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论文_蒙小勇

分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论文_蒙小勇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电力行业及电力系统的管控已基本实现了智能化。与较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

1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变电站的结构

1.1智能变电站的结构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的设备实现变电站内部信息的传达,并通过运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平稳运行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设备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条件,其信息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到计量的完全自动化。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电网连接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控,以满足电网连接的实际需要。此外,智能变电站在划分上,除了与具备常规变电站的设备外,还涉及到了过程层,主要包含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断路器等。

1.2常规变电站的结构

常规变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主要由间隔层和站控层构成。在实践中,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建模,信息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接口多样且兼容性差,同时,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版本比较多,而且存在保护、监控、计量和远动等多个网络。常规变电站的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带数据库的远动工作站、操作员站和五防主机等;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测控、保护等二次设备。录波、测控和保护等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之间通过二次电缆连接,导致二次电缆的布线非常多,而且存在重复问题。此外,常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主要是基于电磁型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系统中各设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功能较为分散,整体协调机制、功能优化机制等难以落实,以至于信息输入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进而限制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2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日常维护的差异性

2.1保护功能装置上的差异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它实现了一个智能网络设备和辅助设备,电缆或双绞线作为媒介的设备连接,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变电站保护装置是使用硬连接块背景监测系统来达到目的,运营商需要保护屏幕操作。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使用一个软板结构。员工只要在后台使用鼠标在屏幕上,可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控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2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和GPRS的作用差异

在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方面,两者的差异在于软件操作系统的简化程度上。在常规变电站中,操作人员只能够在运维现场来控制开关,并完善合闸方式,使得程序变得复杂。但是智能变电系统则不同,它能根据操作闸的运行规律进行自动控制,并在后台界面优化的基础上调整协调顺序。另外,在GPRS作用上,两者也存在着不同。首先,确保电站操作时间的统一性是常规变电中运用GPRS技术的作用之一。系统能够根据信息规律及时的找出问题。而智能变电系统在GPRS上的应用主要是突出对数字信号的保护。管理器会对在数据处理层加入核心保护装置,对信息分享的过程进行监督,并优化不同电力区域的调动规则。

2.3二次设备的巡查重点差异

常规变电站主要注重于一次设备的巡查,二次设备没有比较完备的巡查软件,造成反馈信息滞后或者反馈信息共享性差的结果。智能变电站中数据在装置中的共享是通过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来实现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可以同时使用一个单元采集到的数据。测控装置、保护装置、合并单元等装置要等同于一次设备巡查,而不是不巡查或者巡查不到。一旦这些设备发生任何异常,可以在同一设备的故障部分处理,整个变电站的工作状态没有受到影响,一直处在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检修状态压板的作用差异

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装置检修压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装置的故障以及动作信息进行屏蔽,使这些信息不会上传到控制层中。但这一点在智能变电中则并不一样,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对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各种装置之间互相的进行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跳闸指令后,开关并不会跳闸,因为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并没有得到对应。

2.5设备验收过程差异

常规变电站验收厂内设备主要验收一次设备的安装调试,二次设备回到现场进行调试,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设备的一致性也极难协调。为了实现所有设备的互操性、一致性,所有的二次设备都在场内完成安装调试,降低现场的工作量。厂内验收成为了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

3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3.1连接介质的变化带来了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媒介转变为光缆或双绞线,相应的运行维护时的装置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保护功能压板投退发生了调整,常规的保护功能“硬压板”转变为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的“软压板”。在投退保护装置操作上,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后台监控系统上进行计算机操作就能够完成全部工作,不再需要进行保护屏上的作业。

3.2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装置的影响扩大

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数据被保护装置共享,因此在智能终端采集的开关、刀闸信息在GOOSE网络中共享测控装置、保护单元、合并单元。一旦这些装置发生了故障,整个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就会同时反映,因此信息传递的便捷也带来了准确性对于保护装置影响的改变。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3GOOSE回路及相关保护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时,跳闸、合闸压板是对系统故障反应后进行的自动行为,但很难实现统一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则将这些行为结合在了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利用GOOSE技术,将跳、合闸压板在全站设成了唯一,所有的保护装置都是通过智能控制柜操作去实现的,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也更加准确,保护效果更好。

3.4检修状态压板作用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系统,装置检修压板主要是屏蔽装置故障和动作信息,不上传控制层。智能变电站发生了改变,更加有利于设备检修。在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智能操作箱、合并单元都配置了相应“检修状态”硬压板,并在网络上进行标注,装置间相互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跳闸指令发出后,开关不会跳闸,因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不对应。

4结语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集合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更加顺利并长远的发展,使智能变电站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壮大集合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的使用范围,在熟练掌握其日常维护技术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运行维护水平,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崔蕊.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工业,2016(10):207-207.

[2]梁建中,李宇靖.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1):111-111.

[3]林俊峰,雷从冀,潘传伟.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70-171.

论文作者:蒙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分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论文_蒙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