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出几个理论误区_科学发展观论文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出几个理论误区_科学发展观论文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出几个理论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正确认识论文,误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邓小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和当前国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但是,新旧发展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更替创新,极易产生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因此,纠正错误的发展观念,正确认识这些理论误区,对于当前如何理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科学发展观不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否定,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发展观为基础和前提,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承继与创新。其次,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不是走平均主义的老路,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个人主义。

人本主义就其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并没有撇开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相反,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人,把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而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

个人主义坚持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基础,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并把它作为个人行动的指南。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血肉相连,是资本主义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基础和体现,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以人为本与个人主义根本不同。首先,以人为本同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和在其之上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体现;其次,以人为本的“人”不是个体概念,而是整体概念、群体概念,意指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再次,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不仅包括人的物质利益,还包括人的道德品质、精神素养、生理和心理健康等。

标签:;  ;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出几个理论误区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