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

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

王鲁南[1]2004年在《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从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发明至今的100多年中,新型的显示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其中,液晶显示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件已经逐步形成显示器件中的主流产品。本文根据项目投资决策的原理,通过走访液晶显示器件产业中部分的生产厂家,参与技术研讨会,收集和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对全球液晶显示技术的水平、产业链的构成、产业的分布、液晶显示器件的应用市场、资源和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全球液晶显示器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我国液晶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对拟定投资液晶显示面板用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的建设项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投资的机会进行经济评价、论证,给出分析评价结果和建议,供项目投资决策者参考。

杜江[2]2008年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的开发及管理一直采用由政府投资和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的供给需求。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然而,特许经营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融资模式,涉及政治、社会、法律、财务等多方面因素,要提高社会资本的投资效益,投资者对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资机会分析与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论文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投资决策理论,结合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特点,构建了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框架体系,从环境、经济性和风险等叁个方面进行投资机会分析,形成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以初步判定项目的投资机会。其次,论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和可能性理论,提出了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投资机会评价方法,分别针对单项目的投资机会和多项目的投资机会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以最终判定并选择投资机会。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内建筑企业面临更多投资机会。本论文的研究为我国建筑企业充分准备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也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彭曙光[3]2003年在《株冶集团铟靶材投资战略设计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认为,投资机会分析既是一个严谨的技术性分析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的投资战略设计过程;基于战略设计思想的投资机会分析,或者说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投资战略设计,才能真正对企业具有决策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 本文按照战略设计的思想,对株冶集团铟靶材产品投资机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出较为系统的投资战略,再对其进行了财务分析和综合评价。在对具体案例的解析过程中,阐述了本人对产品投资战略设计及其评价的理解。 本文第二至第五章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产品投资战略的设计过程。其中第二章对投资机会与企业战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第叁章对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投资战略的关键环境因素及其战略对策进行了讨论;第四章对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与竞争分析,并详细讨论了以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和服务战略为核心内容的营销战略设计。第五章讨论了投资战略的主要战略构成要素,较为系统地设计了株冶集团铟靶材项目的投资战略。 本文第五和第六章是对投资战略的评价。其中第五章对所设计的投资战略进行了财务分析,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第六章从投资战略对公司总体战略的价值、投资战略的竞争力和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预测几方面,对产品投资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洪炯星[4]2009年在《中国TFT液晶产业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大陆的TFT液晶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该产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世界液晶产业集中于东亚,形成日韩台叁强,中国大陆奋力追赶的格局。尤其是最近行业投资明显升温,国内投资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TFT液晶行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和状况,并通过分析日韩台的目前的发展战略,来总结该产业的发展的一些成功因素,并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并得出该产业在中国大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具有投资的价值和良好前景。之后通过分析我国在该产业上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家的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目前发展中的问题,如投资增长很快但重复分散建设过多,投资主要集中中下游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韩台成功的产业集群战略的关键点并借鉴台湾韩国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结合大陆自身状况通过SWOT分析,指出我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要集中资源,目前重点应该发展十分空缺上游原材料行业,并给出一些发展思路的相关建议。本文最后进一步对进军上游原材料行业进行梳理,分析得出2个行业进入的可行性较高,并进一步分析LED背光及光学膜片行业的这2个行业的发展关键点和发展前景。

刘晓艳[5]2011年在《京东方海外并购的绩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然而海外并购后的绩效到底如何,有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京东方科技集团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京东方一系列海外并购进行了分析。本文对京东方发展情况和海外并购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京东方海外并购的绩效。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京东方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采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了京东方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结果显示,京东方通过海外并购获得了核心技术,提高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事件研究法的结果也表明,京东方重要的几次海外并购在短期内为公司创造了价值,累计超额收益率CAR显着大于0。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过分析并购前后几年的财务指标,我们可以看出海外收购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价值,公司的经营绩效不升反降。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本文希望能够为国内其他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提供借鉴意义。

汤白露[6]2006年在《京东方VS上广电:解构与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在2004年预留的1000亩用地至今仍是一片“处女地”。    王东升深知,总投资近100亿美元的京东方显示科技园并不是“皇帝的女儿”。    该园区于2004年动土奠基,总规划面积2000亩;由于上游原材

张振祥[7]2010年在《A公司在TFT-LCD面板产业气体应用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A气体公司从成立起20多年间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增长率,在全国各地经济发达地区都有大规模投资,拥有50多家合资、或独资企业;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多。它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中国大陆经济的长期稳健增长,特别是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和煤炭化工等行业的大规模投资和迅速发展;而现在新兴的TFT-LCD面板行业气体应用市场又将助力A气体公司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未来的10多年将是中国大陆TFT-LCD面板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TFT-LCD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平板显示产业的积极鼓励和推动,中国华南、华北、华东以及西部地区纷纷投资兴建数个大型、高世代TFT-LCD面板项目,这些项目将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投入生产,此外,多家韩国、台湾企业纷纷宣布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建设高世代TFT-LCD生产线,这个产业的气体应用市场将迅速发展到数十亿人民币的规模,并且将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然而,TFT-LCD面板产业需要A气体公司超越传统业务模式和业务范畴的限制,为顾客提供更多服务。该行业不仅仅需要高品质的气体产品,而且需要气体公司提供有关气体使用、管理(需求量管理、安全控制、应急响应等)的全面解决方案,并且对气体项目实施更严格的科学管理。面对这样的市场要求,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如何争取该市场的较大份额成为A气体公司关注的重点。文章分析了A气体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阐述了TFT-LCD产业对气体供应的全面要求,运用顾客价值等理论,为A气体公司围绕着TFT-LCD面板产业的需求设计产品服务、品牌形象、顾客关系等营销策略,并且研究如何优化营销团队的组织架构,以保障这些策略的实施,从而保障顾客受让价值的最大化,帮助顾客“尽快实现生产、尽快实现产品投入市场、尽快实现成本控制和节约”的目标。文章揭示了顾客价值等营销理论对A气体公司确立新兴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意义。文章的研究成果可望对整个气体行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大陆正在成长壮大的民营气体企业如何增强竞争力、谋定新兴气体应用市场具有一定的价值。

