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论文_张春花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论文_张春花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较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包括补铁治疗、抗感染治疗、中医治疗及其它相关治疗,帮助婴幼儿解除疾病,保证健康生长。

【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65-02

铁缺乏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状之一,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缺铁性贫血是当前众多营养缺陷症状中处于首位的疾病,容易造成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缺铁性贫血指的是体内缺少铁元素,降低了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缺铁性贫血患儿,红细胞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同时具有总铁结合力提高,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降低,发生铁代谢异常。在铁缺乏症的发展中,缺铁性贫血是最严重的阶段,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威胁,所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1.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主要的病因是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体内铁储量不足,可能由母体怀孕期间严重缺铁、胎儿失血、双胎、早产儿等因素引起。乳母贫血人群,其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机率要比非贫血乳母人群更高。另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还有后天铁摄入不足,食用的谷物、牛乳、人乳中铁含量不足,如果没有及时对含铁较多的辅食进行调节,将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都是由于添加的辅食不合理,或添加时间过晚造成,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添加辅食困难。另外,婴幼儿在生长发育时期,对于铁元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而也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时期是人最快的生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铁元素有很大的需求量,如果没有及时摄入足够的铁元素,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1]。还有肠黏膜异常、饮食搭配不合理的原因,也可能造成铁吸收障碍,还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牛奶过敏性肠出血、钩虫病、肠息肉等,会造成铁流失,也容易引起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2.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2.1 补铁治疗

补铁治疗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用亚铁类补铁剂,如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其比三价铁更容易吸收,不过硫酸亚铁化学性质不稳定,会对婴幼儿胃肠道造成刺激,影响治疗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人体对此类铁剂吸收为止靠后,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不能吸收,所以对缓释铁制剂难以较多的吸收,生物利用率低。不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可以采用补铁剂小剂量、间隔性口服的方法,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使用血红素铁进行治疗,是一种富含布林的铁蛋白,肠黏膜细胞可直接对其吸收,不会被植酸、草酸、单宁酸、碳酸、磷酸等影响,吸收率较高。使用此类方法为乳母补充生物血红素铁制剂,对纯母乳喂养容易发生缺铁锌贫血的情况效果显著[2]。可使用乙二胺四醋酸铁纳治疗,是一种小分子有机酸铁盐络合物,有稳定的性质,溶出性能良好,可被十二指肠特异性吸收利用。可使用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由铁、碳水化合物合成,其具有相似与胃铁的结构,黏膜细胞能够容易吸收,补铁效果良好。

2.2 抗感染治疗

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但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同时也容易导致铁缺乏,与缺铁锌贫血的发生也有关系。相关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非缺铁性贫血患儿更低,因而缺铁性贫血患儿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率更高。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在缺铁性贫血对发病生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和单独口服硫酸亚铁相比,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与口服硫酸亚铁制剂相配合,能对幽门螺杆菌更有效的清除,进而显著改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水平。相关研究当中,选择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儿采取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照组患儿则采取相同方法安慰治疗。治疗1个月后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2.3 中医辩证治疗

对于缺铁性贫血,中医也有研究,将其归入血虚的范畴。中医上认为,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在于健脾益胃。根据不同的证型,可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对于脾胃虚弱型患儿,可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以达到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目的。对于心脾两虚型患儿,可使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以达到益气生血、补脾养心的目的。对于肝肾阴虚型患儿,可使用左归丸加减治疗,以达到补阴养血、滋补肝肾的目的。针对脾肾阳虚型患儿,可使用右归丸加减治疗,以达到益气养血、温补脾肾的目的[3]。在相关研究中,对缺铁性贫血患儿,分别使用硫酸亚铁糖浆和中药白苓健脾颗粒治疗,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的患儿,治疗效果更好。相关研究中,分别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和中医按摩捏脊联合中药消积益脾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患儿的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另外还可采用饮食治疗的方法,也能够促进血清铁、平均血细胞溶剂、血红蛋白水品的提升。

2.4 其它治疗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之外,还可采取一些其它的方法进行治疗。传统补铁治疗方法,由于有较多不良反应,因而服药依从性不好。而中医治疗起效较慢,难以满足患儿的治疗要求。因此,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正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使用硫酸亚铁联合当归补血汤进行治疗,治疗后,患儿比单独使用硫酸亚铁和单独使用中药治疗,在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贫血症状方面,都得到了更显著的改善,同时不良反应也少于单独使用硫酸亚铁治疗。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对于缺铁性贫血,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相比于单纯使用补铁剂治疗,能取得更有效的效果,还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的转化,使造血能力增强。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可以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口服铁剂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3.小结

综上所述,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较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包括补铁治疗、抗感染治疗、中医治疗及其它相关治疗,帮助婴幼儿解除疾病,保证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梁莉,刘文龙.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病因及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62-4464.

[2]邵小飞,郑娟,刘杰.多维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J].广州医药,2017,48(2):24-27.

[3]连蕴斯,刘杰,周霞,等.药物治疗与食疗对婴幼儿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1):34-37.

论文作者:张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论文_张春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