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蒙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论文_吴明春

如何在蒙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论文_吴明春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东三家子乡蒙古族中心小学 131100

蒙语文学科由于其具有的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民族特征与深厚的感召力而具备了独特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一、德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1.挖掘教材因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吃透”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每一单元的德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首先,上好导言,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蒙语文的兴趣。蒙汉散杂居住地区蒙生对于蒙语文困难很大,由于蒙族人口相对比汉族人口少,又因通用汉语,蒙族话基本失传,所以蒙生学习蒙语文的兴趣薄弱,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蒙语文有一定的障碍。我抓住这个特点,第一堂课我先给他们讲述蒙古族传奇故事、蒙古族特色,展示辽阔的蒙古草原的图片等等,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蒙古族人的豪放、蒙古族事物的精致、蒙古草原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树立崇高志向,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兴旺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蒙语文。

2.在教学中,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向上、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例如:使学生知道蒙古族历史,讲一些民族英雄,介绍一些蒙古族的科学家(成吉思汗、乌兰夫、李四光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心。

3.抓住机会,随时渗透。除了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外,我还尽可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到,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蒙语,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春天》(《habar、bolloo》),这篇课文借“habar bolloo……等到urailan hasgirlaa”这句话让学生感受“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声呼唤春天来了”,让孩子们“知道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只有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使学生有所领悟,而且对春天产生感情。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健康的道德认识形成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预定的情境,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的效果。

蒙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较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了这些课文,一方面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杨树》(《olooes》)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杨树,还有那些像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与这种高大挺秀的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便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

三、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蒙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其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们可以在读写的结合中让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四、 通过蒙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蒙语文活动是蒙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可以优化学生心理,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遵照国家教委新课程计划的规定,我们设置了小学蒙语文活动课。蒙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蒙语文墙报”、“蒙语文话剧”等活动。“通过蒙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蒙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促使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蒙语文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发展智力,促进少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蒙语文能力,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找出了自己的闪光点,对培养健康心理很有意义。比如我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参加了“蒙语文演讲”主题活动,学生踊跃参加,连班里平时蒙语文最差的一位同学手也举得老高。而她的蒙语演讲讲得生动有趣,从此,这位同学大大增强了学习蒙语文的兴趣,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不健康心理也摒弃了,现在这位同学的成绩已居班级中游。蒙语文活动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施展提供了大舞台,它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优化学生心理。

论文作者:吴明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如何在蒙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论文_吴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