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_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谐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05-07

1983年,我率先提出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的概念,并希望在学校中倡导“心理健康”的设想。随着时间的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诸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成为学校工作的共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关文件仅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但具体又用哪些思想作指导呢?之前并没有人论述过。

在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对之我们眼睛一亮,党中央用近百字论述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是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莫大的鼓舞。从中我们也找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指导思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心理和谐

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所有这一切,正是体现党中央所提出的“心理和谐”的要求。所谓和谐,主要是指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如“决定”所示,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

从心理和谐角度说,围绕这三个空间,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以下六大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此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的准则,如“信心”“谨慎”“勤奋”“朴素”等都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要求。信心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首要因素,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促进学生自我和谐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而且也进一步养成他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处理和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又称“人己关系”,包括友朋、同伴、同事、敌我、同志、亲子、上下级、长幼等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心理学注重人际关系的研究,当前,应该把孝道和团队建设问题放在人际关系的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和谐心理。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学沈亦珍校长提出的后来传到了我国台湾所强调的“德、智、群、体、美”中的“群”,就是指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处理和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群己关系”,包括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团、集体等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爱国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培养健康心理时,注重社会化的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探讨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要坚持明国情、懂国格、树国威、知国耻、扬国魂的教育内容。

(四)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涉及人类对自然进行认知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天人合一”的课题,而且还要处理好自然面和社会面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促使学生形成爱护生命、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品质。

(五)处理和协调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原意是指要探索硬件与软件或机器与人的关系,主要研究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而在社会生活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主要是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落实1998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他们从小立志,树立成为人才的远大理想。

(六)处理和协调好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中国与外国关系的课题太大,主要涉及中国与外国的外交关系问题。当然,对中国对心理学工作者来说,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即要求我国心理学不仅要有进行跨文化研究的课题,更要求我们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越是民族化的,就越显示国际化。

心理健康教育则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强烈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及辨别是非、理智爱国的品质。

如果按照这六个关系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在学生中把提高心理素质看作是心理和谐的表现。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工作一部分的道理所在。

二、心理和谐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什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样的要求,这在国际心理学界是有争议的。“决定”不仅对心理健康作了分析,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心理健康的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也表示它的相反方向——心理问题[2]。

我国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进展与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中小学陆陆续续开展了颇有声色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1.积极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

图1 对我国高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

(沈德立、林崇德、王登峰,2004年)

2.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国性和地方的),例如,建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有工作网络、教育网络、服务支持网络等。

4.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5.积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有些省市人事部门解决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和职称等问题。

6.积极贯彻中央有关文件中关于心理健康指导精神,认真实施教育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当然,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够,队伍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资源整合尚需深入,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等。因此,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制建设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大事。

(三)心理和谐提出更高要求的表现

1.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长期以来,病理学与缺陷观占据心理学的主要地位,而忽视了对人类积极特征的研究,如乐观、希望、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等。这必然地会产生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它产生于世纪之交,创始人是Martin E.P.Seligman,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3]。

心理和谐从内涵上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从外延上说,它几乎包含了积极心理学的所有内容。把心理和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目的就是要坚持正面教育。

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一个如“决定”所要求的完善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络应该包括:工作网络、教育网络、服务支持网络。工作网络分为三级:第一级工作网络是心理辅导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针和政策。第二级工作网络由心理辅导人员在接受了专门培训后与咨询者的直接接触,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预防和预警。第三级工作网络由专门的心理咨询组织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组织构成。教育网络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也分为三级:第一级教育对象是正常、健康的个体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第二级教育对象是轻度心理障碍的个体,如问题行为、职业倦怠、不良习惯,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婚姻感情问题、抑郁、生活中的各种危机等。第三级教育主要对象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第三级对象主要由社会心理健康治疗组织或医院来承担。服务支持网络包括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建立心理健康论坛,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大联盟和心理健康总论坛。总之,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结构,从整体上维护和预防人们的心理健康。

3.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

我并不反对制定国家精神卫生法,但我希望涉及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归教育部来规范和管理。精神卫生法的制定主要是针对我国一千多万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学校里面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模式,医院中进行的则是一种医疗模式。当然,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4.关注职业倦怠

所谓“职业倦怠”主要是指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所产生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症状。例如,警察、医生和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界,我们特别要关心中小学教师,我国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倦怠症状。有些研究曾提出16%的比例数,对这个数据如何评价我们可以讨论,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就有一百多万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痛苦之中。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应从人文关怀角度关怀中小学教师[4-5]。

三、心理和谐要求我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之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指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做好以下人群的人文关怀工作:

(一)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应当坚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主流的观点。即使学生们要求来咨询,辅导和接受教育,说明要求心理健康是学生另一个主流。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当代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并不奇怪,但学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毕竟是少数。

学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

为了对学生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我们提出如下的学生三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指标,供大家在制定测查工具时参考。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敬业)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6)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乐群)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2)能客观了解他人;(3)关心他人的要求;(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5)积极地沟通;(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自我修养)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6)具有自制力。

(二)重视严重的心理障碍症——抑郁症和抑郁倾向

对于社区来说,我们主要要人文关怀的是抑郁症的精神病人,要和医生配合,防止患者有自杀的倾向。目前,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对于患者自杀的预防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对于学校来说,我们主要要人文关怀的是青少年抑郁的倾向,做好这一些青少年的预防、咨询和初步治疗工作。事实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青少年的抑郁倾向是能克服的。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在社会上,人文关怀的重点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解决他们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

