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书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书

身份证号:13050319740608XXXX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体量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于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工程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愈加受到重视,在新形势下,只有主动把握时代的脉搏,跟随社会发展的速度,才能让建筑工程企业更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也能够促进自身长期良好的发展,所以BIM技术在新时期下,已经得到各个单位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完善建筑工程势在必行,虽然BIM技术的发展预示着建筑工程行业进入了改革新时期,但依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应用价值,并且积极展望未来,拓宽视野,才能实现工程管理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BIM技术的意义

BIM技术即是建筑信息模型,其核心思维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将建筑信息在计算机上面展现出,便于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建筑工程,是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数据化工具。BIM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在实施方面,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前对工程整体的认知,加深对工程的把控程度,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基础,以便于对建筑工程的观察和评判,BIM技术还能够保障各个施工部门的沟通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通过对模型的直观反映,交流当中有迹可循,并且随时得到调整,并且BIM技术还可以帮助人们在施工之前,对建筑工程的内容进行检查,实现对工程方案的调整,以便于企业更加顺利的完成工程和减少成本,是一项实用技术。

2.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包含的内容广泛,施工工作较为繁杂,而且工程管理工作作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工作,也是施工中的重点之一,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之中,往往由于建筑的庞大复杂,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人们无法通过直观感受体验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施工的所有进程更加明显,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也会提供基础帮助。BIM技术利用计算机作为载体,通过一种类似软件的工作方式,对建筑进行信息化绘制,不仅图纸的形成更加迅速,而且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即可实现建筑的可视性,而且通过三维图纸,建筑不存在视觉死角。

2.2协调性

建筑工程当中,由于各项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和工作范畴不同,对于相连的两项工作的协调链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出现交接不流畅,就会导致工程遭到延误,而且技术不能沟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BIM技术能够在技术人员在进行交底时,各个部门通过对图纸的观察,分配各个工作所需要的人员和技术,而且传统的图纸由纸质工具进行记录,在传递过程会由于环境原因产生变化,而BIM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组合,在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之中,能够通过局域网络的建设,完成图纸的传输,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能够提前预知工程的进度,并作出规划,便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模拟性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很难在头脑直接形成思维而进行工作,而且也不能够直接通过对建筑进行改变而测试后果,所以BIM技术能够将所有建筑的信息通过模拟方式,呈现给工作人员一个更加立体的空间感,方便思维的运转以及工作的实际开展。BIM技术能够实现一些现实生活当中较为难以实现的工作,比如日照模拟、紧急疏散模拟、节能模拟等等,根据不同的模拟结果,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及时采取反应,一旦存在隐患,也可以在工作并未开始之前,就做出一定的调整。

2.4优化性

工程管理的工作事关重要,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就会在日后建筑竣工时,影响验收,或是由于粗略验收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所有信息更加完备的展现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之中,而且通过系统的操作,可以随时对建筑方案进行调整,其调整结果也能够及时反馈,便于建筑工作的不断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2D设计技术,BIM技术为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不仅避免了传统技术的弊端,也为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是工程管理历程的一个里程碑。传统的方式当中,工作人员作出的计划无法全面表达整个建筑的工程管理信息,而且由于载体的限制,所表示的信息也会较为混杂,容易产生误差,各个施工项目的模型之间无法共享,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可以应用于管理的准备工作、设计环节、BIM的建立和协调、BIM生成、BIM校对、交付、归档。

从整体来看,在利用BIM技术时,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统一协调建筑数据,通过BIM进行实时监管,对于工程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行微观调整,管理人员通过熟练掌握的BIM技术知识,对于所设计的方案进行调整后,能够通过计算机的迅速反应,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新的方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在BIM技术的应用之中,并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随时通过网络技术对设计内容进行传递和交流,各个部门的工作也能够协调进行,避免由于信息交汇的不及时导致工作出现误差。相比于传统技术,BIM技术的主要优势较为明显,在对工程管理工作作出优秀的前提保障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极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除却一些施工当中的监管外,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工作,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量的数据进行构建,能够将复杂的造价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化和精确化,各项数据之间的信息连续性和完整性都能够得以体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外界情况的变化所产生的差别,都能够通过BIM技术直观反映出造价的变动,企业能够通过对其进行应用,提高对于工程的管控,清晰掌握造价的信息,对成本进行节约的同时,也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4.推广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4.1国家应尽快颁布BIM标准及规范并强制推行

目前,中国许多软件公司都在开发BIM软件,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公司的统可能不兼容,导致资源浪费和行业混乱.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指南来规范不同的BIM软件,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联.无论什么企业的BIM软件可以在BIM平台上相互匹配,都不需要另起炉灶.由于BIM不是一种软件或一种软件产品,不同的企业可以参照不同的BIM标准,对某一领域或专业制定更详细的标准指南差异化的企业BIM软件以国家标准进行改进,更多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服务.

4.2完善BIM信息平台

该平台用于将不同学科的BIM模型有机地集成为一个整体.在BIM的项目管理的基础上,BIM技术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综合应用,而不是某个阶段或环节的局部应用,属于BIM的高级集成.BIM信息平台的核心是数据信息的优势,能够在不同阶段共享信息,不断整合最终信息.建立面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信息数据平台从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发挥其价值.同时,构建了以BIM技术为核心综合交货联合管理框架,开创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的新时代。

4.3调整高校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BIM发展环境

BIM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并影响着对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培养了大量工程建设领域BIM应用型人才,很多国家的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BIM相关专业课程,从而进一步促进BIM各种功能的快速发展.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建筑与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可以借鉴.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申请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BIM专业或BIM课程体系,以加快BIM和BIM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为了多元化利益关系的澄清来规范BIM技术的发展,同时,对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行合理的调动,从而加快BIM知识产权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合同条款更加的完善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农,刘玄烨.BIM技术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应用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3(5).

[2]孔嵩.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现代建筑电气,2013(9).

[3]叶术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

论文作者:王文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文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