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钱膺蔚1,陆瞾2,肖锦春2(通讯作者)

个性化护理在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钱膺蔚1,陆瞾2,肖锦春2(通讯作者)

钱膺蔚1 陆瞾2 肖锦春2(通讯作者)

(1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苏州 215611)

(2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苏州 215611)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手术护理水平和疾病治疗满意度。方法:收集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 13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外加个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对疾病治疗满意度。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照组的手术治疗满意度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促使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还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95-02

手术是临床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手术室的护理将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的心理、生理活动。如果这种活动反应过强,不但影响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还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的实施,延缓手术治疗方案[1]。所以各大医院提出了个性化护理理念,它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尊重了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强调服务中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因此,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3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3.4岁。试验组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试验组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3部分。

1.2.2.1术前护理 巡回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查阅病历,与手术医生、麻醉师沟通交流,掌握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特殊物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手术前1天,通过询问病房护士和查阅病历初步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向患者详细介绍参与手术人员及主治医师的基本情况,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的手术设备、手术的方案、麻醉方法等,宣教手术治疗的重要作用,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重要性,消除患者术前的担忧和焦虑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要真诚、热情迎接患者,视患者为亲人,切实体会患者的感受,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可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1.2.2.2术中护理 手术中患者往往由于身体暴露而感到羞怯,护理时应给予解释,并做到尽量减少暴露的范围,满足患者的自尊心。非全麻患者,与其交谈,分散注意力,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患者,护士应予以必要的提示,说明手术很顺利,使患者放心;对有孤独和恐惧的患者,应对他们进行安抚,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舒适并消除顾虑。对于时间比较长的手术,告诉患者家属手术进程,减少家属的担忧,通过与患方之间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可以让患者勇敢面对手术,不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2]。同时全力配合医生的手术,保持精神集中,遇到突变情况,应沉着冷静,协助手术者和麻醉者进行各种口头遗嘱的及时有效执行,手术所需器械要及时供应,输液通道要保证畅通,全力确保顺利完成手术。

1.2.2.3术后护理 手术过后,及时告知手术成功,缓解和转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由访视护士送患者返回病房,指导患者术后正确体位,交代术后可能的不适和注意事项。术后2至3天访视护士对患者进行回访,宣教有关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营造温暖、融洽的亲情关系,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1.3评价方法

手术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访视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65)

组别 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不满意满意度

试验组46 13 5 1 98.5%

对照组30 11 13 1183.1%

3.讨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场所是手术室,因此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目前医疗环境下,个性化护理符合护理发展趋势,即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将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的整个过程,使手术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更强化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与责任心,也大大提升了医院形象和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感到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其中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患者心理紧张,非常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4]。

在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充分表明了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洪,戴亚克,李菊兰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45.

[2]孙冬梅.舒适护理应用子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09。2(4):34-35.

[3]陈映薇,陈倩仪,周月辉.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67-1068.

[4]王燕,杨晓梅.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9):52-53.

论文作者:钱膺蔚1,陆瞾2,肖锦春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钱膺蔚1,陆瞾2,肖锦春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