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腹股沟疝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陈文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卫生院 225235)

【摘要】 目的:分析社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1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方法、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经统计学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优于传统疝修手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社区;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30-01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尤以男性居多,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运用较多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有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HS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已成为目前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无张力疝修补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病患者94例。其中男性157例,女性23例;年龄43-81岁,平均(62.3士6.7)岁,病程3个月-14年。分型,腹股沟斜疝111例,直病41例,滑动性病8例。部位,左侧56例,右侧92例,双侧12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分型及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病修补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取平行于腹股沟的病切口长约5-6cm,切开腹外斜肌键膜后,游离精囊与疝囊至腹外斜肌键膜下间隙。若如疝囊较小,则不做切开,直接经内环口翻人腹腔。如疝囊过大,则距疝囊颈3-5cm处横断后在分离至高位,关闭疝囊近侧端,远端止血后旷置。游离精索后,将聚丙烯补片根据腹股沟管后壁情况裁剪成大小合适的补片从精索后置人,使之平整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补片下缘与耻骨梳韧带和腹股沟韧带缝合,内上缘与腹内斜肌和联合键缝合,内侧缘与耻骨联合骨膜缝合固定,最后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保持补片平整,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修补术,麻醉及切口同观察组,切断并高位结扎病囊颈部,游离精索,在精索后面将腹内斜肌下缘与腹横键膜弓缝至腹股沟韧带,行加强后壁处理。

1.3 术后处理: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d,术后0.skg砂袋压迫切口6-12h,并将阴囊抬高固定6h。术后6-8h可进食,次日可下床活动,术后1-2个月内限制剧烈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比较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张力病修补术均小于传统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n=47, )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80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尿储留7例、阴囊水肿3例;观察组80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阴囊水肿1例、尿储留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0例(0%),对照组复发8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病约占腹外病的90%,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解剖学及相关研究认为,腹股沟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腹股沟区的薄弱结构和腹横筋膜的缺损有关。传统的腹股沟病手术修补方法并非建立在修复腹横筋膜的基础上,而是将腹股沟管周围不相同的组织结构进行高张力缝合、腹股沟管后壁的加强从而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不符合外科生理性修补手术的原则,患者会产生局部的牵扯感,术后恢复慢,且伴疼痛。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无张力病修补术应用人工生物材料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术式所存在的张力问题和远期复发两大难题。它与传统腹股沟病修补术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在无张力状态下完成腹横筋膜的修补,不会导致局部缺血及牵拉疼痛感,降低了复发率。研究资料显示传统腹股沟病修补术手术的复发率约为10%-15%,而无张力病修补术的复发率约为1%-5%;(2)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从而减少了因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3)聚丙烯单丝制作的网状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无排异反应,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4)由于补片置于精索后方,直接加强腹横筋膜,周围组织可迅速与其融合,形成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层,从而达到修复腹股沟区缺损的口的,真正实现无张力修补。

综上所诉,无张力病修补术较传统病修补术有着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病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利一学会病和腹壁外利一学组.成人腹股沟病、股病手术治疗方案( 修定稿) [J].中华普通外利一杂志,2004,19( 2): 126.

[2] 蔡涛,杨苏锦,邓维,等. 3种腹股沟病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与比较[J].中国医药,2007,2(7):425-429.

[3] 马雪平,难晋蜂,赵国发,等. 缀典的疝修补术后复发疝32例临床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3):198-199.

[4] 李进展,吴俊伟,方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虑,2008,18( 9) :1301-1302.

论文作者:陈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社区腹股沟疝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陈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