,以此来防止建筑工程在进行钻孔的过程汇总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自然地坪的标准高度会改变,为了能够有效的对钻孔深度进行控制,就应该在工程桩架到位以后对桩身的总长度以及桩顶标高进行反复的校核,然后予以及时记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在进行成孔以后能够借助钻机上钻杆所留下的长度对成孔所能够达到的深度进行有效的检验。虽然钻杆在成孔里的深度能够对成孔的深度进行反映,但是假如是首次进行清孔的时候在对钻具进行提取的时碰撞到了孔壁,或者控制泥浆不到位,就会造成塌孔以及沉渣过厚的情况,这就无形的给进行的第二次清孔带来非常的困难,甚至有些在进行第二次清孔的时候不能对那些沉渣进行及时的处理。

3.2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以及吊放

建筑工程中对于钢筋笼的制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所选用钢材的质量进行检验,当钢材达标以后根据施工的要求、设计与规范对钢筋的相关数据进行验收。在进行钢筋验收的过程中要尤其对钢筋笼的吊环长度能否达到相关指标以及要求进行注意,因为在吊放钢筋笼以后就会将其暂时的在钻架底梁上进行固定。因此,底料标高的不断变化能够对吊环的长度进行随时的影响,所以应该依照底料标高的改变来随时对吊环的长度进行更改,以此来保证钢筋的埋入标高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与要求。当进行吊放钢筋笼的时候,应该对钢筋笼的焊接质量进行仔细的验收,对于那些不符合规范以及要求的焊接与焊口进行及时的补焊。与此同时,还要对钢筋笼能否及时下放引起高度重视,在下放的过程不能对孔壁进行碰撞;当下放的过程遇到阻碍的时候,工作人员不能强行的对钢筋笼进行下放,如果这样做了会很大程度上造成钢筋笼出现变形的情况,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施工人员应该停止下放,找出相关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措施。

3.3导管进水的问题

为了有效的防止导管进水的问题,在进行施工前就要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首先就是对导管的密封程度进行检查,对导管的焊接进行检验;然后对初灌量进行核算,对导管的下水深度进行测量。导管一旦出现进水就应该及时检查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4控制成桩质量

为了能够很好的对成桩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主要的手段就是对进厂的材料质保书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些材料与质保书不相符合,那就应该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对于那些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该严禁使用。钻孔灌注混凝土主要是借助导管来完成的,在灌注的混凝土中还存在离析的情况,但是将混凝土实行优质的配合比,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程度。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应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此使混凝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复杂具有较强综合性工作。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好这一施工工艺,才能地基基础处理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郭晓燕.某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15(8).

[2]徐德辉.浅议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4(4).

论文作者:黄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论文_黄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