申继亮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强调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6]:

1.留守儿童青少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涌向城市的同时,很多人把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他人代为照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新的处境不利群体。在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家庭环境中,如何使留守儿童青少年保持心理的和谐和健康,摆脱孤独感等,这些都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2.流动儿童青少年

农民工进城的同时把孩子也带进城里,这些进城市的儿童,形成了另外一个新的处境不利群体。如何使流动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会及其他们的教育安置问题,也为心理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3.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

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当前,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教育,以及他们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是世上最可怜的且引起关注的弱势群体,整个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应视为人文关怀的重点。

4.贫困儿童青少年

包括城市内的和乡村的贫困儿童。要求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5.艾滋致孤孤儿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毒而成为孤儿。2004年,卫生部估计中国至少有10万名艾滋致孤孤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计在未来五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6万,其中年龄在10-14岁的艾滋致孤孤儿占80%。整个社会应在艾滋致孤孤儿的抚养、医疗、保护甚至人权上加以多方关怀。

(五)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

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一旦受灾后,健在人群心理变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紧急应变期、冲击期、心理重建期。灾后受灾群体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发生的心理变化及其对策,特别是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值得我们研究。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震后我们一大批心理学工作者奔赴灾区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教育部成立国家心理疏导培训班,作为领导小组组长,我在成都对当时四川灾后心理疏导工作的四点建议:(1)帮忙不添乱,决不能造成二次伤害;(2)科学有序是按民政部的划片,每个省市心理学工作者到该去的区域,做好从心理救助到心理援助的工作;(3)积极的培训,不论是谁(包括我自己)只要没有学过创伤心理学的都得参加培训;(4)加强伦理性与科学性,更好做灾后群体心理疏导工作。

四、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人文意识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社会和谐,才有心理和谐的社会物质基础;而中央号召的“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心理和谐正是奠定社会和谐的人文意识的基础。

在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并不足以评价个人和国家的人文因素,于是发达国家都开始探索重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而心理和谐正是要求人们用和谐指标去重构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如何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的几个方面[7]。

(一)人类发展指数

心理和谐要求社会和谐重视人类发展指数。该指数的目的在于展示一个国家是如何使其国民长期享受健康生活的,它由3个指标构成:(1)寿命: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测量;(2)教育程度:以成人的识字率(占2/3权重)和国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占1/3权重)来测量;(3)生活水平:以真实的人均GDP测量。

如何探索人类发展的人文和社会因素指数,这是一个心理和谐的社会需要心理学参与研究的测量和评价的课题,因为人类发展指数与心理健康标准是相一致的。

(二)幸福指数

心理和谐要求社会重视幸福指数。因为如上所述,GDP和GNP等经济指标难以评价个人和国家真正的幸福感。自此,主观幸福指数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国民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什么是幸福,幸福指数包括哪些内容?从20世纪至今,尽管在提法上各有千秋,但主要内容表现为如下三点:一是幸福以认知、情感和个性等心理因素为支撑;二是从纵横比较中获得是否幸福;三是金钱绝不代表幸福。

当前,我国国民主观幸福指数测量工具的编制和标准化,是摆在我国心理学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的特点来制定幸福指数的测量工具。心理健康追求的正是国民的幸福健康。

(三)信任(信仰)指数

心理和谐要求社会重视信任指数。信任是一种深信并敢于托付的指数。它有三个特征:一是指信奉,相信、崇奉并奉行的原则;二是指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三是指信念,带有情感色彩的确信的认知。四川汶川地震后,由于我们党与国家领导人在抗震救灾中的杰出表现,世界五大公共公司之一“爱德曼”2011年1月24日发布2010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政府信任度中国全球第一。然而,对信任指数成分之一的清廉指数调查,我国在2011年却是排在世界的第75位。

怎样全面地探讨社会的“信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也是研究心理和谐中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只有社会上各方面信任问题的提高,才能真正达到社会和谐,进而促进国民的心理健康。

(四)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

心理和谐要求社会关心儿童青少年。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了一个衡量儿童发展的综合指标,目的是测定0-8岁儿童的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体能等方面的潜力;2004年,基金会又对0-18岁儿童青少年作更深入的测定,以了解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总趋势。这就是国际上“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的来源。

国际上还有一个“风险指数”:可以作为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的一个反证,列入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体系之中。其内容是指一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总数与经历风险,如身体残疾、营养不良、心理障碍、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和同伴欺辱等因素的儿童青少年相对比例数。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风险指数是国际上最好的18个国家之一。

对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又如何有效地测定?这就是摆在中国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是心理和谐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有利于社会和谐,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

(五)教育发展指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心理和谐要求把教育作为社会和谐的根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的条款,我们把教育发展指数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部署与安排的指标。重要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条件,以及教育发展现状,确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模、结构、投入等规定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

对广大教育界的人士来说,可能最关心的问题是“投入”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上提出,在这一届政府换届(2013年)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一定达到占GDP的4%,这一点,我们确信不疑。我国教育发展几乎关系到13亿人口大国的每个家庭,每个家庭和谐了,国民心理就健康和谐了,那么社会当然就和谐了一大半。

我们希望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地宣讲心理和谐各项指数,以推动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

在2012年1月6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演讲稿基础上整理成稿。

*收稿日期:2012-04-08

标签:;  ;  ;  ;  ;  ;  ;  ;  ;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