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论文_胡巧珍

胡巧珍

(新化县二人民医院 湖南 娄底 41760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98-01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对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档案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压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后,8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血压控制

高血压病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作用,使机体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因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血压病人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为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本人于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对社区内登记在册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帮助其认识疾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社区内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符合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其中女性35例,男性45例,平均年龄58岁。登记时暂无心、脑血管方面的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1.2.1 首先得到居委会领导的支持,使社区护理顺利进行。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服务站建立个人档案。

1.2.2 健康教育措施 具体实施方法为:⑴ 发放高血压病知识小册子。⑵ 举办高血压病专题讲座,组织患者集中学习,并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每月一次。⑶ 申请热线电话,随时解答患者咨询。⑷ 家庭随访,针对具体问题给予正确指导、帮助[2]。

1.2.3 健康教育内容

1.2.3.1 患者自我血压监测指导 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⑴ 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或下肢窝的动脉处测量。⑵ 测量血压前,应安静休息15-30分钟,以消除劳累或紧张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⑶姿势:取坐位或平卧位,暴露一臂,伸直肘关节,手掌向上。⑷ 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即定测量部位、定时间、定血压计、定体位。⑸ 测量时,血压计应放平,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过松过紧都会影响所测血压的准确值。测量时被测肢体、血压计零点、患者心脏应在同一水平,触摸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紧贴肱动脉搏动处放置,平稳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再升高2-4Kpa,然后缓慢放气,当听到第一声脉搏音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为收缩压,继续放气至脉搏音消失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一次测血压完成后,驱尽袖带内空气,静待2分钟于同一手臂重测,取两次测得血压的平均值。自测血压既有利于方便连续监测血压,又有益于及时发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血压波动情况,了解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

1.2.3.2 疾病知识指导 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生机制,了解良好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防止血压升高。

1.2.3.3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也是高血压病的防治措施之一。⑴ 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低于6克。⑵ 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如芹菜、蘑菇、木耳、紫菜等。⑶ 限制脂肪摄入,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如鱼类、蛋类等。⑷ 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血管破裂。⑸ 戒烟限酒。⑹控制体重,限制总热量摄入。

1.2.3.4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⑴ 强调长期规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药量,以维持血压相对稳定,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⑵ 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资料,告诉病人必须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药物,以免导致血压波动。⑶ 不能擅自突然停药,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1.2.3.5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自身年龄和血压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等运动,具体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或气功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应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宜,避免竟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1.3 血压监测评价标准见表1

注:p<0.01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促进人体的健康[3]。

3.2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患者及家属为对象,在特定区域通过实施社区护理计划、有目的的对患者及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3.3 随着医疗改革的完善,社区服务重要性日益突出。社区健康教育不仅扩大了教育范围,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丰富了居民健康知识,而且缓解了医疗压力,节约了医疗资源。

3.4 由表2可见,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两项指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说明给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163.

[2] 戴霞,黄秋红等.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35-736.

[3]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55.

论文作者:胡巧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  ;  ;  ;  ;  ;  ;  ;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论文_胡巧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