李欣凝[8]2014年在《P公司65英寸液晶显示UHD新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新型信息显示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柱之一,以薄膜晶体管显示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品已经占据显示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以及手持终端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P公司在产品策略上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大尺寸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和工艺制造技术,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拟开发65英寸UHD(Ultra High Definition)超高分辨率产品。65英寸UHD液晶显示屏因其技术含量非常高,工艺制程水准要求严苛,新产品开发项目投入成本相对较大,所以,在项目投资正式导入之前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项目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理论,主要从市场需求、技术评估、财务分析、风险识别和应对等方面对P公司65英寸UHD液晶显示屏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分别进行了论述。本文从介绍P公司概况着手,从液晶显示产品市场概况和需求方面分析了该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可实施性;然后从产品本身的开发技术和工艺技术角度展开分析;在新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方面,本文主要从项目投资估算、成本费用、损益计算、盈利能力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在风险识别和应对方面,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该项目面临的风险和应采取的对应防范措施。

张影[9]2004年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风起云涌,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也不甘落后,勇敢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进行并购。随着中国企业对跨国并购的参与,对于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提到了日程上。由于中国企业规模较小,可融通资金少,并购所需资金的筹集成为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瓶颈。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公司并购的融资渠道尚不通畅,融资工具的品种相对单一。因此,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丰富我国并购融资工具品种以开辟并购融资渠道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从西方企业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融资现状的比较入手,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跨国并购融资时采取的主要融资工具得出可供中国企业在并购融资时的借鉴之处。同时,跨国并购不同于国内并购,存在其特殊性,在进行跨国并购融资时要考虑汇率、税收、并购国家的收益率和国家风险等问题。最后,根据期权理论,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的经济关系具有期权的特性,股东权益是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将布莱克——斯葛尔斯模型在确定融资结构的应用上给予扩展,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的弹性和企业的财务杠杆应保持一致的结论,从而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评价。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辨证方法,以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跨国并购融资为例进行分析。对京东方公司跨国并购前后的资产负债结构及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具体融资方式和应考虑的其他问题;并利用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的弹性和企业的财务杠杆应保持一致的结论对京东方融资结构进行评价。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提出借鉴。

陈涛[10]2008年在《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FDI理论认为,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在海外利用现有资源,而与之相反,新兴的FDI理论认为,公司对外投资是为了获取自己缺乏的,但东道国丰富的战略资产。按照新兴观点,FDI是公司获取更多战略资产以弥补自身弱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后来者”,中国公司更加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战略资产,尽快跟上当今的世界巨头。然而,它们以获取战略资产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以新兴观点为指导,从微观层面探讨了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及作用机理,以帮助和促进企业家及政策制定者从更加实质和深入的层次来了解中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内在逻辑,为企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本文遵循FDI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从研究对象、择重要素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回顾了不同时期的代表理论,并对新兴公司FDI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采用新兴经济体战略管理的叁大主流理论(制度理论、资源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来研究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能够提供对其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叁大主流理论为基础,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讨了中国公司的实践对主流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强调了制度理论在分析中国公司战略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本文构建了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结合资源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关注了中国公司为什么要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Why),以及怎样才能成功(How)两大问题。首先,本研究以战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市场竞争、公司愿景和吸收能力的FDI模型,并采用多重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四大企业(海尔、TCL、京东方和联想)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和原理。研究表明,激烈的竞争态势和跻身世界前列的战略愿景,导致了对更多战略资产的需求,驱动了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同时,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中国公司会更积极地从事这种资源寻求型FDI。接着,本文从战略资产的特征分析出发,理论上比较了要素市场、合作、内部培养和并购四种途径获取战略资产的有效性,探讨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客观必要性。该研究结合华为、中兴、格兰仕和上汽等公司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基于战略资产的特殊性,中国公司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如要素市场、建立合资企业等途径,不能有效地满足中国公司在当今形势下对战略资产的大量需求,他们只有大胆地“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和进行全球研发才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参与全球竞争。随后,鉴于跨国并购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本文进一步以资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公司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的盈利模式。该研究从跨国并购中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机制出发,分析了中国公司并购发达公司的叁种资源合并模式。分析发现,在并购市场上,当中国公司比竞标对手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时,可以在并购中创造更多的额外价值以及促使双边垄断的形成,这样,中国公司对发达公司的并购不仅可以获得所需战略资产,而且能够与并购目标分享经济收益,达成双赢。通过对“Why”和“How”两大问题的探讨,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更多的战略资产,是其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由之路。然而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中国公司,才有能力采用战略资产寻求型FDI这种高风险战略。最后,本文总结了该研究对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D]. 王鲁南.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2].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投资机会分析[D]. 杜江. 中南大学. 2008

[3]. 株冶集团铟靶材投资战略设计及评价[D]. 彭曙光. 中南大学. 2003

[4]. 中国TFT液晶产业链发展研究[D]. 洪炯星.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5]. 京东方海外并购的绩效分析[D]. 刘晓艳.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 京东方VS上广电:解构与重建[N]. 汤白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

[7]. A公司在TFT-LCD面板产业气体应用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D]. 张振祥. 复旦大学. 2010

[8]. P公司65英寸液晶显示UHD新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D]. 李欣凝.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研究[D]. 张影. 沈阳工业大学. 2004

[10]. 中国公司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及作用机理研究[D]. 陈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